11月中旬,中国万吨级驱逐舰穿越日本海峡,智能采矿车悄然部署在西太平洋两千米深海,福建舰进入战备部署状态,三航母编队轮番现身。但印尼却突然按下暂停键,搁置与中国的歼-10战机采购案,五天后又和澳大利亚宣布完成新双边安全条约的谈判。
美国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第二岛链防线,正在被中国深海技术和航母部署逐步瓦解。而就在此刻,印尼的转向是否意味着在中美博弈下小国开始选边?澳印合作是否会成为新的区域制衡力量?中国的行动到底透露出怎样的意图?印尼的摇摆是在权衡,还是在押注?
![]()
2025年11月7日,日本政客高市早苗抛出惊人言论。她公然宣布“台湾有事”将被视为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番话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有着对台湾的殖民历史,这种言论自然引起中方高度警觉。
不到一周后,中国海军舰队迅速反应。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鞍山”号、054A型“临沂”号护卫舰与903A型“东平湖”号补给舰组成特混编队,穿过九州南端的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这条航线一度让舰队距离日本本土近到可用肉眼看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航行,而是一场“无声的震慑”。
![]()
舰队极有可能沿逆时针方向绕行日本列岛。这种常态化远海巡航,展示的是中国海军突破岛链封锁、提升远洋存在能力的实际行动。相比外交抗议,这种“贴脸展示”更具分量。
与此同时,中国在深海也有大动作。一台智能采矿车悄然部署到西太平洋海山海域,深达2000米,完成了含钴矿物的试采任务。这台设备不仅有自动避障能力,还采用静默低噪音运行方式,避开了美方部署在浅海的监听系统。
![]()
这一技术突破意义重大。钴是新能源电池、喷气发动机和军用弹药的关键原料。美方早在8月就启动7500吨钴的战略采购计划,结果因供应链断裂在10月宣布取消。而中国不仅完成深海技术试验,还已累计储备3.64万吨钴,掌控全球超七成钴冶炼能力。
海面之上,中国的福建舰也完成部署。作为中国首艘拥有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福建舰可搭载隐身战机歼-35和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作战半径覆盖整个西太平洋。配套建立的三亚母港保障体系,让三航母轮换机制成为现实,全年365天维持战备状态。
![]()
美国第七舰队对此保持罕见沉默,“乔治·华盛顿”号提前返回母港。日本防卫省只派出“羽黑”号护卫舰监视,并未像以往那样强烈抗议。这种“冷处理”表面平静,实际是对中国海军力量变化的默认。
就在此局势持续升温时,印尼的动作格外引人关注。原本计划采购中国歼-10CE战机,5月时印尼国防副部长道凡托还公开表示正在评估这款装备的可行性。这款战机在巴基斯坦印巴冲突中表现优异,击落多架敌机且零损失。
![]()
性价比也是一大优势。歼-10CE单价仅为法国“阵风”战机的四分之一,日常维护和油耗成本也低,对印尼这样拥有17000多个岛屿的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承诺提供一整套配套体系,从教练机到雷达系统一应俱全。中印尼之间还有“防务2+2”部长级对话机制,过去也有反舰导弹、防空系统的军售合作。
![]()
但到了11月初,印尼国防部长却突然表示“暂不急于处理歼-10购入事宜”。这种态度反复已持续数月。表面看是“压价套路”,实则背后有现实因素——印尼现役装备中还有大量美制F-16和俄制苏-27,若引入歼-10,可能面临零部件断供、训练体系冲突等问题。
更深层的因素,是政治上的“选边压力”。在中美博弈加剧、台海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印尼显然不想轻易做出决定。它一方面享受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又担心与西方翻脸会带来战略风险。
![]()
五天后,印尼与澳大利亚在悉尼宣布达成新的双边安全条约,计划2025年正式签署。这个条约建立在1995年《维护安全协议》和2024年《国防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规定:若一方安全受威胁,双方将启动磋商,并考虑联合应对。
这等于把两国防务合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不仅军队可以进入对方领土执行任务,还设立了高层定期安全对话机制。澳大利亚称此为“向东看”战略的关键一步,阿尔巴尼斯连任后首访就选择印尼,足见其重视程度。
![]()
印尼虽然强调“不是军事联盟”,但条约内容说明了一切。澳大利亚能提供印尼国防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工业合作,印尼自然愿意借此提升自身战略地位。
但印尼对澳大利亚也不是完全放心。澳方参与“四方安全对话”和“奥库斯”核潜艇协议,在对俄、中立场上与印尼存在分歧。印尼需要维持自身外交自主性,不愿被当作前线工具。
![]()
澳方的意图也不简单。除了印尼,澳大利亚还在同步推进与菲律宾的防务协议,扩大彼此领土上的军事准入权,还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防务协定。其目标明确:构建南海南部和东部的双重支点,形成包围中国的“军事闭环”。
印尼地理位置极其关键,扼守马六甲海峡与南海南部通道。一旦澳军可以进入印尼领土,其对南海的控制力将大大增强。这样的布局,显然是为了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
![]()
面对这一局势,中国没有停下脚步。不论是海军舰队远海巡航、智能采矿车深海部署,还是福建舰的投入使用,中国正用技术和行动一点点撕开第二岛链的封锁。
中国的目标很清晰:保障战略资源安全,提升远海作战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技术领域的突破,已经让美方传统的海域封锁策略逐渐失效。
中国并不追求军事对抗,更不想搞阵营对立。但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任何挑衅或干涉都不会被听之任之。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的是尊重,靠的是真正的实力。
![]()
印尼的选择,虽然看似模糊,实则已在关键时刻站队。从暂停采购歼-10到签署与澳大利亚的新条约,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印尼在大国博弈中的角色定位。
澳印合作短期内会在地区制造出一定紧张感。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以技术为本的“深蓝战略”将不断拓展主动权。区域国家的摇摆与试探,终究难以撼动中国稳步前行的脚步。
这场11月的印太变局,正在重塑区域力量格局。深海之下,是资源战争;天空之上,是海权博弈。印尼的摇摆、澳大利亚的推进、中国的突破,每一步都在书写未来的亚太篇章。
![]()
中国正在用实力证明,封锁与围堵无法阻止发展的脚步。未来的区域格局,不属于某一个国家的霸权,而属于所有愿意通过合作共赢推动和平的国家。
中国正以远海部署和深海采矿双线并进的方式,打破第二岛链封锁。印尼的战略摇摆与澳印新条约,将在短期内对区域平衡产生影响,但难以改变中国崛起的大趋势。未来印太格局的关键,仍取决于各国能否真正尊重彼此利益,推动合作共赢。
信息来源:
[1]澳印尼宣布将签署新安全条约 环球时报
[2]澳大利亚印尼宣布将签署新安全条约,深化两国防务合作 环球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