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我们将把经过大规模量产验证的领先技术与数据闭环能力,高效赋能无人物流车的开发,携手奇瑞商用车打造为量产而生的行业顶尖L4无人物流产品。”
作者|王蕊
编辑|西子
又一家企业官宣进军L4无人物流车,主角是轻舟智航。
和其他家不一样的是,轻舟过去有多年的L4级无人小巴的研发和运营经验,且有大规模的量产辅助驾驶经验和工程能力。
此次轻舟正式切入L4级无人物流领域,进场的方式是和奇瑞携手。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亲自站台,也可见奇瑞对无人物流赛道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轻舟智航的信任。
![]()
奇瑞进军无人物流车
11月15日,奇瑞商用车与轻舟智航联合发布一款具备量产能力的L4无人物流车。
在现场,尹同跃开门见山:“奇瑞不仅要在乘用车领域,更要在大有可为的商用车无人物流领域抢占行业制高点,用无人驾驶技术把商用车重新做一遍。”
奇瑞控股集团副总裁、奇瑞商用车总经理巩月琼也进一步强调:“无人物流车,是奇瑞商用车全业务布局的关键一环。”
对奇瑞来说,是一枚正式落地的战略棋子。对轻舟智航而言,则是“L4 商业化推进”以及进军物流领域的重要一步。
![]()
轻舟智航创始团队源于谷歌Waymo,有深厚的L4基因和经验,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表示:“轻舟智航的使命是将无人驾驶带进现实。此次我们与奇瑞商用车的合作,标志着轻舟智航形成了‘出行+物流’双线商业化落地布局。我们将把经过大规模量产验证的领先技术与数据闭环能力,高效赋能无人物流车的开发,携手奇瑞商用车打造为量产而生的行业顶尖L4无人物流产品,以技术创新助力全球物流行业新升级。”
更关键的是,当天奇瑞这样的大型整车厂开始认真推进无人物流项目,并将其上升到集团级业务考量时,行业的竞争烈度,将从创业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一个级别,毕竟主机厂的体系能力和作战经验,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磨练。
轻舟智航,正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携手奇瑞,从量产辅助驾驶切入到L4载人领域,切入到L4级无人物流。
![]()
车企+L4公司,无人物流新解法
从合作的角色分工来看,奇瑞与轻舟所代表的,是“两种体系能力”的结合,一个是传统主机厂成熟的工业化体系,一个是具备量产智驾经验的技术公司。
这类组合,正在成为当前阶段无人物流商业化路径中,逐渐浮现的新解法。
过去两年,奇瑞商用车在国内与海外市场同步增长,整体呈现出显著的上升曲线:
2025 年 1–10 月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52%,其中微卡同比增长 46%;海外市场同比增长 148%,成为商用车出海最强劲的板块之一;新能源重卡同比暴涨 792%,并在 10 月突破“月销千台”里程碑;2025 年前 7 个月新能源轻商销量突破 2.8 万辆,同比增长 46%。
![]()
这些数字背后,是奇瑞一整套可支撑无人车量产的工业体系,包括标准化整车开发流程、柔性制造、车规级供应链与质量控制。奇瑞的优势,在于能够用“做商用车”的方式,推进这条路径的产业化落地。
轻舟智航,则是少数有数十万套智驾量产交付经验和工程化体系能力的智能驾驶公司。
成立于 2019 年以来,轻舟 NOA 方案已累计交付超过 60 万套,成为全球中高阶智驾量产交付台数最多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同时,在面向 L4 的全栈系统自研方面,轻舟自 2020 年起便已在多个区域示范运营无人驾驶小巴,涵盖 BEV 感知、OCC 空间建图、时空联合规划、域控制器等多个关键模块,并在公开道路上积累了工程经验与数据基础。
![]()
也就是说,轻舟做L4无人物流车,并不是从零开始。从此次和奇瑞合作的车型来看,外形非常简约,采用固态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都融合在车身中。
有奇瑞的重磅加持,车辆在外形设计、线束布局、接口标准等方案均按照主机厂量产标准打造,初始阶段就瞄准车规化量产路径,而不是常见的“改装车”方案。
![]()
目前,这款车型已在金华展开试点运营,项目由政府牵头,联合物流平台、企业客户进行协同推进,轻舟在其中不仅作为技术方案商,更作为落地推进方,深度参与城市示范生态的建设。
据智车星球了解,很快轻舟还会有全新设计的无人物流车正式发布。
最真诚的智能汽车报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