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金融研习社)
全球利率下行浪潮中,中国保险业正悄然开启一场产品结构与科技赋能的深度变革。
2025年的保险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保险预定利率已连续三年下调,当前正式进入“1字头”时代,达到近20年最低水平。
普通型产品从3.5%降至2%,分红型产品从2.5%降至1.75%——这组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整个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在低利率与科技双轮驱动下,保险业从以往单纯追求规模增长,正向高质量发展跃迁。
01、 数智化深水区:AI重塑保险价值链
进入2025年,保险行业的数智化进程迎来关键拐点。据测算,生成式AI预计将为保险业带来高达700亿美元的生产力,而对与保险业密切相关的康养行业带来的生产力高达2600亿美元。
政策与技术的同频共振正推动行业加速驶入数智化深水区。
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已广泛覆盖核保、理赔、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等保险核心价值环节。
在核保环节,AI技术能够对复杂的非结构化医疗记录等进行高效的语义解析与信息提取;在“数字核保员”等智能工具的辅助下,部分领先保险公司的核保智能审核率已提升至95.8% 的高水平。
02 、产品结构大变局:分红险成市场新宠
随着预定利率进入下行通道,保险公司产品结构正经历深刻调整。多家大型保险公司近期推出的“开门红”产品,不约而同地更多向浮动设计的分红险产品转型,即“保证收益+浮动分红”模式。
“险企产品结构重点转向分红险受到利率走低等多方面影响,定价方面分红险预定利率降幅相对普通型更小(少25bp),还能够提供长期保证收益且收益具备一定成长空间”。
参考海外寿险市场经验,在利率下行期均加强了各类利率敏感型保险产品的推动,扩大分红、投连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来降低利率风险。
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崛起,本质上是行业应对低利率环境、防范利差损风险的主动选择。
03 、生态竞合:打破边界重构保险新版图
2025年保险业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传统生态边界正逐渐模糊,保险业竞争从单点技术突破迈向跨界生态体系建设。
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观察这一趋势的重要窗口。多家头部企业纷纷宣布扩圈计划,寻找业务增长新曲线。
跨界协同成为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关键。AI与数据的深度融合将持续驱动保险、科技、医疗、制药等领域的商业模式革新与产业能级提升。
在监管层面,11月1日起正式落地的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推动非车险费用率优化和承保盈利水平改善,使得定价能力而非价格战成为未来的竞争焦点。
04、 未来之路:平衡创新与风险的三重挑战
面对数智化转型与产品结构变革,保险业仍需应对多重挑战。
数据互通是首要难题。“AI对医疗健康行业的重构建立在数据互联互通底座完善的基础之上。当链条各环节被AI与数据串成闭环,保险就从‘事后赔付’变成了‘事前管理’,这正是行业最大的增量空间”。
监管与合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潜在的侵权、偏见与隐私问题不断引发关注。
算法偏见可能引发承保公平性争议,数据隐私保护漏洞亦带来合规风险。
投资能力是分红险健康发展的核心。由于分红险的非保证红利主要来源于“利差”“死差”和“费差”,而利差通常是分红盈余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经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投保人选择分红险不能只看演示分红率,而需要综合考虑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投资实力、历史分红表现、风控能力和信誉度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