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24—2025年中国司库报告》:数智化动能,共建中国式司库 热销中,扫码咨询或点击图片,支持试读/订购报告
文/保融科技
传统模式下,集团公司在账户管理中可能存在多个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风险意识薄弱等,导致问题屡查屡犯;账户操作与管理缺乏制度执行的连续性,账户开设随意(如第三方账户);账户相关权限管控不合理。这些问题往往导致资金使用随意,甚至出现严重违规行为。因此,集团公司必须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账户管理的规范与高效。
为此,集团公司应多维度构建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账户管理体系,涵盖目标设定、策略规划、问题解决、实施步骤及工具选用等方面(图1)。
![]()
图1 多维度账户管理体系
明确核心目标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集团公司首先要明确建立账户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以应对账户管理挑战。集团公司需要从税务优化、合规性保障、资金集中管理、风险隔离、降低管理成本以及数字化协同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一套完善的账户管理体系。
一是税务优化。基于税收优化的目标,集团公司可以在低税率地区设立税务主体账户,结合跨境/跨区域业务特点,合理规划税务成本。如跨国集团可利用新加坡、爱尔兰等地的优惠税收政策,在当地设立主体账户,从而统筹优化集团税务。
二是合规性保障。集团公司要严格遵循各国监管要求,确保跨境资金操作合法合规。在外汇管理方面,集团需要严格遵循当地外管政策进行账户的跨境资金操作;在反洗钱方面,集团需要确保账户交易符合相关法规,并建立完善的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监测机制。
三是资金集中管理。基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冗余资金的管理目标,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零余额账户或虚拟资金池等模式,将子公司闲置资金归集到集团主账户,实现资金的统一调配和高效利用。集团还可以通过资金池为有资金需求的子公司提供内部借贷,优化资金流动。
四是风险隔离。为了实现风险隔离,集团公司可以通过设立SPV(特殊目的载体)账户等方式,将高风险业务与集团主体隔离,从而防止子公司风险传导至集团。比如集团可以将并购、融资租赁等高风险业务置于独立的SPV账户中运作,从而阻断风险。
五是降低管理成本。集团公司可以从实体账户管理成本及数据采集成本等方面入手优化账户管理。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账户开设,精简账户体系,降低管理复杂度;另一方面,优化账户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利用自动化工具替代人工采集,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提高数据准确性与时效性,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六是数字化协同。集团公司借助司库、资金管理系统、银企直连等数字化工具,实现集团与子公司账户信息实时联动。通过这些工具,集团能够迅速掌握各子公司的账户余额、交易明细等关键信息,实现对资金流动的高效监控与管理。
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支撑司库体系有效运转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创造价值的思考
制定核心策略
第一,账户组织架构设计。集团公司需要精心设计账户组织架构,以实现资金的高效管理和风险的有效控制。公司可以从层级与账户类型两个维度去构建科学合理的账户架构。
按层级划分,集团总部账户可以作为资金归集和投融资决策中心,从而掌控集团整体资金流向,确保资金的每一步流动都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根据地理区域(如亚太、欧洲)或业务板块(如制造、零售)设立区域/业务线主账户,这种细分有助于实现区域化或业务化的资金管理,使资金管理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集团可以设立子公司账户,负责日常收支的独立操作,同时接受集团监控,这样既保证了子公司的运营灵活性,又确保了资金使用符合集团整体规划,避免资金的无序流动和浪费。
按账户类型划分,集团公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或需求设立多种类型的账户。如资金池账户,可以通过归集子公司闲置资金,实现内部资金共享和借贷。对于跨国集团,在满足当地外管政策监管前提下,可以设立跨境双向资金池进行外汇集中管理,有效降低汇率风险。此外,针对税务、薪酬、社保等专项用途,集团可以开设专用账户,实现专款专用和专项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明确的用途和规范的流程,从而提升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合规性。
第二,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是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企业能够有效掌控内部资金流动、降低资金成本、提升资金安全性。
对于资金归集模式,集团公司可以采用零余额账户,子公司账户每日自动清零,资金归集至集团主账户,确保资金集中。此外,集团也可以运用虚拟资金池,通过银行系统实现集团内部资金共享,而无需实际转移资金,从而降低资金划转成本。这两种模式各具优势,零余额账户体系有助于实现资金的实时归集,确保集团对资金的绝对控制权,而虚拟资金池则更灵活,可减少资金在途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集中管理还需要采用内部定价机制,即子公司向集团资金池存款时计息,借款时支付内部利息,利息设定需符合转让定价规则,以确保税务合规,同时合理调节集团内部资金流动。合理的内部定价机制是平衡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既能激励子公司积极参与集团资金管理,又能保证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权限与风控。明确的权限设置与有效的风险控制是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权限分配和风险防控措施,企业可以在保证业务运营灵活性的同时,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的稳健运行。
一方面,分级授权,明确权限设置。集团总公司可以赋予子公司账户日常小额支付自主操作权限,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对于大额资金划转,则需集团财务部审批,加强资金风险控制。这种分级授权机制既能保证子公司的日常运营效率,又能确保大额资金流动的安全性,避免因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资金审批权限导致的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设立SPV账户隔离高风险业务。集团总公司可以限制子公司间直接资金拆借,避免债务链风险在集团内部蔓延。有效的风险隔离可以保护集团核心业务不受个别子公司或特定业务风险的影响。
第四,跨境账户管理。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集团公司的跨境业务日益频繁,跨境账户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通过科学的跨境账户管理,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外汇风险,优化跨境资金流动,提高国际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首先,建立多币种账户。集团可以在主要外汇结算地(如香港、新加坡)开立多币种账户,方便跨国业务的外汇结算,降低汇兑成本,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选择最优的货币进行结算,从而减少因汇率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其次,选取合适的跨境资金通道。集团利用自贸区政策或跨境资金池备案,打通境内外资金流,实现跨境资金的顺畅流动,有助于企业整合全球资金资源,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金调配能力。
最后,高度重视并严格遵守相关合规要求。集团需要遵循CRS(共同申报准则)及FATCA(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等国际法规要求,确保跨境账户信息透明和合规。
第五,税务与审计。科学的税务筹划和有效的审计机制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还能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方面,合理构建税务筹划账户。集团可以在低税率地区设立税务主体账户,优化集团税负;同时,子公司间交易通过独立账户记录,定价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避免税务风险。
另一方面,设置多维度标签便于审计追踪。所有账户流水支持多维度标签(如业务线、区域、项目),能够快速定位财务数据的来源和去向,从而便于合并报表生成和审计工作开展,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审计效率。
第六,数字化工具整合。在数字化时代,整合先进的数字化工具是实现集团一体化运营、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的关键路径。通过数字化手段,企业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一是构建司库系统。司库系统是集团资金管理的核心工具。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司库管理系统,实现集团账户全景可视、自动对账、现金流预测等功能,提升资金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此外,集团还可以实时掌握各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及时进行资金调配和风险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实现银企直连。集团公司可以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连接多家银行,实现统一操作界面,方便集团对不同银行账户进行集中管理和操作。银企直联使企业能够直接通过自身财务系统发起银行账户的查询、转账等操作,大大提高资金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是采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机器人能够模拟人工操作,自动完成重复性、规律性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集团可以通过RPA机器人进行非结算类账户的自动查询,如支付宝、境外收款银行账户等,便于集团对非结算账户的集中查询与监管。
四是区块链应用。在跨境支付中采用区块链技术,如蚂蚁链、空中云汇等,降低结算成本,既确保了跨境支付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又能快速完成交易确认和结算,缩短跨境支付的时间。
解决常见问题
在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资金归集效率低。针对资金归集效率低的难题,集团可以采用自动化归集工具,如借助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通过合理设定归集频率(按日/周),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流动特点和管理需求,灵活调整资金归集的节奏,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回流至集团主账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是子公司账户权限混乱。通过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集团可以根据员工的职位和工作需求,为其分配相应的账户操作权限,避免权限过度集中或分散。此外,定期清理僵尸账户可以有效防止非法操作和资金风险,确保账户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再次是跨境资金流动受限。集团可以通过提前备案跨境资金池资格,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或境外财资中心(如香港、新加坡),打通跨境资金流动渠道,降低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风险和操作成本,提高资金的调配效率。自贸区政策和境外财资中心提供了更加宽松和便利的金融环境,有助于企业优化跨境资金管理,提升国际业务的竞争力。
然后是财务管理风险。集团可以通过设立税务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处理税务相关的资金流动,确保税务资金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同时留存完整交易凭证,准备转让定价文档备查,确保税务合规,并为企业在面对税务稽查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最后是汇率波动损失。在汇率波动较大时,集团可以通过外汇衍生工具(如远期合约)锁定有利的汇率,减少汇率风险。此外,也可以使用多币种资金池进行自然对冲,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资金损失,提高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
推进实施步骤
在推进集团公司账户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实施步骤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风险,确保账户管理体系的平稳落地。
第一步:调研。调研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需要全面梳理集团组织架构、业务分布、现有账户体系及存在的痛点,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制定出贴合企业特点的账户管理方案。
第二步: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特点、管理需求和风险控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资金归集模式(物理池/虚拟池),规划账户层级与权限,明确账户管理的整体框架。
第三步:银行合作。选择具有全球化服务能力的银行,充分利用银行的专业能力和资源,实现多币种、多区域账户管理,满足集团跨国业务需求。
第四步:系统部署。上线资金或司库系统,并与ERP(企业资源计划)业务和银行端口对接,实现账户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系统部署阶段需要确保各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步:试运行与优化。试运行阶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降低全面推广的风险,确保账户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因此,集团可以先在条件适合的分子公司试点,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再全面推广至整个集团。
选用合适工具
在集团公司账户管理体系的建设中,选用合适的工具是实现高效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不同的工具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业务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在资金管理方面,集团可选用专业资金管理工具,满足资金管理的多样化需求。例如,保融科技资金管理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配置选项,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高效调配和风险控制。
在跨境支付方面,在跨境支付中,集团可以选择SWIFT GPI(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提供的全球支付创新计划)、空中云汇、蚂蚁链跨境汇款等工具。这些工具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安全机制,确保跨境支付的快速、准确和可靠,降低跨境业务中的支付风险。
总的来说,集团账户管理体系的规划需在集中管控与子公司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选择“适度集中”模式。若涉及跨国运营,集团需提前咨询当地律所或税务顾问,充分了解并规避合规风险,确保账户管理体系的稳健运行。
在新质经济发展背景下,央国企等企业要顺应智能变革趋势,以司库建设为抓手,使其成为企业高质量经营的核心动能和基座,加快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
《2024—2025年中国司库报告》以“数智化动能,共建中国式司库”为主题,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司库、司库体系建设和管理重点、未来司库洞察和发展趋势三个视角展开,全维度刻画和勾勒中国式现代化司库的发展全景。
![]()
《2024—2025年中国司库报告》
(主报告+子报告)
点击图片,支持订购/试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司库报告通过收集、调研、访谈、对标,形成了多类型、多属性、多规模、多阶段的企业案例样本库,包括央企,国企,民企和上市公司等。此次,报告对标杆案例进行特别策划、独立成册,即《标杆案例集》,进一步发挥司库标杆引领,持续挖掘具有借鉴意义和典型价值的中国司库建设样本。通过综合实践、卓越司库和智慧财务三个维度加以展开论述。
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次司库报告精心打磨33万字以上、123张数据图表、63家企业案例和18家银行案例,多视角、全方位展示中国企业司库管理的发展视图,共建中国式司库。
订购平台,微信小程序:财资知识云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