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郎至尊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作为一位“网约护士”,他这次的任务是为一位87岁的老人处理严重的脉管炎。
当被子掀开,老人左下肢的状况相当严重,已经干瘪萎缩,伤口需要极其小心的护理,这样的上门换药,郎至尊每周都要来三次,风雨无阻地持续了快两年。
他这样的“网约护士”正成为很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他们的服务清单非常具体:更换胃管、尿管、压疮护理、PICC管路维护等等,解决了行动不便患者的大难题。
国内老年人口已超过3亿,郎至尊的日程排得很满,平均每天有七八单预约,过去六年,他开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程超过了40万公里,服务了超过5000个家庭,这位90后小伙放弃了公立三甲医院的手术室工作,在2019年创办了自己的护理站。
有一次,他去城北为一户人家服务,对象是一位年近九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长期卧床,髋部和尾骶部长了多处压疮,郎至尊弯着腰,用了一个多小时清理创面,房间里混杂着药水、血液和组织液的气味,他需要仔细地清创、冲洗、上敷料,处理完毕,他反复向家属演示如何为老人翻身,如何保持伤口干燥。
安全是郎至尊最看重的事,每次上门,他第一步就是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然后花时间和家属沟通操作中的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他曾遇到家属要求在家进行静脉置管换药,但对感染风险认识不足,他最终拒绝了这次服务。
![]()
在他看来,专业的谨慎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自我保护。
这份工作让他深入无数家庭内部,目睹了真实的养老图景,他最常看到的,是五六十岁、自己也头发花白的“小老人”,在照顾着更年迈的父母,北京大学胡泳教授有过三年多照护患病母亲的经历,他深感专业上门护理服务不仅能提升老人生活质量,更是对照护者的一种支撑。
工作中也有突发状况,一次家属紧急呼叫插胃管,郎至尊驱车一个多小时后赶到,发现老人情况有异,他立刻检查,发现老人已无生命体征,这次经历让他更加警惕,现在他登门时,评估会更加细致,还会顺带提醒家属注意家中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长期护理保险的推广减轻了不少家庭的负担,这个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险种,目前已覆盖超过1.8亿人,让失能家庭多了一份支持。
结束一天的奔波,郎至尊会赶回家和父母一起吃晚饭,他把这看作一天中最重要时刻,经历了太多生命的衰退,他格外珍惜眼前的团聚。
现在,他和同事还会定期直播,在线解答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他觉得这份职业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操作,更在于在关键时刻给予家庭实实在在的支持。
![]()
看了郎护士的故事,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真是积德行善的好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给郎护士点赞!”
“看到那些伤口描述我都觉得难受,他能坚持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即将面对的未来,看得我头皮发麻。”
“我家也有卧床的老人,太理解那种无助了,真希望我们城市也有这么靠谱的‘网约护士’。”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就是我们家的真实写照,压力太大了。”
“这种服务怎么预约?费用高吗?普通家庭能承担得起吗?”
“长护险能不能报销?希望这样的服务能尽快普及到全国。”
随着老龄化加深,如何安心养老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课题,您所在的城市有“网约护士”服务吗?如果未来有需要,您最希望这类服务能帮您解决哪些具体的照护难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信源:南方周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