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朱拉尼结束访美,后脚叙过渡政府外长就访华,希望得到中方认可,但这可并不容易。
外交部网站消息显示,近日,中国外长王毅与来华访问的叙过渡政府外长希巴尼,在北京举行了会谈。
而此行距离其领导人沙拉(原名朱拉尼)高调结束美国之行仅隔一周。
此前,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沙拉不仅默许美军继续驻扎叙利亚,更主动提出合作开采石油,甚至对以色列示好留有余地。
这一连动作暴露了沙拉政府的迫切需求——通过外部支持稳固政权,并为战后重建争取资源。
然而,美国的“开门”仅是沙拉国际棋局的第一步。
中国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曾有密切合作,但面对叙国内战后的权力更迭,北京始终谨慎保持距离。
![]()
前段时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针对解除沙拉个人制裁的决议中,投下全场唯一的弃权票,既未阻拦美国主导的政治解套,也未轻易放行。
这意味着朱拉尼的“大国平衡术”在中国这里碰了壁。
原因很简单:朱拉尼上任后,竟将“东突”组织头目任命为军队官员。这个被联合国认定的恐怖组织,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
中国多次要求纠正,朱拉尼却充耳不闻。他或许认为,有了美俄支持,中国的反对无足轻重。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的发言直指核心:叙利亚安全形势仍被恐怖主义阴云笼罩,若不能根治此疾,重建无从谈起。
这番话划出了中国的红线:叙利亚绝不能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恐怖势力温床。
原本,朱拉尼以为,得到了美俄支持就万事大吉了。
但现实很快打脸。叙利亚重建需要资金,美欧承诺口惠而实不至,俄罗斯深陷自身困境,海湾国家投资杯水车薪。
真正能拉动叙利亚经济的,只剩中国。朱拉尼突然发现:没有中国点头,他的重建计划寸步难行。
![]()
在这个大背景下,希拉尼访华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向中国递交一份特殊的“信任状”。
在与王毅外长的会谈中,他不仅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更罕见地对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提出的多边框架表示支持,甚至承诺“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本国领土破坏中国的安全与主权。”。
这些表态针对性极强,直指中方最关切的议题:盘踞在叙利亚北部的“东伊运”等恐怖组织残余势力,曾在中国境内制造血腥袭击,其动向始终牵动中国神经。
显而易见,希巴尼此行有备而来,所述议题就是为打消中方顾虑而量身定制。
这种“安全换发展”的逻辑,中国在阿富汗已有过预演。
塔利班夺取政权后,中方虽未给予正式承认,却通过务实合作逐步构建信任:要求阿塔遏制跨境恐怖势力,换取经济支持与人道援助。
![]()
如今叙利亚的剧本似曾相识,但难度更高。
首先,沙拉政权与这些组织的渊源本身便是一段“黑历史”。其前身“沙姆解放组织”曾在伊德利卜地区与各路武装分子共存,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极端分子。
尽管执政后沙拉试图切割,但西方媒体多次披露,部分中国籍武装分子仍隐匿于叙利亚混乱地带。
其次,叙利亚地处中东“火药桶”,土耳其、伊朗、俄罗斯、美国等势力在此角力,沙拉政权内部派系林立,其掌控力远不及塔利班。
若他无法约束昔日盟友,或放任安全漏洞持续存在,中国的投资与援建很可能沦为“高危赌注”。
中方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在此次会谈中,王毅外长笑了,但笑里藏针,全程未提及具体援助承诺,而是多次强调“反恐是重建前提”。
中国的要求其实很直白:
其一,叙利亚必须彻底切断与恐怖组织的联系,尤其是“东突”;
![]()
其二,叙利亚需保持独立外交,不被美俄任意一方绑架;
其三,中国在叙人员与项目安全必须万无一失。
中国看得清楚:叙利亚国内恐袭频发,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承诺能否落地仍是未知数。
换言之,中国可以出资修路建厂,但前提是叙利亚必须彻底清扫门户。
虽然叙利亚重建蕴藏巨大商机:能源、基建、贸易通道……皆是中方“一带一路”布局的关键环节。但投资安全是首要前提。
中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弃权票既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又保留对沙拉政件的约束力;接待希巴尼但不急于宣布合作项目,既展现开放姿态,也为后续谈判留足筹码。
未来局势的发展将围绕两条主线展开。
短期内,沙拉政权需以行动证明其反恐诚意,例如清理境内恐怖分子营地、切断极端组织资金链。
![]()
长期看,中国可能以“试点合作”模式介入叙利亚重建:优先选择安全条件较好的区域开展基建、能源项目,同时推动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参与安全治理。
若沙拉政权能稳定局势并兑现承诺,中国或逐步升级合作;反之,北京亦有能力止损转向。
说白了,中叙关系能否回暖,不看表态,看行动。
纵观全局,沙拉先是访美见特朗普,成为叙利亚独立后首位踏足白宫的领导人;又紧抱俄罗斯,让俄军运输机频繁降落叙利亚基地,现在又对华示好。
目的已经是很明确了:试图在美俄之间玩平衡,再拉中国入局,让三大国共同托起叙利亚重建。
但叙利亚重建是一块万亿级别的“蛋糕”,能吃下它的国家寥寥无几。
![]()
美国投资附带政治条件,欧洲自顾不暇,俄罗斯缺钱缺技术。中国本是最佳选择,但前提是安全门槛必须跨过。
中国在西亚的布局,从来不是“撒钱式”援助,而是“安全-发展”双线并行。若叙利亚无法保障中方人员安全,再大的市场也难吸引中国企业。
对沙拉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能否在美俄压力下守住对华承诺?能否根除境内恐怖势力?能否让中国相信叙利亚是可靠伙伴?这些问题,将决定叙利亚未来是走向重建,还是重回混乱。
反正就是一句话:话已说尽,剩下的,只看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