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活的便利背后,“数字鸿沟”正将不少老年人挡在门外。扫码支付、线上挂号、智能出行、线上学习等基础场景,都让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沦为“数字弃民”。而他们的需求早已不止于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多元化的学习诉求正在凸显。
退休后的老年人拥有充足空闲时间,学习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无论是朗诵、书法、绘画、音乐等兴趣培养,还是健康知识、烹饪技巧等实用技能,都需要便捷地学习载体。对于活动范围受限的老年人而言,线上学习设备更能通过线上课程和互动平台,搭建起与同龄人的沟通桥梁,有效缓解孤独感。
“屏幕大、字体清、声音亮,操作简单还能有人教,充一次电用好多天”——这是越来越多银发族对智能设备的迫切诉求。在“学习机”长期与中小学生绑定的认知下,当老龄化浪潮遇上数字化普及,一个新问题应运而生:老年群体是否需要一台专属的“老年人学习机”?
现有智能设备难以满足银发族适老化需求
来自河南的退休老人鲁阿姨认为:“当前市面上的智能设备以及各类学习APP,实在难以充分满足我们的学习需求。”她特别指出,就学习APP而言,存在诸多问题:图标尺寸过小、间距紧密,操作时极易误触;字体大小调整功能受限,且部分应用与老年群体的使用需求不兼容。此外,手机或电脑的屏幕色彩对比度欠佳,导致老年人难以清晰看清内容。
在此背景下,适老化的老年学习机的出现成为破局的重要尝试。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明确推动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并行,为适老智能设备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各地社区、公益组织纷纷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志愿者上门教学、一对一辅导等形式逐渐普及,也为学习机的落地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一些企业已开始探索创新模式,某科技公司联合社区养老服务站,推出“学习机+课程+陪伴”的三位一体服务,不仅提供适配设备,还配备专门辅导老师和同龄学习伙伴,取得了良好效果。
国内头部银发教育品牌梨花教育 CMO 王德祥指出,“老年学习机不能是青少年产品的简单界面改造,而要基于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学习特点,重构交互逻辑和内容体系。”
王德祥认为,理想中的老年学习机,硬件上需满足屏幕大、字体清、音量足、待机长的基础要求;软件上要实现操作极简、语音交互精准、内容实用易懂;服务层面则需提供使用指导、内容更新、设备维护等全方位支持。
老年学习机刚需凸显,市场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老年学习机在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与知识学习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普及进程仍面临多重复杂挑战。
在产品内容层面,适合老年人的高质量课程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内容生态的完整性与适配性亟待提升,难以充分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社会认知层面,部分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存在“年纪大了学不会”的抵触心理,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和积极的示范带动来逐步实现。
此外,在产品设计与服务层面,如何进一步优化操作界面、提升使用便捷性,以更好地契合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使用习惯,也是推动老年学习机普及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企业而言,若想在老年学习机市场中取得成功,精准把握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是关键所在。企业应以此为导向,推出操作简单易懂、内容实用丰富且价格合理的产品,让老年人能够轻松上手、学有所获,从而提升产品在他们心中的接受度与满意度。
正如希望拥有一个学习机的退休老人鲁阿姨所说:“我们不是落后,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和多一点适合我们的方式。”这提醒着企业,在产品打造上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节奏与特点。
“构建完善的内容生态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需要企业积极联动教育机构、内容创作者、高校、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发贴合老年人需求和兴趣的课程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王德祥认为。
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观念持续革新的当下,适老智能产品正站在发展的风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于老年学习机而言,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推陈出新、不断迭代,其内核都应坚定不移地围绕老年人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