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俊廷
CPLUS SERIES
![]()
相比许多“新手”时装设计师创立品牌时的生涩,刘俊廷在2018年成立CPLUS SERIES之前就已经有了大量的创意和商业上的经验。在CPLUS SERIES成长的7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刘俊廷在迅速建立属于自己的创作和商业体系之后,又不断在此基础上打破既定的框架,让品牌的都市风格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表达。CPLUS SERIES的7年,也是属于刘俊廷探索无限可能的7年。
![]()
在很多人看来,时装设计往往展现的是一个创作者的深度,以及其在特定风格和话题下不断深挖的能力。但实际上,对于一些时装设计师来说,他们的作品所体现的是其个人兴趣广度以及能力的多元化。
曾在2013年创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C.T.Liu,并担任过两个成功商业品牌的创意总监后,出生于中国台湾的设计师刘俊廷搬到了上海,在2018年创立了如今的 CPLUS SERIES ,并于当年的纽约时装周期间发布了品牌的首秀。
![]()
刘俊廷工作照
这种从个人品牌到商业品牌,再转回个人品牌的时装创作经历,赋予了刘俊廷看待时装品牌更为立体的视角。一方面,他可以通过成功的商业经验迅速为自己的品牌建立起一个可复制且成体系的商业创作模式。另外一方面,他内心所具有的“玩心”,又能给这种商业体系带来跳脱出规则之外的创意变化。
所以从 CPLUS SERIES 这些年的各种项目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刘俊廷以理性为基石,探索着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的不同方面。譬如在 CPLUS SERIES 的每一季时装系列里,你可以看到刘俊廷以都市形象为基准,进行了创意上的多元探索。他在2024秋冬系列里,以“时间”为叙事主轴,将不同时期充满华丽元素的都市着装融入颇具现代精神的表达里;2025春夏系列里,他从母亲的衣橱里寻找灵感,将对于母亲的风格记忆进行焕新;到了2026春夏系列,他又从摄影师Steven Meisel的拍摄作品中寻找到了灵感,将属于时装摄影的黄金年代用华丽又摩登的元素诠释。
![]()
CPLUS SERIES 2024春夏系列
![]()
CPLUS SERIES 2024秋冬系列
![]()
CPLUS SERIES 2025春夏系列
而在 CPLUS SERIES 的特别定制项目里,我们又能感受到刘俊廷在都市风格之外的多元化尝试。譬如为好莱坞艺人Rihanna特别定制的白色裙装,体现的是他对于更加艺术风格的尝试与展现;又譬如在为Magaret Zhang升级再造的Met Gala红毯礼服上,能看到他在尊重历史的同时用现代语言赋予时装新生的能力;而在他与Jason Wu的合作中,又能看到他与其他创作者合作并拥抱传统手工艺的能力。
对于刘俊廷来说,这或许就是如今创作的乐趣所在。他在熟知商业体系的前提之下,无需遵循特定的规则,一切创作都在体现着他作为时装设计师所具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属于 CPLUS SERIES 的内核,依旧蕴含着无限可能。
Q&A
还记得做自己第一个系列的感受吗?现在回过头来看,你会如何评价当时的这个系列?
最初创立品牌更多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并没有设定特别远大的目标。我记得第一个系列以“女强人赶飞机”为灵感,呈现了精致中略带匆忙感的风格,正如品牌创立后仅用14天就完成首场大秀的节奏。如今回看,这个系列依然非常“CPLUS SERIES”。当时市场反响超出预期,订单量突破了1500万,对品牌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我个人也很满意。
从品牌成立到现在,印象深刻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每一年都充满挑战与收获。从2018年品牌成立登上纽约时装周,成为CFDA官方日程上的固定品牌,到疫情期间尝试通过线上视频发布服装系列,以及登陆SSENSE等海外电商平台,都让我印象深刻且倍感鼓舞。
品牌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在固有的买手体系下,批发生意曾是品牌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创作上难免受到一定限制,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你会如何总结CPLUS SERIES这些年的发展?
这是一段在创作自由度上有所保留的时期,某种程度上,我们缺少了一些突破的勇气。不过,CPLUS SERIES依然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品牌,既能玩转定制,也能游走于街头风格,我们将继续摸索前进。
你觉得现在国内的时装设计环境和刚入行的时候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行业的节奏越来越快,当你卷入其中时,难免面临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的选择。此刻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快速变化中保持自己的时装体系,以“慢”制“快”,以不变应万变。
你如何看待创作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观察当下是我重要的灵感来源,无论是电影、书籍,还是转瞬即逝的瞬间。这些片段不断累积,逐渐形成我对服装的独特偏好。我觉得设计师品牌的优势正在于此,在创作中可以高度体现“本我主义”。
对即将到来的十周年有什么样的规划?
短期目标是拓展欧洲业务,长期则希望在全球主要城市设立直营店铺。至于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我们正在筹划相关活动,希望大家能跟我们一起期待。
如果要给刚入行的自己提供一个建议,你会说什么?
我更想对2026年的自己说一句话,“你很有胆识。”
王逢陈
FENG CHEN WANG
![]()
作为在国际上最具名气的中国男装设计师之一,王逢陈过去的10年,是她思索人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10年。她以“Made In China”的直白宣言收获了大众目光,并以此为起点,在个人品牌FENG CHEN WANG中不断将自己的文化身份融入现代风格的设计之中。从陶瓷到竹子,从传统的中国哲学到家庭记忆,她把时装变成了讲述个人和集体故事的容器。
![]()
在王逢陈的身上,有着一种中国设计师特有的复杂性和对立性。
一方面在王逢陈的设计中,你可以感受到颇具国际视野的创作模式。她用一种富有玩味和实验精神的解构形式,将街头服饰与高级时装进行融合。尤其是在 FENG CHEN WANG 的早期系列,譬如2016秋冬系列“I Am A Man”中,你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她如何将时装以一种打破边界的形式重新呈现。
另外一方面,王逢陈的国际视野和现代表达又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遗产之上的。她从许多东方哲思和传统物件中寻找灵感,将其抽象为理念,并应用在创作之中。竹子、陶瓷以配饰和色彩灵感转化成服装的一部分,在福建老家的儿时回忆同样能够为设计提供叙事上的主线。
![]()
![]()
![]()
FENG CHEN WANG 2026春夏大秀后台
这种复杂性对王逢陈来说,似乎在品牌成立一开始就已经确立,“对我来说, FENG CHEN WANG 更像一个会‘呼吸’的有机体,不断生长、不断更新。”在 FENG CHEN WANG 2018春夏系列中,她用数套正红色的时装开场,这个象征东方的色彩在秀场上变得颇具未来视野。与此同时,“Made In China”以刺绣的形式呈现于多位模特造型的胸前—这是一个颇具野心的声明,她将“中国制造”的概念转化为了一种对创意的庆祝。此后,这种多元的创作视野便不断呈现于王逢陈的时装创作和合作项目中。不管是成为品牌标识单品的“小竹包”系列,又或是与Dior、Nike、Levi’s等品牌的跨界合作,都能看到属于 FENG CHEN WANG 融汇古今的独特印记。
![]()
![]()
![]()
![]()
FENG CHEN WANG 2026春夏系列
随着 FENG CHEN WANG 品牌的不断扩张,王逢陈也从一个纯粹的时装设计师慢慢转变为了一个身兼数职的创业者。这种商业化的进程,尽管不容易,但却是任何一个想要长久经营下去的设计师品牌必须经历的。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样的状态不轻松,却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品牌不是被管理出来的,而是被‘活出来’的。”
如今的 FENG CHEN WANG ,在王逢陈看来更像是一个文化的容器,她用现代的外壳,承载着自己在“Made In China”理念之下所融入的东方哲学,在不断运营和迭代的过程中,正展现出属于她自己的愈发强大的创意力量。
Q&A
还记得做自己第一个系列的感受吗?现在回过头来看,你会如何评价当时的这个系列?
我的第一季作品就是毕业设计,那时只想着如何表达,没有考虑太多关于生产或商业的现实。结果那场秀之后,竟然收到了来自全球顶尖买手店的订单。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设计之外的另一层世界:供应链、面料、版型、生产……这么快就变成了我要面临和解决的状况。
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秀是在纽约时装周,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到自豪的一场秀。它让我的作品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也是我真正决定把“做设计”变成“做品牌”的时刻。幸运的是,我在那一场秀上遇到了Virgil Abloh,他看到了我作品背后的力量,也坚定选择了我的作品,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也许中国设计师的语言,真的可以被世界听见。
解构街头时装是大众最初对FENG CHEN WANG的印象,品牌的这一设计表达在过去10年里有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
早期大家之所以对“解构”印象深刻,其实是我们习惯借“结构”做表达,比如打破传统男装的剪裁逻辑、用面料拼接重构廓形。
但这10年走下来,我们的设计重心慢慢变了。FENG CHEN WANG不再满足于“形”的突破,更希望让作品成为“故事的容器”。比如把中国竹艺里“柔中带刚”的韧性藏进包袋,把北京冬奥会护旗服上的山水渐变化作文化的注脚。这些藏在细节里的不只是工艺或符号,更是文化的根脉,也是能让人共情的情感碎片。所以与其说大众的印象在变,不如说我们的设计在“向内走”:从用结构传递想法,到用作品讲透文化与情感的故事,希望衣服是能承载记忆与温度的载体。
你觉得现在中国的创意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是否更有话语权了?
当然,但我们的“话语权”是靠时间和作品一点一点建立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被世界看见,不只是因为他们来自中国,更是因为他们的设计语言本身有足够的深度与当代性。
以前,大家对“中国设计”的想象还停留在符号层面。而现在,我们在讲更具思想的东西—关于身份、记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表达,是在全球语境下被理解的。所以我觉得这不只是“被国际接纳”,更表明我们正在成为这个舞台的一部分。
你会如何总结王逢陈和FENG CHEN WANG的这10年?
王逢陈的这10年是一场从表达自己到倾听世界的旅程。FENG CHEN WANG的这10年像在织一张网,把记忆、工艺、情感都慢慢织进品牌故事里。
如果要给10年前的自己提供一个建议,你会说什么?
麻烦你对自己好一点,工作和生活要平衡,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你觉得10年后的FENG CHEN WANG会是什么样?
我希望品牌始终保持一种流动的生命力。如果10年后,它还能让人从中感受到“真实”“温度”“连接”,那就是最好的样子。
唐大耘
GARÇON
BY GARÇON
![]()
从对古董和多元文化的热爱出发,GARÇON BY GARÇON设计师唐大耘自品牌创立开始,就构建起了一个十分清晰的热爱探索文化的少年形象。在品牌发展的7年里,他不断探索着文化交融,把民族图腾转化为现代语言,将古典形象应用在少年气质之上。对GARÇON BY GARÇON来说,这7年的时间,就像是一个东方少年的奥德赛—在不断探索和历险之后,又回到了自己文化身份的根源。
![]()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属于文化的历史中,便会发现交流与融合一直都是文化发展的常态。譬如历史上神秘的东方文化,就是在贸易、航行和远征的过程中,通过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形式传递到世界各地,通过吸收和传承,并慢慢演变出不同的样式,再凝练成独特的风格。
在巴黎读书的时候,唐大耘就时常会去大大小小的古董市集。在这些地方,他看到了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历史的物件。它们都在独自诉说着属于文化的故事,而他可以透过这些视觉化的表达感受到其中关于文化交融的力量。于是当他从Maison Margiela团队离开,并在2018年创立 GARÇON BY GARÇON 之后,他决定将自己对于文化交融和探索的热爱转译到时装设计之上。
GARÇON BY GARÇON 自创立开始便构建起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少年形象。这种少年形象并非来自于一种“稚嫩”的设计形态,更多是源自于设计上的轻盈、多元和充满好奇心的创意叙事。于是,每一个 GARÇON BY GARÇON 的系列都像是这个少年独自踏上的旅程。品牌的首个系列“Weaker, Stonger”,用图腾式的元素探索了岩石与铠甲的意象,将源自于中世纪的图案与印花应用于现代时装之上,完成了对于少年形象的初步勾勒;2019秋冬系列“狩猎少年与奇怪动物”,则将中西方共同拥有的狩猎文化以更日常的着装进行演绎,展现出少年日常之外的英勇一面。
![]()
![]()
![]()
GARÇON BY GARÇON 2025秋冬广告片
随后,这个少年开始追逐神话与传奇故事。譬如2020秋冬系列“太阳神少年Apollo”和2021秋冬系列“Le Soleil”,唐大耘都以太阳为基石,展开了对于这一概念在神话和历史中的探索与研究,并以图腾作为表达方式,勾勒出一个现代的少年形象。在2023秋冬系列,他又将“国王舞会”作为灵感源泉,将历史中东西方所共通的创意语言转化为当代少年的庆典。
这个游历了不同地域的东方少年,也会时常回到故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片广袤土地上所蕴含的丰富故事。在2022春夏系列中,唐大耘从塔吉克族经典民歌改编而来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得到灵感,将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上的文化融入时装的创作之中。2025春夏系列“Need Sun太阳崇拜”,这位少年又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将这里的景色、文化和古老的神话故事又一次融入了创作之中。
正如唐大耘所说, GARÇON BY GARÇON 就像是一个以时装为媒介的文化画卷,绘制的是基于东方少年视角的文化奥德赛,探索与游历以一种安静且细腻的方式描摹于画布之上。
Q&A
还记得做自己第一个系列的感受吗?现在回过头来看,你会如何评价当时的这个系列?
GARÇON BY GARÇON的第一个系列是2018秋冬的“Weaker, Stronger”,整个系列比较概念化,灵感来自具象的岩石和铠甲,以及抽象的少年情感。这个系列是对 GARÇON BY GARÇON 少年形象最初的勾勒,描述了这个少年内在的一些情绪传递。我记得这个系列在买手渠道范围内得到了不少认可和正向反馈,个人还是挺满意的。
你如何总结GARÇON BY GARÇON这些年的发展?
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特质,用当代叙事描绘东方画卷。
作为品牌的最主要特质,东西方文化叙事在GARÇON BY GARÇON的发展中是如何传承和变化的?
如果把GARÇON BY GARÇON比作一个拟人化的“东方少年”,那每一个时装系列都是通过他的视角,用当代且私人的方式写给传统文化的“情书”。他的表达含蓄、不张扬且动人。他走过泉州的南洋市集文化,接触过大凉山彝族太阳崇拜图腾信仰,路过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之路,经过山西千年传统古建,将时装作为文化画布,连接民族图腾和传统工艺,在每一季都能呈现出一个创新的少年形象。
GARÇON BY GARÇON的设计在逐渐融入更多的户外元素,这是对当下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一种投射吗?
户外和工装风格其实是我的私人爱好,它和时装从不冲突,我乐于让符号化的风格变得更新鲜。虽然高品质功能面料常被用于专业运动品牌,但作为时装设计师品牌,在设计中融入此类元素,这本身也是当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对即将到来的10年有什么样的规划?
我们刚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店铺,之后希望能让品牌的各个板块呈现状态更完整,确保持续稳定地输出。
GARÇON BY GARÇON是否已经找到了一个商业和创意之间的合适平衡点?
还在持续学习中,我觉得很难做到标准意义上的平衡,表达和呈现是融洽状态就好了。当下的商业风向变得挺快,但我们“不怎么爱变化”。
如果要给刚入行的自己提供一个建议,你会说什么?
初心不变挺好的!
你觉得10年后的GARÇON BY GARÇON会是什么样?
我希望让它成为一个拥有生活方式意义的品牌,还是时装为主,用更加明媚而独立的故事去贴近生活。
龚子铭
MARK GONG
![]()
作为中国时装设计师里的“后起之秀”,成长在千禧年流行文化氛围里的龚子铭,将自己对于流行文化里大胆张扬的女性形象的热爱,转变为了个人品牌MARK GONG的设计语言。在品牌成立至今的6年里,他不断探索着流行文化与自我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表达延伸至了现实中的娱乐文化。对于他来说,过去几年的叙事主题,是与流行文化交织并与大众产生共鸣。
![]()
作为颇受流行文化影响的设计师,龚子铭并不像许多时装创作者那样,在自己的设计中完全规避流行文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用高深的艺术表达来给自己的作品“赋魅”。相反,在龚子铭的设计中,你可以看到他用一种极其坦诚的方式将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产生共鸣的流行文化符号转变为了一种时装表达。
譬如在 MARK GONG 2024春夏系列至2025春夏系列中,他就将经典美剧《欲望都市》转变为“时装三部曲”,从主角Samantha、Charlotte、Miranda以及Carrie四位都市女性的形象特质入手,为秀场上的女性赋予别样的力量。在2025秋冬系列里,龚子铭又将千禧年的狗仔文化,以及八卦周刊中的常客Lindsay Lohan、Paris Hilton以及Britney Spears等女明星变成灵感缪斯,将她们的不羁与勇敢转化为更具当下风格的时装表达。
![]()
![]()
MARK GONG 2025秋冬广告大片
在刚刚于上海时装周发布的2026春夏系列里,经典电影《末路狂花》中的两位主角Thelma和Louise又以新的形态出现。与这些流行文化主题相呼应的,自然是他在秀场上别出心裁的空间塑造。龚子铭将单一的场地设计为充满戏剧张力的舞台,充满西部风格的装置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他深知时装是一门生意,要想让自己的作品“被看见”,自然需要将每一个环节都打造成话题。
![]()
![]()
MARK GONG 2026春夏系列
除了时装本身之外,龚子铭的尝试也延伸到现实中的流行文化领域。作为与国际流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设计师品牌, MARK GONG 的作品时常出现在不同的潮流女艺人身上,从BlackPink到Rihanna,从Doja Cat到Olivia Rodrigo和Rosalía等,这些风格各异又都极具特色的女性,让 MARK GONG 拥有了更为现实的文化内核。
当然,被这些五光十色的流行文化所包裹住的,也有一条属于龚子铭自己的叙事主线—他所打造的时装始终都在服务那些大胆张扬的女性,他通过极具辨识度的造型呼吁女性要勇敢做自己—而这也恰好呼应了龚子铭创立 MARK GONG 的初心。
“ MARK GONG 是一个让女性勇敢做自己的品牌。”在龚子铭的字典里,女性无需被任何特定词眼裹挟,而是在朝向“释放”的态度还原本我,永远独立自由,永远坚韧笃定。
“我一直在给服装做减法,希望女性穿上 MARK GONG 的衣服后更加舒适,当她们在穿着上备感自如时,更能抒发自己内在的自信和美,感知到真正的自由是怎样一个状态。”
流行文化或许赋予了“Gong Girl”鲜活的特质,而龚子铭的个人思考,又为其增添了一份个人视角的独特性。
Q&A
还记得做自己第一个系列的感受吗?现在回过头来看,你会如何评价当时的这个系列?
我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系列主题是“牛仔”,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设计师,当时确实缺乏经验,无论是在品类还是规划上都不够完善,所以推出后的反响也较为平淡。现在回过头看,我对那个系列并不太满意。正因如此,我们决定在2026春夏系列中重新演绎这个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牛仔主题,算是对当初第一个系列的某种回望与总结。
MARK GONG成立到现在,让你印象最深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有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时刻。一次是我们在以《欲望都市》为灵感的第一篇章中,我们以Samantha的办公室为灵感做了一场秀,让我记忆犹新。BlackPink成员Lisa穿着我们的定制礼服亮相奥斯卡,那一刻也非常难忘。还有就是看到Rihanna穿上MARK GONG那一刻,因为她是我创立品牌时的缪斯之一。
MARK GONG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MARK GONG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许多设计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平衡艺术表达与商业需求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在坚持设计理念的同时,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款式,以支持品牌健康地运营和发展。
不同时期的MARK GONG,所展现的女性气质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MARK GONG这些年的变化,其实和我个人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品牌在不同阶段呈现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当时在思考什么、在经历什么。所以随着我自己不断成长,品牌的风格和想讲述的故事也在自然地发生改变。
你会如何总结MARK GONG这些年?
MARK GONG的成长速度可能不是那么快,但一步步看着品牌慢慢变好,真的挺开心。我们整个团队都特别用心,特别努力,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加油,稳稳地走下去。
MARK GONG与好莱坞和K-POP有着紧密的合作,这一形式对你和品牌有何影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与艺人的合作为MARK GONG带来了宝贵的曝光机会,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触,并了解我们的品牌。这种形式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转化为大家对品牌的兴趣与购买意愿,让我们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发展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10年后的MARK GONG会是什么样?
对于品牌的发展,我没有特别着急。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高,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也更深。所以做东西真的不能糊弄,必须要去真正了解服装,真正用心去做服装。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就行了,不需要过度期盼,只希望10年后的MARK GONG会更好。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