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办。
当地时间17日上午,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生态环境部邀请,COP30“中国角”共建绿色低碳美丽城市主题边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发言者——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穆克瑞。他从产业发展、生活方式、城市建设、生态治理、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分享保亭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保亭这座位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中部山区的小城,凭借其扎实的绿色转型实践与前瞻性的国际合作视野,吸引了全球目光。
此次亮相并非保亭首次进入国际视野。今年10月,《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会在保亭成功举办。随着“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影响力持续提升,保亭正不断向世界讲述一个中国县域如何从守护“绿水青山”出发,稳健迈向“国际舞台”的生动故事。
厚植绿色家底:从“天然氧吧”到“气候康养样本”
保亭坐落于北纬18°——世界旅游胜地的黄金纬度,森林覆盖率高达77.02%,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超过8200个/立方厘米,拥有“中国气候宜居县”“中国天然氧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张国家级生态名片。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山水相映、风景如画的保亭海南神玉岛文化旅游区。蒙明珠 摄)
然而,保亭并未止步于“天生丽质”。近年来,全县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10个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开工,赤田水库跨流域治理经验被生态环境部选为全国典型案例。这些扎实的生态治理成果,成为保亭走向国际的“绿色底气”。
中欧合作区落地:践行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2023年,保亭与中欧碳中和合作项目办公室携手,启动建设“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该合作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中欧碳中和合作试点之一,更是唯一以全县域为载体的示范工程。合作区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旨在探索县域级绿色低碳发展的系统路径。
合作区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场系统性的绿色变革:
四大场景减排:围绕能源、建筑、交通、资源四大碳排放领域,系统布局24个场景项目与15个产业项目;碳管理平台落地:基于“物联网+区块链+AI”的社区碳管理平台已进入试运行,建立家庭碳账户,居民可通过节水节电兑换景区门票、免税购物折扣,预计年减碳量达3000吨;中欧标准互认:联合英国建筑研究院制定全球首部面向“海洋—海岛”场景的《1.5℃建筑与社区碳标准》,推动中欧碳足迹互通互认。
点绿成金新范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保亭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气候资源”转化为“健康生产力”:神玉岛气候康养示范基地融合黎医苗药、温泉疗愈与气候疗法,成为全国首个获中央气象台认证的“节气名景”;华西医学主动健康研究院落户保亭,将4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热带雨林-温泉场景结合,输出“逆转慢病、延长健康寿命”的可复制方案;与博鳌乐城共建“前医后养”模式,形成“治疗在博鳌、康养在保亭”的协同发展格局。
贡献县域智慧:搭建多方汇聚的气候合作交流平台
在COP30“中国角”边会上,保亭县委书记穆克瑞从产业绿色化、生活低碳化、城市智慧化、生态系统化、治理现代化五个维度,系统分享了保亭的实践路径。这不是一份纸上蓝图,而是已在全县落地的生动实践。
![]()
保亭七仙岭山脚下,惬意的户外露营。保亭县委宣传部供图
宁远起步区成功出让5宗商业用地,推动“主动健康、可持续建筑、1.5度生活方式、可持续农业”四大场景建设;加茂医疗健康产业园吸引多个院士团队项目入驻,医用微高压氧舱、无创光疗设备等创新产品已实现量产;与国际企业合作,准备引入自然疗法、低碳酒店、数字疗法等全球创新项目。
从海南山城到联合国讲台,保亭的路径清晰而坚定。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先行探索,保亭中欧合作区的实践充分印证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为海南自贸港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样本。
“我们不仅要让保亭的绿水青山造福本地百姓,更要让这里的绿色实践成为可供世界参考的县域样本。”穆克瑞在COP30发言中表示。
保亭的探索,根植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宏大征程。在这一征程中,海南始终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保亭的案例向世界表明,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不仅不矛盾,而且能够相辅相成、协同增效。它给世界的启示是深刻的: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任何地区都无需以牺牲发展为代价换取保护,也绝不能以牺牲长远未来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真正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质量”,将绿色“家底”转化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可持续的竞争力,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保亭持续探索和实践气候治理新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创新模式贡献“保亭力量”。标志着中国县域正在从气候治理的“跟随者”转变为“讲述者”,从“本地实践”走向“国际标准”。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编辑:陈博文 通讯员:文宏武)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