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说会支援台湾只是在吹牛,如果中国真的出手,美日韩都只会逃跑自保。”
这可不是我们说的,而是韩国的一个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他还说就算美国出动11艘航母,不仅打不赢中国,还会输得很惨。
这一论断迅速在东亚战略研究圈引发震动,这种类似的观点不是个例。
韩国海事研究所前研究员尹锡俊、首尔大学金荣敏教授等多名专家均得出相近结论。
![]()
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漫长的海岸线与战略纵深,可以构成天然防御屏障。
美国航母战斗群远渡重洋需航行上万公里,而中国依托大陆基地可随时投入战斗。
中国还有射程覆盖2000公里的东风-26弹道导弹,可精确打击移动舰艇,其18马赫的末端速度留给宙斯盾系统的反应时间不足40秒。
![]()
这种“航母杀手”配合鹰击-21反舰导弹,在西太划出“禁区”,使价值百亿美元的航母沦为活靶子。
2025年印巴空战中,搭载中国作战系统的巴方歼-10战机曾“秒杀”印度阵风战机,印证了信息优势比单一装备性能更重要。
中国构建的天基侦察网、水下声呐阵列与电子战系统形成全域感知能力,而美军过度依赖的高价值平台在体系对抗中脆弱性凸显。
![]()
这次贸易战争就能看出一个端倪,美国的贸易制裁是无法威胁到中国的,所以就算美国封锁海岸线不允许它国进行贸易,中国也不怕。
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三分之一。
中国的军事生产能力也走在前沿,055型驱逐舰年下水吨位相当于英国海军总规模,歼-20脉动生产线月产能超150架。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全年导弹产量仅够乌克兰战场两月消耗,舰艇维修周期长达中国三倍。
后勤补给效率更是天壤之别,美军驱逐舰打完导弹需返回关岛补给,往返耗时半月。
中国导弹发射车可在数小时内完成阵地转移与弹药补充,这种差异源于产业链布局,中国稀土精炼产能占全球90%,可24小时供应军工生产。
中美年贸易额超7000亿美元,形成“金融核弹级”的相互保证毁灭机制。
![]()
华尔街、硅谷与农业州均深度依赖中国市场,冲突将触发全球萧条。
韩国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反复摇摆,本质是既想展现强硬又惧怕彻底脱钩。
经济捆绑延伸至美国盟国体系,日本对华贸易占其外贸总量24%,韩国半导体出口37%流向中国。
这些国家虽在安全上靠拢美国,但经济命脉与中国相连,战时更可能选择自保而非参战。
2023年民调显示,超60%韩国民众反对卷入台海冲突。
![]()
美军推演台海冲突时发现,第七舰队导弹库存将在72小时内告罄。
其亚太基地中26个处于东风导弹射程内,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更在东风-26瞄准镜下。
这种劣势使美国战术从“正面击败”转为“阻止主导”,但盟友体系却难以为继,日本拒绝美军介入台海300公里范围,菲律宾仅获2000万美元军援不足F-35单机价格十分之一。
![]()
1942年中途岛战役日军因补给线过长败北,如今美军跨太平洋投送面临同样困境。但中国借鉴抗战经验,将防御纵深与工业耐力结合,构建起任何对手都难以承受的“拒止成本”。
2024年台海军演中,解放军无人机饱和攻击成本不及美军拦截弹支出1%。
![]()
韩国专家敢于捅破窗户纸,源于其身处大国夹缝的切肤之痛。
国家安全依赖美国,经济命脉系于中国,这种双重压力让他们的分析更具现实质感。
其预言不是好战叫嚣,而是对霸权思维的祛魅,当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超福特级30%,当无侦-8高超音速侦察机巡弋东海,军事优势已不再由数量堆砌。
![]()
真正的战略智慧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崛起不是为重复霸权老路,而是以实力捍卫和平。
韩国专家金大中在报告结尾写道:“中国提升军力是为让和平更坚固”。这种逻辑超越零和博弈,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