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导航开车却吃到罚单,这种让网约车司机憋屈到跺脚的事,如今有了新解法。
滴滴近期在全国试行的“罚必赔”服务,给千万司机吃下一颗定心丸:只要是平台导航出错导致的违章罚款,统统由平台买单。
![]()
对跑在路上的司机来说,导航“掉链子”的糟心经历太常见了。明明跟着语音提示走,却在禁左路口被拍;导航指引去的上车点,刚停稳就收到违停罚单,乘客还没见着影,200块罚款先“到账”了;更冤的是车道标着左转,导航偏说能直行,一脚油门下去就触发了电子眼。
比违章更闹心的是“两难困境”:按导航走怕罚款,不按导航走又怕被平台判“绕路”。
有司机算过,一天流水刚够糊口,一张罚单就可能让全天白干。过去遇上这种事,司机只能自认倒霉,如今滴滴的“罚必赔”终于把这笔“冤枉账”接了过去。
这个让司机们拍手叫好的“罚必赔”,到底怎么赔?核心保障很明确:只要使用滴滴内置导航接单,因导航问题引发的三类违章,平台全额兜底。
第一类是违章停车,比如导航没提示禁停,司机按指引停车接客被处罚;
第二类是禁行引导错误,像在“禁止掉头”路口,导航却播报“请掉头”;
第三类则是车道提示偏差,实际是左转道却被导成直行车道。
理赔流程也没那么繁琐。司机收到罚单后30天内,打开滴滴车主App,从“个人主页”进入“服务中心”,找到“违章帮助中心”,上传罚单照片和相关订单信息就行。平台审核通过后,赔偿会直接落实,不少司机已经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理赔到账截图。
“罚必赔”其实不是滴滴第一次做“赔偿文章”。租车业务有“贵必赔”,发现同款车更便宜能领双倍差价;送货业务有“极速赔”,货丢货损48小时内到账,最快一单38秒就完成审核赔付。这些服务串起了滴滴的保障体系,看得出来平台正在往“解决实际问题”上发力。
这项新政最实在的改变,是让司机敢放心用导航了。以前接单时眼睛得在导航和路面标志间来回瞟,现在不用再提心吊胆。有司机评论:“平台对司机好,不是喊口号,就是这种罚款有人管的细节”。甚至有不少人呼吁:“希望其他平台赶紧跟上”。
不过叫好声里也有理性声音。有司机提到,除了导航罚款,平台在订单判责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比如黑猫投诉上就有“被随意判责罚款”的反馈。这说明司机权益保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罚必赔”无疑是个好开头。
对整个行业来说,滴滴的这个举措更像一个信号:平台该为自己的产品问题担责了。当导航错误的损失不再由司机扛,不仅能留住更多从业者,也会倒逼平台把导航数据做得更精准。随着“罚必赔”在全国铺开,网约车行业的服务标准,或许真能迎来一次看得见的提升。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