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军“吉祥方舟”号医院船开展“健康送海疆”医疗服务,这既是该船入列以来首次医疗服务,也是对我国第三艘大型远洋医院船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检验。
![]()
航行中的“吉祥方舟”号医院船(无人机照片)。张雅中健 摄
位于长江口外的佘山岛,面积仅0.037平方公里,是无居民、无淡水、无市电的“三无”小岛。
此次共有30余位岛上官兵登船就医,骨科诊室前很快排起了长队。自10月28日起航以来,医院船每次开诊,与骨科同处一个诊室的中医科、康复医学与理疗科,同样会出现排长队的场景。
官兵们亲切地将这三个科室称为“吉祥方舟”号上的“吉祥三宝”。“三宝”各怀绝技,以不同方式演绎着医道精髓。
骨科医生封海是一名文职人员,在地方医院工作5年后,怀揣从军梦报考文职,入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也终于等来了跟着“吉祥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任务的机会。
![]()
封海在“吉祥方舟”号医院船为官兵诊疗。蔡晔 摄
上等兵吴洋因长期久坐久站,腰部时常不适。由于并非紧急病痛,且出岛就医不便,他一直未能诊治。此次“健康送海疆”医疗服务开始后,吴洋第一时间报名。诊疗过程中,封海询问得非常细致。他被官兵称为“说话最多的医生”。
身着迷彩服就诊的年轻官兵,大多带着军人特有的内敛——不多说、不多问,医生问一句答一句。“我们就得主动多问多观察,尽最大努力帮官兵解决问题。”让封海欣慰的是,年轻的官兵们体魄康健,就诊多集中在慢性疼痛类问题。
中医科的副主任医师任红贤,则是“吉祥方舟”号上“用脑最多的医生”。
![]()
任红贤在“吉祥方舟”号医院船为官兵诊疗。安南村 摄
“近几年,官兵对中医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每次随舰船执行任务,中医科都很受欢迎。”任红贤说。
她的丈夫是海军军官、儿子为军校学员,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任红贤格外理解官兵们。面对这群年轻官兵,任红贤总有种看待自家孩子的亲切感,喜欢多和他们聊几句,再结合把脉辨识体质,为他们的日常训练和生活给出建议。
登岛巡诊时,遇到愿意交流学习的医护人员,任红贤总会倾囊相授。“官兵执勤任务重,睡眠障碍问题比较普遍……”听说有中医专家上岛,卫生员蔡新波特意抓住机会请教,希望从中医角度优化日常诊疗。
任红贤教给蔡新波耳穴压豆辅助睡眠的方法,并将随身带来的耳穴压豆贴送给了他。“我特别希望把针灸、推拿、耳穴压豆这些上手快、效果好的中医疗法,教给更多基层医护人员。”任红贤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几年,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多次组织急诊、骨科、中医科、康复医学与理疗科等科室开展基层卫生员培训,帮助提升基层部队医疗保障水平。
康复医学与理疗科医生曲宏洋,是“吉祥方舟”号上“出力最多的医生”。这些年,他多次随航母出航,为舰载机飞行员做颈肩康复诊疗。
令人意外的是,在康复理疗领域造诣颇深的曲宏洋,原本是西医临床专业出身。为了更好地服务官兵,他自学中医理论,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最终在中西医结合康复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在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工作不到5年,“曲神医”的名号已在官兵中流传。
![]()
曲宏洋在“吉祥方舟”号医院船为官兵诊疗。张雅中健 摄
在南麂岛,某观通站二级上士李锋听说康复科专家来,早早便来到理疗室门口排队。“前段时间,我出岛参加大型机动车培训,回来后左手臂一直酸痛。”李锋说,现在他的左手无法提重物,部分训练课目也只能暂停。
“先用手法松解左臂粘连的筋膜,再配合针灸治疗,对他的症状有一定缓解。”曲宏洋介绍,李锋的病情不算严重,但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一直影响训练和生活。诊疗结束后,曲宏洋还教给大家简单的保健动作,方便他们日常养护身体。
![]()
医护人员乘坐小艇去某观通站送诊(无人机照片)。林进耀 摄
这正是“健康送海疆”医疗服务的意义所在——拥有三艘大型远洋医院船的中国海军,正以专业的医疗保障为盾,为坚守海疆的卫士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黎云、张瑞杰、孙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