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转自:台海网
“保险工作于我而言是一场修行。”平安人寿五星导师陈晓丹如是说。18年前,她毅然放下“铁饭碗”教师身份;18年后,她已服务382位客户,累计配置13.8亿元保障额度。从销售者到价值创造者,陈晓丹用行动诠释了“真诚是最好的展业模式”。
在厦门一场精心准备的下午茶沙龙上,她在台上做“提升财务自由度:普通人也能用的「三步理财法」”的主题分享,台下客户专注倾听,不时颔首——这幅场景,正是她告别传统销售技术后,践行价值创造理念的生动缩影。这类持续多年的公益性知识沙龙,见证了她职业生涯的深刻蜕变。
一场意外的职业转身
陈晓丹的保险生涯始于一次充满反差的抉择。彼时,她是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然而,邻居身上那种“热情洋溢的生命力”像磁石般吸引了她。2007年9月14日,她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与一丝忐忑,踏入了平安人寿的新人培训班,人生轨迹就此转向。
初入行的挑战远超预期。未满25岁的她,在业内属于低龄入司,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刚毕业或仍在求学,她缺乏传统保险业赖以生存的“缘故”市场基础。别无他法,只能从最艰难的陌生电话约访起步。听筒里传来的,常常是冰冷的挂断声。“嘟嘟”的电话忙音成了那段日子最常听到的背景音。被拒绝的心理落差曾让她备受煎熬,但骨子里的倔强支撑着她,“选了一条路,就坚持走下去”。
“好的制度可以把普通人也变成更好的人。”回顾成长历程,陈晓丹如此评价平安人寿的培育体系。公司严密、阶梯式的培训机制如同一个高效的熔炉,精准地将她作为教师的沟通能力、表达技巧和传授特质,转化为保险代理人的专业优势。
从懵懂的见习导师到荣膺最高荣誉的五星导师,公司在她的每一个关键成长阶段,都配备了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和资源支持。在公司赋能下,她不仅克服了入行初期的困境,更快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行业精英,为日后的专业飞跃和服务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技术派”到“价值派”的蜕变
成为导师的身份,对陈晓丹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倒逼自我专业精进的动力。她在专业提升上从未懈怠,先后考取了RFC(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RFP(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等多项专业资质,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然而,她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专业,远非一纸证书所能涵盖。
“销售没有模式,只有真诚。”这是陈晓丹从业多年来始终坚守的核心信条。正是在这份信念的指引下,她的展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从早期依赖技巧和话术的“技术导向”,彻底转向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价值创造”。
“我不再紧盯着业绩数字本身,”她解释道,“而是思考我能为客户创造哪些更深层次的价值?”她的视野超越了家庭资产的简单增长,开始深入探究家庭资产对于客户及其家庭成员的真实意义。“有些客户资产增加了,家庭关系却出现了裂痕。真正的资产管理不止金钱这个维度,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资产帮助客户实现平静喜悦的人生。”
为了能提供这种触及心灵的“价值”,陈晓丹开始了广泛的跨界学习,涉猎中医、心理学、国学等领域。这些看似与保险无关的知识,却意外地构筑起她服务的独特“护城河”:“当客户陷入情绪低谷,心理学和国学的智慧能引导他们‘转念’,看到新的可能;当客户遇到健康或生活难题,我积累的资源和人脉能迅速为他们对接解决方案……”
这种发自内心的利他之心,彻底重塑了她的服务逻辑:核心目标从“如何完成一次销售任务”,升华至“如何全方位地为客户创造更多、更持久的价值”。她发现,当价值创造成为内在驱动力时,“382位忠诚客户、13.8亿元的风险保障额度、1892份承载信任的保单”, 这些曾孜孜以求的数字,反而都在真诚的服务中水到渠成,自然生长。
立体化陪伴,从理赔到美好生活
在陈晓丹的专业视野中,保险在现代家庭财富架构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压舱石”角色。它不同于追求高额回报的金融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风险问题,不仅涵盖意外、疾病等看得见的外部风险,更前瞻性地覆盖了随年龄增长,认知能力可能下降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判断力无可避免地下降,”陈晓丹强调道,“而一份年金保险,可以在合同约定的确定时间给付确定金额的生存金,这是其他金融工具难以复制的确定性保障功能。”她特别指出,这种规划要趁早进行,在认知能力处于巅峰时期就做好长远安排。
面对行业产品同质化、信息透明化的痛点,陈晓丹认为破局关键在于深耕保险之外的价值。她高度认同业内所提倡的“从赔付时代走向陪伴时代”的理念,“陪伴是立体的,场景化的。”她说。除了代理人长期的专业陪伴外,中国平安还整合了医疗、养老等资源(详情见备注)。“这些超越保单本身的服务,让保险不再是一份冷冰冰的法律合同,而是升级为贯穿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有温度的守护者。”陈晓丹总结道。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面对保险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陈晓丹以资深从业者的视角,敏锐地指出了当前代理市场面临的两大核心痛点:一是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思维更新速度难以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二是随着信息透明化程度提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单一依靠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持续削弱。
针对这些行业痛点,陈晓丹开出了“药方”:“从业者必须持续学习、拥抱变化,同时要着力提供保险产品之外的价值。”她时常告诫自己切勿固步自封:“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经验上,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陈晓丹尤其强调,在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保险代理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人所独有的“温度”服务。“客户可以通过AI比条款,但人与人之间那份温暖的传递是无法替代的。”这正是技术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对于行业新人,陈晓丹建议直击核心:“要想明白,与客户交往这件事本身是否让你感到幸福。保险不是一夜暴富的行业,需要静下心,用心积累。”这番话既是对新人的善意提醒,也道出了保险行业成人达己的本质特征。
十八载光阴流转。在平安人寿的入司周年纪念日,陈晓丹提笔写下感悟:“保险这份工作,让我变得更平和、更包容,也更具前瞻性。能以此为业,我很幸运,也很幸福。”陈晓丹在这条独特的职业道路上,最终收获了远比业绩数字更为珍贵的财富。每当收到客户理赔到账的感谢短信,那份超越纯粹商业交易的暖意便涌上心头:这世间,恐怕没有比守护他人平安更深刻的修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