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办酒席,光筹备就得半个月,花好几万不说,还得全家齐上阵忙活,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都按商量的流程,简单又省心!”近日,在唐河县祁仪镇的一场婚宴上,村民李大哥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移风易俗带来的新变化。今年以来,祁仪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通过“建机制、树典型、强引导”三措并举,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
建强“主心骨”,让移风易俗有“章法”。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党组织考核清单,在26个村全覆盖成立“红白理事会”,吸纳党员干部、乡贤能人、退休教师等组成“文明劝导队”,结合各村实际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具体标准。同时,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立“移风易俗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流程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为群众提供红白事操办指导120余次,劝退铺张浪费宴席13场。
选树“好榜样”,让文明新风有“标杆”。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每季度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办“榜样故事会”,邀请先进典型分享节俭办事、孝老爱亲的故事,今年已评选各类先进典型20余人,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熏陶。此外,该镇还在各村主干道设置“移风易俗文化墙”6处,绘制漫画、标语等120余幅,让文明理念抬头可见、驻足可学。
丰富“新载体”,让文明实践有“温度”。祁仪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多样化文明实践活动,让移风易俗融入日常。清明节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宣传,引导群众用鲜花祭扫、网络追思替代传统烧纸;端午、中秋期间,举办“邻里宴”“百家粥”活动,促进村民之间互帮互助、和谐相处。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40余场,让文明新风在互动体验中深入人心。(通讯员王梦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