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流感肆虐中,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0
分享至


秋冬换季,随着冷空气的活跃和气温的波动,病毒的传播力在发生变化,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整个机体也在慢慢适应骤变的温度与湿度环境,好像也确实开始更频繁地听到周围出现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咳嗽声。

得益于公共卫生意识的普及,人们对体表特征的变化观察得越来越敏锐,对身体内部免疫系统的防御大作战也逐渐有所认知。那么,拥有自己的英雄与士兵、武器与防具的防疫系统,具体在以怎样的规模、节奏、强度和效率保护我们?是时候让我们再次翻开《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了。

01免疫反应越猛烈,死亡率却越高?

1918年,西班牙曾有一次流感大流行,曾甚至造成一个巨大的谜团。这轮流感的严重程度远超以往——全世界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一年内死亡人数超过四年黑死病的总和,甚至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数量。

更诡异的是:
它并不是主要攻击老人,而是把年轻、健康的人作为首要目标。


电影《流感》剧照

对死亡者肺部的研究发现,肺组织中充满了中性粒细胞——这意味着免疫反应异常强烈。但既然免疫系统如此“卖力”,为什么病人依旧难逃死亡?

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在免疫过程中会向周围组织中喷洒溶微生物化学物质。这样一来,中性粒细胞就能够一次性破坏多个微生物,有点像用炸药来捕鱼。但也和炸鱼一样缺乏灵活性,可能会同时造成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

一种解释认为,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反应太强烈,中性粒细胞过度活跃导致严重炎症,反而对自身组织造成了致命损伤。但事情远不止于此。


美国堪萨斯州军营中的医院,满是染上流感的病人

从这次载入人类疾病史的世纪大流感切入,《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希望带领我们重新看看,人体的免疫系统具体是如何维持秩序的。

原来,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流泪、每一次炎症反应,背后都埋着层层伏线,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对抗。

望向人体内部,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场以身体为战场的——“看不见的战争”。

02病毒入侵之前的无声抵抗

早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就观察到感染后康复的人往往不再感染相同疾病,“免疫”概念由此而来。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多种免疫分子构成,是一个常年枕戈待旦的军工体系。


免疫系统的组成,图源《医学免疫学》(第七版)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免疫系统的战斗并不是等病毒进入身体后才开始。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从日常呼吸、眨眼、接触环境时就已悄然启动的天然屏障。

虽然免疫系统强大,但人体并非无懈可击。我们必须摄入空气、水和食物,因此身体存在各种开放的入口,从安全角度看十分棘手。但这些入口也进化出复杂而聪明的防御结构。

以口腔和呼吸道为例:

每次吸气,你的肺都会吸入大约1万个细菌

幸运的是,气道内的杯状细胞分泌出一层薄薄的黏液,可以捕捉粉尘和细菌。随后,纤毛——每分钟摆动1000~1500次的微小鞭状结构——会把这些“脏黏液”以每分钟 2~3厘米的速度向上托举,最终排出体外。


吸烟则会破坏这一体系:最初减慢纤毛运动,最终导致纤毛瘫痪、死亡,使肺部充满难以清理的黏液,只能通过咳嗽这种低效而粗暴的方式清除。

人体的另一道防线,来自看似柔弱的眼泪。

每年,女性平均会哭47次,男性7次。眼泪不仅能宣泄情绪,本身更是一种化学武器,含有多种电解质以及80~100种蛋白质,其中溶菌酶、乳铁蛋白与载脂蛋白含量最高。

当我们揉眼睛、接触肮脏物品时,眼泪中的这些蛋白质会迅速行动,阻止病原体入侵眼部。

03识别与清理

当病毒真正突破外层屏障,免疫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发现入侵者

人体约由 37 万亿个细胞构成,而一个皮肤细胞能容纳 1000 个排成一排的感冒病毒。细菌虽稍大,但一个大肠杆菌也只有人体细胞的十分之一。

尽管敌人如此渺小,免疫系统依旧能精准识别,因为体内有一套复杂的监控网络,敏锐程度堪比顶尖情报系统。

核心在于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病原体表面的特征性结构,是“敌我识别”的关键标志。

免疫细胞通过表面受体持续扫描这些 PAMP。参与侦测与攻击的细胞包括: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

其中,中性粒细胞无疑是其中最“酷”的存在。

中性粒细胞常被比作詹姆斯·迪恩:
生得肆意,死得年轻,还很适合戴墨镜。


詹姆斯·迪恩

早期科学家认为它只是一个“找到细菌就吃掉”的简单士兵。但研究不断深入后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是一位拥有多种杀伤技巧的隐秘刺客。

每天大约有两亿个中性粒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像巡逻队一样在全身移动。如果数日内没有发现敌人,它们会自行死亡。

一旦发现感染,它们会被血管壁细胞“抓住”,减速、停下,随后穿出血管,冲入感染区域,执行高强度、高风险的“短命战斗”。

与中性粒细胞的短平快不同,巨噬细胞更像是战场上的后勤与清道夫。


它们体型庞大、行动稳重,遍布全身各个组织——从大脑到骨骼。巨噬细胞负责吞噬细菌、死亡细胞和各种碎片,是免疫战中的“收尾大师”。

免疫系统在我们的身体自发地进行防御、巡逻、排查与清扫,保护我们免受大部分病毒的攻击,也在正常的生理过程(如妊娠)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但当机体受损严重,医学手段介入或自身具有某些缺陷时,免疫系统就会攻击那些无害事物,如过敏反应的发生以及在器官移植中发生的排斥反应。而如今,我们正尝试运用现代手段,将免疫系统变为部分可控的,这也是现代医学的意义。

在流感季,我们或许不需要做太多,只需保持理性、保持耐心,也保持对身体内部这座“兵工厂”的一点敬意。

策划&编辑丨后浪科学

文中内容来自《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Myx20000721

既然感染后康复的人往往不再感染相同疾病,为什么人会重复感冒?

实际上,感冒是由各种不同的病毒导致,所以每次都相当于第一次得病。

关于病毒,我们下次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儿。

-Fin-

本文相关

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

[英]凯瑟琳·卡弗 / 著

徐说 / 译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支看不见的队伍——免疫系统。本书将从主要防御措施开始,一一向读者介绍免疫系统的各种工作方式。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借助从医学史到科技前沿的各种实例,探索人类体内不可思议的兵工厂,探讨免疫系统是如何抵御从普通感冒到瘟疫的各种疾病的。

关于病毒与微生物

我包罗万象

[英]埃德·扬 / 著

郑李 / 译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击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人们常常给微生物冠以恶棍之名,直到今天仍然容易谈菌色变。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放眼万物,斑头雁迁徙飞跃喜马拉雅山时带着微生物,象海豹潜入深海时也携有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动物园”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也许,是时候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改写奥逊·威尔斯的“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了。在离不开与微生物的共生互动之中:“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关于免疫系统的形成

生命的成形

[英] 杰米·A. 戴维斯 / 著

谭坤 / 译

为什么女性备孕阶段就要开始补叶酸?青春期很多孩子经历过的骨折,为什么很多发生在手臂长骨上?人体为什么能在该长手臂的地方长手臂,手臂又为什么能长出上臂、下臂和手,手又为什么是五指而不是其他?我们如何从一颗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我”到底从何而来?

英国解剖学教授杰米·A. 戴维斯汇集了人类胚胎发育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综合了演化生物学、胚胎学、新生儿科学、遗传学、生理学、免疫学、畸形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发现,既有经典认知也有前沿革新,以“适应性自组织”为核心逻辑,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从微观分子到宏观形体等方方面面的发育过程与原理。不仅如此,作者还引入了数学、物理学、控制论等抽象思维,从拓扑学等角度来思考:完整的发育是如何实现的?人为什么会发育出现在的种种生理机制与形态?受到损伤之后再修复、罹患疾病之后再康复——我们又如何可以从发育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人体机能的种种局限与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混沌录
2025-10-26 16:11:11
立竿见影,湖人队詹姆斯打进第23个赛季首球后,已送出4次助攻

立竿见影,湖人队詹姆斯打进第23个赛季首球后,已送出4次助攻

好火子
2025-11-19 12:47:44
105分钟读秒绝杀!亚洲冠军史诗胜利:3-2晋级 第2次踢世界杯有戏

105分钟读秒绝杀!亚洲冠军史诗胜利:3-2晋级 第2次踢世界杯有戏

侃球熊弟
2025-11-19 02:57:53
“你儿子以后多半是个力工”,母亲晒学习环境,地面已经说明问题

“你儿子以后多半是个力工”,母亲晒学习环境,地面已经说明问题

熙熙说教
2025-11-16 18:59:41
古二再曝终极录音大瓜,王家卫和秦雯当着古二的面,讨论抢他作品

古二再曝终极录音大瓜,王家卫和秦雯当着古二的面,讨论抢他作品

张发林
2025-11-18 23:19:07
巨大耻辱!白瞎5亿欧豪阵,瑞典6轮0胜垫底,1.4亿水货巨星4场0球

巨大耻辱!白瞎5亿欧豪阵,瑞典6轮0胜垫底,1.4亿水货巨星4场0球

风过乡
2025-11-19 07:47:44
为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要搬到津南?网友:津南的房子2万卖给谁

为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要搬到津南?网友:津南的房子2万卖给谁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9 00:10:07
字母哥谈自己的追身封盖:我在希腊吃不上饭,没法像这样全力冲刺

字母哥谈自己的追身封盖:我在希腊吃不上饭,没法像这样全力冲刺

懂球帝
2025-11-19 09:33:20
七国集团拉上8个国家一起开会,不仅没请中国,还支持日本立场

七国集团拉上8个国家一起开会,不仅没请中国,还支持日本立场

霹雳炮
2025-11-18 22:37:15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上海约饭局
2025-10-31 15:32:01
享年61岁!211原学院党委书记,突发疾病逝世

享年61岁!211原学院党委书记,突发疾病逝世

双一流高校
2025-11-19 00:13:42
二手小米汽车价格大跳水 YU7成“性价比之王”

二手小米汽车价格大跳水 YU7成“性价比之王”

手机中国
2025-11-17 17:54:04
刚要见郑丽文,黄国昌就成了被告,特朗普批台湾可耻,赖清德噤声

刚要见郑丽文,黄国昌就成了被告,特朗普批台湾可耻,赖清德噤声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9 13:41:34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6:47:16
1-1!918万人口小国举国狂欢:夺头名直通世界杯 这一刻等了27年

1-1!918万人口小国举国狂欢:夺头名直通世界杯 这一刻等了27年

侃球熊弟
2025-11-19 05:47:37
好友曝喻恩泰妻子多次出轨,甚至把游泳教练带回家,相关聊天记录曝光太炸裂了

好友曝喻恩泰妻子多次出轨,甚至把游泳教练带回家,相关聊天记录曝光太炸裂了

今古深日报
2025-11-19 10:40:33
直达首都机场!北京亮马河北路施工加速推进

直达首都机场!北京亮马河北路施工加速推进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9 11:49:25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侃球熊弟
2025-11-19 03:22:46
詹皇出征第23年历史第一 三分命中数升历史第六

詹皇出征第23年历史第一 三分命中数升历史第六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9 13:19:03
特朗普威胁:如果存在“不安全”因素,不排除更换世界杯比赛城市

特朗普威胁:如果存在“不安全”因素,不排除更换世界杯比赛城市

纵相新闻
2025-11-18 17:01:02
2025-11-19 15:04:49
后浪出版公司 incentive-icons
后浪出版公司
图书出版
3041文章数 8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头条要闻

张维为:我们不妨成全高市早苗 加速祖国统一

头条要闻

张维为:我们不妨成全高市早苗 加速祖国统一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教育要闻

小升初的几何题,看似简单,却难倒了很多孩子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