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二战打完日本投降,按照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内容,琉球群岛没有划给日本,而是交给美国管理,美国在冲绳成立了琉球列岛民政府,大小事务都由自己决定,日本方面完全没有发言权,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叫做B元,这种钱既不是日元也不是美元,而是美军印发的军用票证,专门用来控制占领区的经济,同样的货币在韩国也曾使用过,成为军事占领时期的一个典型特征。
![]()
到了1972年,美国突然决定把管理权交还日本,这件事没有询问琉球人的意见,也没有举行公投,美国觉得管理起来太费劲,日本又想重新接手,两边想法一致,就把冲绳"交还"了,这个做法挺有意思的,明明是个有主权争议的地方,却被当成自家东西转手送人,我总觉得这就像房东把租客住的房子直接过户给亲戚,租客连个字都没签。
![]()
虽然法律上不归日本管,但日本企业早就悄悄进来了,第一银行和山形屋这样的大公司都在那霸开了分店,招牌上写的全是标准日文汉字,走在街上看到“銀行”“雑貨”这些字眼,很容易让人以为这就是日本本土,其实这是资本先行造成的结果,日本还没拿回主权,经济却已经渗透进来,美国方面为了省事,也愿意让日本企业填补空缺,反正经济上还是被日本牵着走。
![]()
最让我佩服的是冲绳本地人,美军车辆满街行驶,日式招牌挂满街头,他们仍然穿着自己的琉球服装,颜色鲜亮,款式宽松,跟和服完全不同,在菜市场、渔港和田间地头,人们照常说琉球话,祭拜祖先,信奉琉球神道,这不是刻意在抵抗什么文化,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2020年有研究显示,冲绳人的基因里混合了日本大和民族、中国东南沿海居民以及东南亚人群的血统,并不是纯正的日本人,身体就像一份档案,永远无法被抹去。
![]()
1972年冲绳移交那天,当地议会给美国和日本写信,说冲绳人想要自己决定未来,哪怕选择独立或者接受托管也行,结果两边都没有回应,只说出于战略需要,这种说法听着很熟悉,好像每个国家都喜欢用这个理由,现在到了2024年,冲绳县知事选举还在争论反对美军基地和争取自主权利的事情,历史并没有翻过这一页,只是换了个说法继续争论。
![]()
对比台湾1945年后的地方认同情况,或者看看韩国济州岛在1948年起义后被边缘化的经历,你会发现一个规律,战后小地方的命运总是被大国当成棋子来使用,冲绳不是例外,而是典型的例子,它夹在中间,上面有美国的军事控制,中间是日本的经济渗透,底下是当地人坚持自己的文化,形成一种三明治结构,每一层都在互相拉扯。
那些老照片中的琉球女性,穿着传统服装站在美军车辆旁边,眼神平和,她们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斗士,只是普通人,在战争废墟中重建生活,在夹缝里活出自己,这比任何口号都来得真实,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冲绳,别去听政客讲话,去看看她们怎么过日子,这才是历史最坚实的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