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爸爸”陈利:做一缕光,陪“苔花”慢慢绽放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身边的困境儿童正如黑暗中的苔花,而我们的爱心妈妈(爸爸)就像一缕光,助力苔花开放。” 在济宁市爱心妈妈关爱服务专题培训班的分享中,邹城“爱心爸爸”陈利的这番话,让许多人红了眼眶。
2024 年与香城镇小宋结对时,这个父母早逝、跟着姐姐生活的初三男孩,正困在“封闭的壳”里。
他冰封的心,用书信“破冰”
![]()
第一次入户时陈利准备了满肚子话,却只换来小宋闪躲的眼神和低头沉默 —— 这个少年眼里没有同龄人的光,只有藏不住的不自信。沮丧返程时,项目发放的“爱心行囊”里,一叠整齐的信纸和信封突然点亮了他:“对这个怕被打扰的孩子,‘慢一点’的书信或许是钥匙。”
第一封信,陈利没提“加油”“努力”,只写自己年少时的糗事,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几天后收到的回信,只有“谢谢陈老师” 四个字,却成了他坚持的底气。慢慢的,信里的字数多了,孩子的心门也开了。
他眼前的困难,拼尽全力 “托举”
![]()
当小宋在信里诉说“中考成绩焦虑”时,陈利立刻联系他的班主任,得知孩子成绩不理想、尤其数学薄弱,甚至可能考不上高中,他急得睡不着。为了帮孩子补数学,他借来初中数学教材,重新学习早已生疏的二次函数,帮他制定补弱计划,还加了微信随时答疑。 中考成绩公布前,陈利先联系班主任,得知孩子考出初三最好成绩、远超录取线时,他热泪盈眶。但他没立刻告诉孩子,而是打电话“假装不知情”,就为了听小宋骄傲地亲口分享喜悦 —— 那一刻,他知道,孩子不仅考赢了中考,更赢回了自信。
他新的起点,用温暖“相伴”
![]()
开学前,他特意联系高中班主任,详细介绍孩子情况:“要是他有困难,除了姐姐,也能找我。” 因为学校是寄宿制,陈利有空就带着孩子爱喝的牛奶、常吃的面包去探望。最近一次见面,小宋主动说起班级趣事,还认真地说:“我想考师范大学,像陈老师一样当老师。” 这句话,让陈利更加笃定:“我不能改变他的过去,但能陪他把未来过成想要的样子。”
如今,小宋的书桌上,除了作业本,还叠着陈利写来的信,桌角贴着他画的笑脸——这张“小书桌爱心陪伴”项目送来的小书桌,成了“苔花”绽放的土壤,也成了“微光”停留的港湾。
编辑:邹城网、来源:邹城市妇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