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分家产,爷爷叮嘱我财不外露,半年后,部门优化第一个就是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家分家产,我名下多了3间商铺,爷爷叮嘱我“财不外露”,结果半年后,部门优化名单第一个就是我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情节、人物皆为创作需要。文中涉及的职场关系与财富观念仅为推动剧情,不代表作者立场,请勿模仿。故事旨在提供娱乐,切勿与现实生活对号入座。

“张帆,经过公司慎重考虑,决定对你的岗位进行优化。”王经理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却异常平静,他甚至微微笑了一下,抬起眼眸,目光清澈地直视着自己的上司:“哦?王经理,我想确认一下,这次优化是因为我的业绩不达标,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这个问题像一根针,轻轻地扎破了办公室里虚伪的和平气球,悬念的微风,从破口中悄然吹入。



01

2010年的夏天,一线城市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一股焦灼的热浪,如同这座城市里无数追梦人的心情。

我叫张帆,是“脉动科技”市场部的业绩骨干。

“帆哥,这个季度的‘星辉游戏’推广案,数据又爆了!你简直是咱们部门的定海神神针!”刚入职的实习生小雅抱着一沓报表,满眼都是崇拜。

我笑了笑,接过报表:“运气好而已,主要还是产品本身有吸引力。”

不远处,我的同事小李听见这话,嘴角不屑地撇了一下,低声对旁边的人说:“运气?每次都是他运气好?我看是把咱们所有人的辅助工作都当成他自己的功劳了吧。”

这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飘进我的耳朵里。

我没回头,只是继续在报表上圈出几个关键数据。

小李,李伟,和我同期进公司,能力平平,却极擅长揣摩上意和邀功请赏。

部门主管的位置空悬了快半年,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位置不是我的,就是他的。

他自然把我视作最大的眼中钉。

下午三点,部门例会。

总监王经理,一个四十出头、发际线岌岌可危的中年男人,用力敲了敲桌子。

“上个季度的业绩,张帆的团队贡献了百分之四十,值得表扬!”他象征性地鼓了鼓掌,接着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下个季度的KPI,我要看到百分之二十的增长!谁能拿出颠覆性的方案,主管的位置就是谁的!”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王经理的目光扫过我和李伟。

我习惯性地低头思索,而李伟则立刻挺直了腰板,像一棵急于向阳的白杨树。

“王总放心!”李伟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我最近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社区裂变推广模式,保证能完成您定下的目标!”

王经理满意地点点头,看向我:“张帆,你呢?有什么想法?”

我抬起头,平静地说:“我还在构思,需要更具体的市场调研数据支持。不过我手头‘星辉游戏’的二期推广方案已经基本成型,预估能带来百分之十的稳定增长。”

王经理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稳定是不错,但我们公司需要的是突破!张帆,你能力很强,但有时候要更有冲劲一些。”他敲打了我一句,便宣布散会。

李伟经过我身边时,带着胜利者的姿态,低声说:“张帆,时代变了,光会埋头干活可不行。”

我没理他,默默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我不是没有冲劲,只是我的每一个方案都建立在严谨的数据之上,我不喜欢画饼。

可惜,王经理喜欢吃饼。

下班的地铁拥挤如罐头,我抓着吊环,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霓虹灯火。

这座城市很大,机会很多,但压力也像无形的空气,包裹着每一个人。

我每个月要还四千块的房租,要给家里寄去两千,剩下的钱除了日常开销,几乎所剩无几。

那个主管的位置,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职业上的晋升,更是能让我在这座城市里稍微喘口气的生活保障。

回到租住的单间,泡了一碗面,我打开电脑,准备继续完善方案。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老家的父亲打来的。

“喂,爸。”

“帆仔,告诉你个大好事!”父亲的声音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咱们老家市中心那条步行街,记得吧?就是你爷爷当年留下来的那几间老房子,政府统一规划改造,现在新商场盖好了,开始分房子了!”

我心里一动:“分得怎么样?”

“你爷爷走得早,你爸我没本事,你叔叔他们又……总之,你爷爷当年立过字据,你是长孙,这家里最大的资产必须留给你。现在,产权证办下来了,新商场一楼临街的三间黄金旺铺,都落在你名下了!”

三间黄金旺铺!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

老家虽然只是个三线城市,但那条步行街是绝对的市中心,是整个城市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

新落成的商场,一铺难求。

“爸,这……这得值多少钱啊?”我的声音有些发颤。



“值多少钱先别管!你爷爷留下的话,你得听!这事你先别声张,周末赶紧回来一趟,把手续办了,你爷爷还有话要亲自跟你说。”

挂了电话,我手里的泡面瞬间不香了。

02

周末,我坐上了回老家的高铁。

城市间的风景在窗外呼啸而过,我的心情也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从周五的震惊和狂喜,逐渐沉淀为一种奇异的平静。

回到家,一大家子人都在,叔叔婶婶们的表情有些复杂,但当着我爷爷的面,谁也没多说什么。

父亲拉着我,把一沓崭新的产权证塞到我手里,红色的封皮烫得我手心发热。

每一本打开,上面都清清楚楚地写着我的名字:张帆。

晚上,家人散去,爷爷把我单独叫进了他的书房。

书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老木家具的味道。

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但精神矍铄,眼神尤其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

他给我沏了一杯茶,茶香袅袅。

“帆仔,产权证都看到了?”

我点点头,恭敬地坐在他对面:“看到了,爷爷。这太贵重了。”

“贵重?”爷爷笑了笑,皱纹在眼角舒展开,“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它不是贵重,它只是个工具。用好了,能让你活得挺直腰杆;用不好,就是一块能把你砸死的石头。”

我静静地听着。

“我让你回来,不是为了让你看这几本证,是想跟你说几句话。”爷爷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因为一点意外之财,被朋友和同事排挤,差点连饭碗都丢了。人心这个东西,最怕比较。你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别人会嫉妒;你比别人过得好太多,别人就会恨你,想方设法把你拉下来,让你跟他一样。”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所以,我今天教你一句话——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牌,直到你需要把它拍在桌上的时候。”

我心头一震。

“爷爷,我明白了。”我郑重地点头。

“明白就好。”爷爷欣慰地笑了,“你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以前,你是在为生存而战,不得不争,不得不抢。现在,你有了底气,就可以换个活法了。”

“换个活法?”

“对。”爷爷伸出一根手指,“从现在起,你要学会‘看戏’。看那些在你面前上蹿下跳的人,看他们为了蝇头小利耍什么心眼,看他们怎么一步步走进自己挖的坑里。你要做的,就是冷眼旁观,把他们的招数都看清楚。等到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最得意忘形的时候,你再出手。”



周一,当我再次踏入“脉动科技”的办公室时,整个世界在我眼中,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03

早会上,李伟又抛出了一个听起来很宏大但缺乏细节的“百城联动”计划,王经理听得两眼放光。

轮到我发言时,我只是简单汇报了常规工作的进展,然后补充道:“李伟这个想法很有魄力,我觉得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可行性。”

王经理赞许地看了我一眼,似乎对我的“顾全大局”很满意。

李伟则投来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

下午,一个同事负责的渠道出了问题,急得满头大汗,向我求助。

搁在以前,这涉及到责任划分,我最多提点两句。

但这次,我直接坐到他旁边,花了半个小时帮他把数据模型重新梳理了一遍,找到了症结所在。

“帆哥,太谢谢你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同事感激涕零。

“没事,举手之劳。”我笑了笑。

这一切,在别人看来,是我“与世无争”。

在李伟看来,是我因为晋升无望而“自暴自弃”。

他开始变本加厉,开会时抢我的话,汇报工作时模糊我的贡献,甚至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棘手又没油水的活儿推给我。

我都照单全收,脸上永远挂着温和的微笑。

王经理找我谈过一次话,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我,年轻人不要太早“佛系”,要保持狼性。

我只是点头称是,说自己最近在反思,觉得以前太急功近利,现在想沉淀一下。

这番说辞,让王经理彻底放了心。

他开始把更多核心资源向李伟倾斜,而我,则像是被逐渐边缘化的前朝元老。

部门里的人也看出了风向,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我,围着李伟转。

只有实习生小雅还像以前一样,每天“帆哥、帆哥”地叫着,给我带早餐,向我请教问题。

“帆哥,他们太过分了!那个方案明明是你做的框架,李伟就改了几个字,就成了他的功劳!”一天,小雅气鼓鼓地为我抱不平。

我正在电脑前看着老家商圈的规划图,闻言笑了笑,关掉网页,对她说:“职场就是这样,别生气。你把这个客户的背景资料再整理一份给我,要详细的。”

小雅虽然不解,但还是听话地去做了。

没有人知道,我每天下班后,不再是为了公司的KPI而熬夜。

我租住的那个小单间,成了我的作战室。

我利用自己专业的市场分析能力,把老家那条步行街的消费人群、客流走向、商业业态分析得一清二楚。



接着,我联系上了一个正在创业的大学同学,他叫周毅,做了一个名为“乐享生活”的本地生活服务APP,但一直苦于没有好的线下场景进行推广和模式验证。

视频通话里,周毅一脸愁容:“帆子,我这个APP,线上烧钱太厉害了,用户留存率上不去。我需要一个标杆性的线下商场合作,把线上优惠和线下体验结合起来,形成闭环。可是那些大商场,根本看不上我们这种小公司。”

我对着摄像头,神秘一笑:“如果,我能给你一个全新、高流量商圈的独家合作权,并且是整整一层楼的运营权,你要不要?”

周毅的眼睛瞬间亮了:“你说真的?哪家商场这么有魄力?”

“现在还不能说。”我敲了敲桌子,“你只需要把你的商业计划书、技术方案、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都做到最完美。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04

一个周三的下午,阳光正好。

我抱着一堆文件从会议室出来,李伟正和几个人在茶水间门口聊天,声音很大,像是在炫耀他刚刚搞定的一个客户。

我从他们身边走过,脚下“不小心”一绊,怀里的文件“哗啦”一声散了一地。

“哎哟,张帆,你走路不长眼睛啊!”李伟幸灾乐祸地笑起来。

“抱歉抱歉。”我一边道歉,一边蹲下去捡。

一堆打印出来的报告、报表中间,夹着一份我特意准备的文件——那是我伪造的一份“商铺租赁意向书”,上面用加粗的字体写着“月租金:肆万捌仟元整/间”,落款是我找人随便刻的一个“宏图地产”的萝卜章。

我故意让它掉在最显眼的位置。

我手忙脚乱地把其他文件都收拢起来,唯独“遗漏”了那一份。

“帆哥,你掉了东西。”实习生小雅眼尖,提醒我。

我回头看了一眼,故作懊恼地一拍脑袋:“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小雅,麻烦你帮我捡一下,我这手腾不开了。”

小雅刚要弯腰,李伟却抢先一步,用脚尖把那份文件勾了过来,然后慢悠悠地捡起。

他瞥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眼神瞬间就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嫉妒和狂喜的复杂神色。

“张帆,行啊你,真人不露相啊。”他扬了扬手里的纸,“月租四万八一间,你这是……有三间?”他故意把声音说得很大,周围的同事都听到了。

我脸上露出“慌乱”的表情,一把抢了过来,塞进文件堆里,含糊其辞地说:“没什么,就是老家一点小生意,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我抱着文件匆匆离去,身后传来李伟和同事们压低了声音却兴奋不已的议论。

“我靠!一个月四万八,三间就是十四万四啊!”

“天哪,他一年光收租就快两百万了!还上什么班啊?”

“怪不得他现在这么佛系,原来是后路都找好了!”

“李哥,这下主管的位置稳了,他根本没心思跟你争了。”

不到十分钟,我就看到李伟鬼鬼祟祟地溜进了王经理的办公室。

我回到自己的座位,戴上耳机,音乐声隔绝了外界的嘈杂。

接下来的一周,风平浪静。

但办公室的气氛却越来越诡异。

王经理看我的眼神里多了一丝疏离和轻视,而李伟则几乎不再掩饰他的得意,开会时公然打断我的发言,安排工作时也像使唤下属一样对我颐指气使。



半个月后的一天,人事部的经理和王经理一前一后地走进我们办公室,整个部门的空气瞬间凝固。

“张帆,你来一下会议室。”王经理面无表情地说。

我看到李伟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难以抑制的弧度。

我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在所有同事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平静地走进了那间决定我“命运”的会议室。

05

会议室的门在我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声音。

王经理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旁边坐着人事经理,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人

而李伟,竟然也赫然在座,像个即将接受封赏的功臣,腰杆挺得笔直。

我没有丝毫的紧张,从容地拉开王经理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王经理清了清嗓子,摆出公事公办的嘴脸:“张帆,今天请你来,是想跟你沟通一件事。公司最近业务调整,需要进行人员结构优化……”

他说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什么“不是你的能力问题”,什么“基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

终于,他说到了重点:“……所以,经过公司慎重考虑,决定对你的岗位进行优化。”

“优化”,多么体面的一个词,翻译过来就是:你被解雇了。

人事经理适时地递上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我没有去看那份协议,目光越过王经理,落在了李伟身上。

他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悦和一丝报复的快感。

“王经理,”我开口了,声音不大,但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里,“我能问问,为什么是我吗?如果我没记错,我上个季度的KPI,在部门里是第一,这个季度到目前为止,也是前三。”

王经理似乎没料到我会如此冷静地质问,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沉了下来,带着一丝被冒犯的不悦。

“业绩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工作态度和对公司的忠诚度!”他加重了语气,“张帆,我们觉得,你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了。与其在我们这耗着,不如早点回去享受你的生活。”

他顿了顿,继续道:

“听说你家底殷实,光那三间铺子一个月的租金,就比我这总监的工资都高了吧?公司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啊。”

话音刚落,李伟立刻在旁边像捧哏一样附和道:“就是啊,王总。帆哥现在是老板了,志不在此,我们也能理解。强留下来,反而是耽误了帆哥发大财,对吧,张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看着他们的模样,我笑了。

“你……你笑什么?”王经理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这很好笑吗?”

我止住了笑:“王经理,李伟,”我一字一顿地说,“我笑你们,实在是太天真了。”

06

我的话让会议室的空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王经理和李伟脸上的错愕,凝固成了难堪的猪肝色。



“张帆,你什么意思?!”王经理猛地一拍桌子,恼羞成怒,“你以为这是在菜市场跟你讨价还价吗?这是公司的决定!”

“公司的决定?”我嘴角的弧度更大了,“王经理,你确定这是公司的决定,而不是你和李伟,两个人的决定?”

我不等他回答,从我随身带来的公文包里,慢条斯理地拿出了一沓文件。

不是一份,而是一整个文件夹。

我把文件夹推到桌子中央,推到王经理的面前。

“王经理,你消息太落后了。”我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以为我只是有三间铺子,靠收那点租金过日子?”

我轻轻打开文件夹,露出了第一份文件。

那是一份烫金封皮的授权委托书。

“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这,是我老家那个新商圈‘星河湾广场’整个二楼,面积三千平米的独家商业运营授权书。也就是说,那三间铺子,只是我用来钓鱼的鱼饵而已。”

王经理的瞳孔猛地一缩,他难以置信地拿起那份文件,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李伟更是伸长了脖子,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我没有停,继续从文件夹里拿出第二份文件,放在授权书旁边。

那是一份装订精美的合作协议。

“还有这个,‘乐享生活’APP,你们可能没听过,因为它还没正式上线。但它将是未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颠覆者。这是我,代表‘星河湾广场’,和‘乐享生活’APP签署的独家战略合作协议。”

我抬起眼,目光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剖析着王经理的内心,“我本来,是打算把它作为我们市场部下半年的核心KPI项目,来向公司献礼的。这是我做的项目提案,你可以看看。”

我将第三份文件,一份厚达五十页的PPT打印稿,推了过去。

上面清晰地写着《“脉动科技”&“乐享生活”&“星河湾广场”三方联动,打造O2O商业新生态》的标题。

“根据我的测算,这个项目一旦启动,‘脉动科技’作为线上推广和技术支持方,第一年,仅仅是第一年,就能从这个项目中获得不低于三百万的纯利润。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将借此机会,深度切入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大蓝海市场。”

我每说一句,王经理的脸色就白一分。

他翻看着那份详尽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执行步骤的提案,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是个功利的人,他比谁都清楚,三百万的纯利润,以及“O2O商业新生态”这个概念,对总公司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足以让他坐稳大区总监的位置,甚至可能让他直接进入总公司的核心管理层。

而现在,这个天大的功劳,被他亲手推开了。

我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目光转向已经呆若木鸡的李伟。

“哦,对了,李伟,”我的语气充满了“善意”的提醒,“这份项目计划书的初稿,半个月前我就用邮件发给你了,想让你这位‘社区裂变’专家帮我提提意见,完善一下。可惜啊,你似乎只顾着研究我的租金有多少,压根没看懂这邮件背后,到底是什么。”



李伟的脑子里仿佛有颗炸弹炸开了。

他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封邮件,标题很长,他当时以为是我又在搞什么常规方案,看都没看就扔进了垃圾箱。

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利用我“家里有钱”这件事来攻击我。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封被他视作垃圾的邮件里,藏着的是一个价值千万的宝藏!

“我……”李伟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脸上写满了悔恨和恐惧。

我没有再看他,而是将目光重新锁定在王经理身上,笑容变得冰冷而锐利。

“王经理,恭喜你。为了提拔一个只会耍嘴皮子、连商业计划书都看不懂的蠢货,你成功地让部门,让整个分公司,错失了一个至少价值三百万的机会。”

我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

“现在,你还觉得,要优化我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