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老年艾滋病增多?两位老人分享真实经历

0
分享至



“年纪大了,还需要注意这事?”几年前,王大妈还是社区舞蹈队的领舞,每天清晨带着姐妹们跳广场舞,活力十足。谁知有一天老伴早逝,她偶然结识了一位年纪相仿的男士,情感骤生。

几个月后,例行体检,王大妈被医生“请进了小屋”,才得知自己感染了HIV。“怎么可能呢,我都快65岁了!”王大妈一脸茫然,内心充满困惑与恐惧。

类似的故事正在中老年人中悄然发生,你以为艾滋病“只找年轻人”?事实恰恰相反。



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高达19.2%,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老人卷入艾滋漩涡,他们的故事鲜有人愿意细听。

两位60+老人匿名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为啥明明退休安度晚年,还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疾病?”下文带你揭开中老年人感染HIV的隐秘真相,以及如何科学防护,让健康安全地陪伴每一位长者到老。

在很多人眼里,“艾滋病”一直和高危性行为、吸毒等字眼绑定,仿佛与中老年人无缘。

实际上,公开数据早已打破“年龄壁垒”,中国疾控中心近年报告,60岁及以上的HIV新发病例逐年上升,2023年较2015年增长幅度超过65%。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中老年人晚年再婚或丧偶后建立新关系,往往对性安全缺乏警惕,使用安全套比例极低。王大爷直言:“那时候只觉得能有个伴,不会再想得太多,哪还顾得上这些。”

部分老年人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2022年上海城区一项调查显示,仅有不到28%的老年受访者能正确说出HIV传播途径。社区宣教多侧重青壮年,忽略了老年人群。

部分老年人因私密、羞涩而不愿主动咨询或体检,更多感染者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就诊,错过早期治疗时机。张阿姨回忆道:“我以为就是体虚,谁能想得到是这个病呢?”

随着老龄化和社会观念转变,老年群体的社交圈更广,婚恋活动明显增加,客观上提供了更多传播机会。医学专家提醒:一旦感染HIV,老年人基础免疫功能下降,病程发展更快,合并症风险也显著增加。

王大妈坦言,感染初期其实没有特别的症状,她甚至一度以为只是“上火”或“小感冒”。这种“无声无息”恰恰最危险:

HIV潜伏期可长达8-10年,但更年长者进展为艾滋病更快——中国老年新发病例平均由感染到发病的时间缩短至4.2年。



很多老年感染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研究显示患慢性病的艾滋病老人,感染2年内并发症发生率达43%以上。

长期带病状态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北京协和医院回顾性统计,60岁以上感染者中,约79%报告持续性乏力、食欲减退、反复发热等症状。常被误以为是正常衰老,导致漏诊。

某些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本就低下,感染HIV后的病死率是青壮年的2.3倍。不及时治疗还会加重抑郁、焦虑,影响家庭关系与社会融合。张阿姨坦言:“最难熬的,是心理上的压力——怕被亲人指责,甚至不敢和闺蜜聊天。”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人甚至在感染后,继续无知无防护地与他人密切接触,造成病毒传播的“隐秘链条”,影响更大范围。

面对中老年人艾滋病风险上涨,专家建议务实而理性的防控路径:

增强性安全意识,不因年纪大就放松警惕。即便再婚或有新伴侣,依然要坚持使用安全套。



老人婚恋家庭需坦诚沟通,主动参与社区或医院健康讲座。养成“有疑必问”“有症就查”的习惯,消除羞耻心理。

积极参加体检,将HIV等性传播疾病筛查纳入常规。北京协和医院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血液筛查,有异常及时处理。

老年人要警惕陌生伴侣、高风险行为。无论通过旅行、婚介等渠道,均尽量避免过度轻信,保护好自身健康底线。

社区、子女亦应给予老人更多理解和尊重,用温和科学的方式引导防护知识普及。

社会决不能将老年艾滋患者“污名化”,而是帮助其正视和管理自身健康,坦然面对新生活。



回头来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染HIV并非偶然。从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到社会宣教的缺失,都存在提升空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中国青年报
2025-11-19 16:07:30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冷紫葉
2025-11-18 22:35:54
刚恢复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中方埋伏笔,下步反制将出炉

刚恢复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中方埋伏笔,下步反制将出炉

影孖看世界
2025-11-19 17:35:26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先锋新闻
2025-11-19 16:47:56
2025年最大的冷笑话:雷军完全不懂造车技术

2025年最大的冷笑话:雷军完全不懂造车技术

吃瓜局
2025-11-20 09:11:40
雷军:小米汽车到了一个新的规模化阶段

雷军:小米汽车到了一个新的规模化阶段

界面新闻
2025-11-20 11:45:08
中方第18波报复来了,联大接到通知,日本没资格入常,高市恐完蛋

中方第18波报复来了,联大接到通知,日本没资格入常,高市恐完蛋

时时有聊
2025-11-20 10:55:58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称被抹黑事小,郑丽文:只要促进两岸和平的事我都愿做

海峡导报社
2025-11-20 11:55:04
42岁胡彦斌恋情曝光,马尔代夫激吻视频流出,女子身份被扒!

42岁胡彦斌恋情曝光,马尔代夫激吻视频流出,女子身份被扒!

花心电影
2025-11-20 08:52:06
新华社:战败后,日方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新华社:战败后,日方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极目新闻
2025-11-19 23:02:08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7:15:05
中国公民赴俄将免签,飞莫斯科、圣彼得堡搜索量激增3倍以上

中国公民赴俄将免签,飞莫斯科、圣彼得堡搜索量激增3倍以上

纵相新闻
2025-11-19 15:05:03
罗永浩评俞敏洪: 铁公鸡只是小气、猥琐、虚伪,但人不是很坏!

罗永浩评俞敏洪: 铁公鸡只是小气、猥琐、虚伪,但人不是很坏!

玖宇维
2025-11-19 21:31:00
高建民同志逝世,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

高建民同志逝世,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

新京报
2025-11-19 19:41:30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郑说
2025-11-19 11:08:49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林中木白
2025-11-19 13:31:28
申京28+11+7火箭击退骑士收获5连胜,杜兰特20+3米切尔21分

申京28+11+7火箭击退骑士收获5连胜,杜兰特20+3米切尔21分

湖人崛起
2025-11-20 10:42:41
解放军警告日本

解放军警告日本

极目新闻
2025-11-19 22:40:07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差评XPIN
2025-11-20 00:09:23
2025-11-20 13:16:49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1351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用识图能力 帮助警方锁定外逃柬埔寨嫌疑人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用识图能力 帮助警方锁定外逃柬埔寨嫌疑人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家居
游戏
手机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旅游要闻

晚风 霓虹灯 这才是海岛正确的打开方式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冬日幸存者》Steam正式推出 开放世界生存冒险

手机要闻

苹果又一突破:iPhone Air USB-C接口采用3D打印技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