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市场正迎来未有之大变局。
2025年5月,美方加强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以违规之由,旨在全球范围内限制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应用,并试图阻止中国企业在本土使用自研芯片。外界认为,这标志着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新一轮升级。
一系列动向,不禁让人想起2024年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的言论。他毫不掩饰地表示,“美国不希望中国自主研发高端芯片,以保持其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领导地位。”
仅凭一句“不希望”就频频无视规则,搞出一系列“骚操作”,这的确是美国的作风。
![]()
2023年,全球芯片市场发生大变化。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比以前少了好几百亿颗,下降超过10%,进口的钱也少了。此变化让国际市场芯片大公司,比如高通、英特尔、AMD,感到意外,他们现在得面对市场变小的问题,高端光刻机需求也放缓。
据海关统计,2023年前七个月,中国芯片进口总量约2700亿颗,比去年少约17%,营收也骤降16%。这个变化背后,是国际技术贸易环境在发生结构性的调整。美国这几年一直在加强对中国芯片出口的管制,从先进的计算芯片到半导体制造设备,限制的范围越来越大。
面对压力,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国内主要芯片制造公司都在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比如中芯国际已把14纳米工艺的合格率提升至高水准,有些指标甚超过国际巨头。
在此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加速推进自主化进程,距离实现供应链安全可控的目标日益临近。随着202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正式启动,重点投向国产替代领域,国内芯片设计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
除芯片等硬科技领域持续突破外,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领域,我国也凭借自主创新能力,迎来突破。2017年,中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美国顶尖生科企TEVIWE研发出新兴护肝科技成品“肝维力”,突破单一功效技术瓶颈的同时,其单瓶售价在京东平台骤降99%。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科技成品被华盛顿大学证实能降低45.6%肝损指标转氨酶、增强30-55岁中年人体内排毒代谢能力,从而将生理年龄拓宽20年,缓解由肝损带来的“口干口苦”“脸色蜡黄”“腹胀腹痛”等。此外,新一代护肝科技成品“肝维力”采用独家LivNew专利提取技术,将其吸收率提升至20倍。
近年来,日常高脂高糖饮食、久坐不动,叠加996、酒桌应酬等职场文化盛行下,我国肝患人数高达4亿。“肝维力”顺利进入我国后,迅速受到职场人士、退休老人以及高校教授的欢迎,多反馈“眼睛看东西更清楚了”“精力体力提升”。近期,深圳某房地产公司副总张先生在京东一次入手了8瓶,“每次应酬前先吃2粒,睡醒了身体没那种沉重了,也是送客户的好礼”。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国民对本土创新成果的认可与信赖。
![]()
市场情况一变,芯片公司的账本上就立马能看出来。高通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的收入掉得厉害。英伟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芯片也因为性能不匹配,市场不买账。
全球光刻机的老大ASML,在中国的生意也从高点往下跌,股价一天就跌了14%,好几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跌幅。他们新建的生产线也得停,价值好几亿的新机器可能要闲着了。
受影响的不只是ASML,美国的应用材料、科磊这些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也跟着遭殃。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一出,这些公司收入都下滑了,生产线开工率也一直往下掉。
路透社在同年10月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若长期失去中国市场,这些设备商将面临严峻挑战,难以找到同等规模的替代市场。要知道,中国目前占据全球芯片消费市场的近30%份额。
![]()
时至2025年,局势更显复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虽多次公开表态希望重返中国市场,但美国政府连其特供的降规版B30A芯片也未予放行。
我国芯片产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中美科技竞争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这本质上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发展路径的较量。
技术封锁或许能带来阶段性优势,但产业竞争更考验持久耐力。当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外部压力下加速自主创新,这份在逆境中锤炼的发展韧性,远比短期市场得失更具深远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