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猪价一直阴跌,虽然说跌幅不大,但想抬头那就费劲了。
因为往往阴跌说明是真跌,正经不像那种猛跌,猛跌之后必然会有反弹,但阴跌那就不好说了。
只能说供需压在这儿,不好动弹。
不过最近又有一个数据分布了,倒是令市场有点意外。
2025年10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为2907万吨,环比9月份减少了129万吨,下降了4.2%。
这有什么意外的呢?
要知道之前几个月都是环比增长的趋势。
比如7月份产量是2831万吨,环比6月增长了2.3%,8月产量2936万吨,环比增长3.7%,9月产量3036万吨,环比增长3.4%。
而到10月份,环比减少了,饲料产量下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说明猪少了。
![]()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四季度生猪的供应压力减轻了呢?猪价有望抬头了呢?
我觉得没有这么乐观。
因为产量下降也是对比之前来说的,并不能孤立来看。而且虽然环比产量下降了,但是同比仍然高出了3.6%。
不过,有一件事似乎可以确认,那就是生猪去化正在全面提速。
9月底能繁母猪存栏4035万头,而5月底时是4042万头,也就是说,在六七八九这4个月里,产能去化了只有7万头,平均每个月还不到2万头,这明显是太慢了。
现在10月的数据还没出来,不过我认为10月份的去化可能会明显加速。
为什么呢?
饲料产量下滑,一般来说与3件事有关:
一是生猪存栏下降。
无论是大猪小猪,总体存栏减少了,对饲料的需求自然也就减少了。
二是能繁母猪下降。
母猪数量减少,未来可育肥的猪也就减少,也会导致饲料需求下降。
![]()
三是养殖户压栏意愿低。
大猪对饲料需求更多,但当行情不好时,养殖户压栏情绪减弱,为减少损失,往往会提前出栏,减少饲料消耗。
而考虑到生猪去产能这事,只能靠真金白银的割肉来完成。
而11月以后,猪价一直阴跌不止,先后两次跌破6元大关,养殖户持续亏损,以及部分猪企现金流吃紧,所以去化增速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产能去化提速,利好的是远期生猪市场,而非近期。当前的市场还是要回到当前的现实中。
那么当前的现实是什么呢?
当前的生猪供应是固定的,或者说当前的猪半年多前就生出来了,已经养在圈里了,所以出栏只是早或者晚的问题,总体压力并没有变。
供应不变的情况下,猪价想抬头那就只能靠2件事:
一是极度压栏改变供应节奏。
这也包括二次育肥,因为二次育肥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压栏,都是人为地改变供应节奏。
只有当供应节奏阶段性缩量,导致供应明显下降,才会刺激下游提价收猪,进而猪价上涨,就像10月份的那波上涨一样。
二是消费大增。
就是市场消费强劲,供不应求。
但这两个条件哪一个都不太容易。
10月份猪价跌破新低以后,二育积极抄底,然后猪价快速反弹,倒是带动了一波看涨情绪。
但是到11月,随着猪价持续阴跌,这点情绪也就磨没了。
![]()
虽然说今年春节比较晚,现在距离春节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也还有二育的操作空间,但是市场情绪低迷,即便有入场的量也不会大,而且压栏的时间及幅度大概率也不会高,因为谁也不敢赌。
而消费就更是说了八百回了,即便是气温下降,肉类消费增加,即便是有腌腊、灌肠、以及春节备货等等利好,但总体消费能力的大框架已经固定,所以只能说增量肯定会有,但幅度也必然有限。
而且圈里的猪就那么多,很多都是要在春节前卖出去的。
现在其实已经开启春节卖猪倒计时了,而越往后卖猪的时间就越短,如果前期出栏减少,那就意味着后期的风险要增加了。
所以后续生猪市场压力依然很大,还是那句话,能保住6元就不错。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