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20师独立旅谁当旅长?毛主席:给八路送过重礼的高四爷在哪

0
分享至

120旅成立那年,冀中战线局势紧张得像拧到头的弦,谁都知道再这么耗下去,小鬼子非得卷土重来不可。

贺龙带着人马打过封锁线,硬是从山西岚县一路杀到冀中,合兵一处,跟吕正操汇了个合。

八路军这边,兵强马壮起来了,但眼下新组建的独立第一旅,还差个“主心骨”。

军中有个说法,打仗靠的是带头人。

那时候,谁最合适当旅长?大家心里都有数:王尚荣。

他是红军里走出来的,跟着贺龙南征北战,从大青山到长征路,没少打仗,资历够硬,脾气也硬,枪杆子里混出来的老资格。



可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事铁定了的时候,毛主席一句话打破了所有预设:“那个给八路送过重礼的高四爷,现在人在哪?

这话一出口,气氛就变了。

高四爷?他不是红军,也不是军人,怎么突然就蹦出来了?

高士一,河北任丘人,当地人都喊他高四爷。

他家底厚,地多厂多,码头还管着一片,可他不是那种只认钱的主儿。

谁家闹灾闹病,他都搭把手。



医术也有点底子,乡里乡亲都愿意找他看病。

平常人家要是缺钱缺粮,只要说得过去,他就帮。

说白了,他在老百姓心里,是个能托底的人。

可这跟当旅长有啥关系?说到底,还是抗战初期那一笔账没忘。

那年孟庆山到河北拉队伍,没粮没钱,就去找高士一。

高四爷没说二话,转手就掏出几千个大洋,还送了一堆粮食。



那笔钱粮,救活的不止是一支队伍,救的是八路军在冀中的立足点。

这事毛主席记住了。

后来高士一自己也拉了支队伍,下到村里一喊人,来了几千号。

这么大的动静,不光八路军看着,阎锡山也盯着,日本人更不放心。

阎锡山派人来挖人,说给官给钱,高士一没理。

日本人更直接,派特务来让他干伪军。



高士一翻脸不认人,连谈都不谈。

结果,小鬼子下毒手。

他们趁高士一在外打仗,偷袭了他家,把家里人都抓了,还威胁他投降。

高士一硬是没松口。

最后亲人全被杀,他也没退一步。

这仇结得死死的,从那以后他更拼命打日本人,部队从几百人干到几千人,后来正式编进八路军体系。



贺龙到了冀中,把高士一的部队和王尚荣的715团合编成独立第一旅。

旅长该谁当?从资历和能力讲,王尚荣都合适。

但毛主席还是坚持让高士一来当。

这个决定在军中不少人是有看法的,但毛主席话说得明白:一是高士一帮过八路军,心里有数;二是他在冀中有影响,有他出面,能团结一群人,这不是打仗能解决的事。

高士一当上旅长那天,毛主席还专门送了张带签名的照片。

这不是简单的礼节,是对一个人过往支持的肯定,也是对他今后责任的提醒。



王尚荣没因为这个争位置,他转而担任副职,继续带兵打仗。

高士一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打仗出身,他很少直接调兵遣将,但他能干别的。

他走村串户拉关系,做士绅工作,哪儿缺粮缺药,他就往哪儿跑。

靠他搭桥,八路军在冀中的根扎得更稳了。

1942年,毛主席又给了高士一一个新任务——接替359旅,保卫陕甘宁边区。

这是核心地带,不轻易交给人。

高士一去了,稳稳当当把边区守了下来。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他退出一线,转做后勤和财经工作,还是踏踏实实。

不再带兵了,但也没离开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国务院参事室的参事。

一直干到1968年去世,75岁。

这件事,从头到尾藏着几个关节。

一个是毛主席记人记事那股劲儿,不光看谁会打仗,更看谁站在哪边、什么时候站过来。

高士一早年那一笔钱粮,是在最难的时候给的,那时候没人知道八路能不能活下来,他信了,出了力,这份账记得牢。

还有一个是王尚荣,他没争,就干好自己那摊事儿,这种人,在部队里最踏实。

高士一坐上旅长位子那年,小鬼子还没走,冀中战火没停,部队天天在枪林弹雨中穿行。

他在队伍里不声不响地干,打完仗还要去说服地方士绅捐粮捐钱,那会儿他穿的不是将军制服,还是一身本地人的打扮,走哪儿别人都认得他。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之铭 incentive-icons
史之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96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