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895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秋冬一到,血压就开始“调皮”了。
![]()
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一进11月,血压就像坐过山车,忽高忽低。有的老人刚吃完降压药,没多久却头晕眼花、手脚冰凉,甚至直接晕倒在地。
这是药没吃对?还是身体出了问题?
钟南山院士早在多个场合提醒:冬季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特别警惕,吃药不只是“吃下去”那么简单,背后藏着5个容易忽视的健康隐患,稍有差池,轻则效果打折,重则危及生命!
![]()
一、天气变冷,血压容易“飙”
冷空气一来,血压就跟着“上头”了。
研究显示:每下降1°C,收缩压可能上升1.3 mmHg(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1)。这是因为寒冷刺激会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受阻,血压自然升高。
![]()
一些老年人早上出门锻炼,没穿厚衣服,结果血压“噌”一下冲到180/100 mmHg,本来吃的药压得刚刚好,结果一冷全乱套了。
提醒:冬季尤其早晚温差大,请务必注意保暖,别让身体受寒“触发”血压飙升。
![]()
二、吃药时间不对,效果打折
不少人图省事,把降压药和早餐、“一堆药”一起吞下去,殊不知药效可能早就被打乱了。
以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为例,它的最佳服药时间通常是早上醒来后30分钟内、空腹服用,这样更贴合人体血压波动节律。
如果你每天早上7点吃药,结果冬天赖床拖到9点才吃,血压高峰早就过去,药也来不及起效,长期下去,控制效果就越来越差。
提醒:建议固定时间服药,最好设个闹钟提醒,别让“赖床”影响药效。
![]()
三、一吃完药就运动,小心晕倒
“吃完药就去晨练”,听起来很健康,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却是危险操作。
降压药刚下肚,血压在往下压,这时候再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压骤降。轻则头晕乏力,重则跌倒骨折,甚至引发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等严重后果。
![]()
2022年一项老年人运动安全监测数据显示: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因运动诱发低血压晕厥的比例高达8.6%。
提醒:吃药后至少休息30分钟再锻炼,动作要缓,别突然加大强度。冬天更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
四、药物搭配不当,可能越吃越危险
很多老年人不止吃一种药。除了降压药,还有降糖药、抗凝药、营养补剂……问题就在这里:药和药之间可能“打架”。
比如,利尿类降压药(如氢氯噻嗪)若和甘草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同时使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下降。
![]()
还有些人喜欢喝枸杞水、吃保健品,里面可能含有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成分,干扰药效甚至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提醒:吃药前一定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和保健品。不要擅自叠加或换药,尤其是网络推荐的“偏方”,风险太大。
![]()
五、血压下来了≠病好了,随意停药最危险
“这几天血压都正常了,我是不是可以不吃了?”
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
高血压是个终身管理型疾病,药物控制的只是血压数字,一旦停药,血压很快就会反弹,甚至“反弹得更猛”。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约65%的高血压患者曾因自行停药导致血压失控,其中15%进展为高血压急症或中风。
更可怕的是,有些降压药不能突然停,比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停得太快会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心率骤升,增加心梗风险。
提醒:降压药不能随便停、随便换。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哪怕血压正常,也要定期监测,别掉以轻心。
![]()
钟南山院士提醒:这几类人冬季要特别注意
1.65岁以上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大,风险高。
2.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对药物敏感,需精细管理。
3.有脑梗、心梗史者:血压不稳容易复发。
![]()
4.正在换季调整药物的人群:更要监测血压变化,别盲目加减药。
5.每日运动习惯者:需要调整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低血压风险。
正确吃降压药,请务必记住这5点:
1.固定时间服药,别漏别拖。
![]()
2.药后休息一会再锻炼,别匆忙动身。
3.别混用其他药物或保健品,尤其是未经医生确认的。
4.定期测血压,别凭感觉判断效果。
5.血压正常也别停药,控制是长期战斗。
![]()
最后提醒:血压不是“压下去”就完事了
它背后,是心脑肾的一整套系统在打仗。
降压药只是武器,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多少,全靠你对身体的“细节掌控力”。
吃药这件事,千万别“想当然”。
冬天,是高血压最容易出事的季节。你的一点小疏忽,可能就是一次不可逆的健康损失。
转发这篇文章给你身边正在吃药的家人朋友,
别等出事了,才想起“早知道”。
![]()
参考资料: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合理用药中国专家共识(2022)》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4] 中国药学会.《老年人用药安全指导手册》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