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都,“卓越”城市!“人气活力”连续两年冠军

0
分享至

11月18日,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上正式发布了《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根据评估结果,成都综合得分再次稳居全国前5%,入选“公园城市卓越城市”,并连续两年获评“人气活力”方向冠军城市,充分展现成都持续提升城市活力和市民幸福感的探索实践。


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现场。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三部委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立足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与“示范区”成都的实践经验,服务全国乃至全球,公园城市指数应运而生,并一路见证公园城市从理论提出到实践示范的重要跨越。

成都样本

三大领域优势明显的公园城市实践

公园城市作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谱写新篇章。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系统解读了《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的研究框架、优化更新、评估结果、城市表现等内容,正式公布全国公园城市卓越城市(前5%)名单、五大领域前5%城市名单


石楠系统解读《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并作主旨演讲。

据评估结果,全国卓越优秀城市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及长江经济带,众多中小城市实现提档升级。在这一格局中,成都表现突出,综合得分稳居全国前5%,与北上广深并肩列入“卓越城市”方阵。报告评价,成都在“品质生活、文化传扬、绿色发展”三大领域优势明显,“人气活力、依法治理、开放包容、文脉传承”四个方向名列前茅

走出公园城市论坛举办地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4000多亩碧水倒映着鳞次栉比的建筑,周边集聚了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2个天府实验室挂牌运行,6个“大科学”装置、2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在这里,公园城市的“生态底色”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成色”。


兴隆湖。马骥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再看文化传扬领域,今年上半年,成都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多项中国影史纪录,海外上映时多家影院一票难求;熊猫花花担任“成都文旅荣誉局长”后,全网话题量破亿,与“哪吒”共同构成成都文化出海的“双引擎”;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成都数字文创潮玩大街”吸引近50万人次到访,夜游锦江、鹤鸣茶社、东郊记忆市集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场景,持续释放天府文化魅力……

这座兼具深厚历史底蕴与大胆文化创意的宜居之城,正以多元魅力诠释公园城市的生活美学。

首次发榜

成都荣获“人气活力方向冠军”

与往年不同,2025年公园城市指数首次就城市表现发榜,设立三大荣誉榜单——档级提升城市、全面进步城市和方向冠军城市,旨在鼓励各类城市在不同赛道上发挥优势。据悉,在《公园城市指数》15个方向下,有六个城市蝉联首位且分数逐年增长,是为“方向冠军城市”。其中,成都为“人气活力”方向冠军,展示出超大城市的特色烟火气质。

据报告评价,成都登顶“人气活力”方向冠军城市背后,共有12项核心指标冲进全国前5%,其中“人口综合吸引力”“反馈渠道畅通度”全国第一,“物种丰富度水平”“开放链接度”跻身前三,“生活消费丰富度”位列第五,充分彰显成都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成都东郊记忆。资料图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据统计数据,在2024年,成都常住人口2147.4万,游客接待量达3.06亿人次,举办音乐演出5800余场,大型演唱会规模居全国前五……

一场场交响音乐会、话剧、脱口秀等演出吸引全国观众慕名而来;成都世运会、赛艇公开赛等赛事活动与景区、场馆、餐饮深度联动,带动“票根经济”蓬勃发展;锦江区IFS和太古里商圈客流旺盛;TikTok等平台上,“Chengdu”标签视频播放量数以亿计,大熊猫、川菜、蜀绣等文化符号成为全球认知成都的窗口……近年来,成都着眼塑造大美形态、改善环境质量、深化转型发展,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走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推动生态美、市容美、人文美互促共进。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达霄羽 摄

而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的天府新区,经济总量已突破500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民生福祉不断提高,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最具潜力也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新区之一。公园城市指数中心主任、成都设计咨询集团规划设计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波表示,公园城市指数源于天府新区的创新实践,在前期城市规划建设中引领作用显著,后续我们计划针对省域副中心、包括天府新区在内的国家级新区等形成更深度的分析报告。

指数进化

从“首提地”实践走向全球的中国方案

公园城市指数通过深入阐释公园城市理念,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评价维度与度量标尺,是面向全国、链接国际的新型学术成果和公共技术产品。


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分论坛现场。达霄羽 摄

时间回溯到2020年,在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1-5-15”《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全球首发;2023年,“1-5-15-45”《公园城市指数(指标体系)》正式确立公园城市发展成效的评估方法;2024年,《公园城市指数全国版》首次实现对全国337个地级以上行政区的全覆盖评估;而此次发布的《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则进一步保持了年度全国评估的连续性,推动了科学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的完善。

当前,《公园城市指数》获得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居署签订合作意向书;2024年,双方正式启动合作。同年,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与中方共同举办“赋能公园城市”主题边会,初步搭建起全球公园城市合作网络。截至目前,已吸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国际组织和巴西圣保罗等国际城市。


四川天府新区。马骥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方面的内涵。公园城市指数从总体框架到具体内容高度契合会议精神,并且充分体现了会议提出的建立科学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的要求,入选了“科创中国”技术服务品牌。

王波介绍,《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保持总体45个指标不变,通过增加数据渠道、优化数据选择,对公众活动参与度、文化产业活跃度、开放链接度、智慧支撑水平四个指标进行了迭代调整。同时,公园城市全国数据库进一步扩展,数据总量和覆盖率显著提升,并实现了六个年份的延伸覆盖。


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现场。

在近期召开的四川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发展高级形态的目标定位,是对四川城市发展的总期许、对四川城市工作的总引领,必须作为四川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统揽。”

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初心萌发,到全国337个城市的全面覆盖,再到全球合作网络的初步形成,公园城市指数用五年时间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成都作为重要实践样本,向世界展示着“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独特魅力,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记者:郑晓凤

摄影:达霄羽

编辑:张胤、刘江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天府发布 incentive-icons
天府发布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易号
18790文章数 50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