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7日周一,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由美国起草的涉加沙决议,正式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赋予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支持。
这一决议的通过距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引发的大规模冲突已过去两年,期间加沙地带沦为人间炼狱——据以方统计,初始袭击造成约1200人死亡;加沙卫生部数据则显示,以军后续军事行动导致超6.9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无数基础设施化为废墟。
决议核心内容围绕特朗普“20点计划”展开,最受关注的是授权组建临时国际稳定部队(ISF),美方透露已有多个国家表达参与意愿。
该部队将在新设立的和平委员会统一指挥下进驻加沙,核心任务包括监督非军事化进程、摧毁恐怖主义基础设施、保障以埃加边境安全,以及为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等机构开辟人道主义援助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决议明确要求“彻底解除包括哈马斯在内的非国家武装团体的武器”,并计划培训全新的巴勒斯坦警察部队,逐步取代哈马斯掌控的治安体系。
![]()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迈克·沃尔兹投了赞成票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迈克·沃尔兹在安理会强调,稳定部队将“以保护巴勒斯坦平民为前提,推动去军事化与重建进程”,并将10月10日生效的人质交换停火协议称为“脆弱但关键的和平起点”。
据悉,该停火已促成20名以色列人质与近20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交换,为决议通过奠定基础。
决议还规划了长期框架:由特朗普主持和平委员会作为过渡行政机构,监督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改革;设立世界银行支持的信托基金,整合国际捐款用于加沙重建,授权有效期至2027年底。
然而,决议引发的分歧极为尖锐。控制加沙的哈马斯在Telegram发布强硬声明,痛批决议“强加国际托管,割裂巴勒斯坦领土”,认为这是以色列借国际力量实现战争未达目标。
声明强调,解除武装是巴勒斯坦内部事务,稳定部队获权缴械等同于“沦为以色列同盟,丧失中立性”,并主张国际部队若部署应仅负责停火监督,且不得与以方协调。
不同阵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巴勒斯坦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欢迎,称决议确认了巴方自决权,已做好接管加沙的准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也表态支持,认为计划符合以方安全原则。
目前,国际社会最担忧的是决议执行阻力——哈马斯的抵制可能削弱非军事化效果,而加沙重建所需的巨额资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改革进度等,都让这份“和平蓝图”落地充满不确定性。
如何平衡安全诉求与民族权利,仍是考验各方智慧的核心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