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是新东方成立32周年的日子,然而创始人俞敏洪从南极发出的一封全员信却在社交媒体上被“公开处刑”。
![]()
在信中,俞敏洪多次描述并赞叹了南极冰川的景象,借“企鹅靠体温坚守”强调新东方坚守初心、彼此扶持的团队精神。而被员工吐槽称,无法与正在南极旅游的老板共情,还有员工透露司庆当天上完课还要连夜加班做续课方案,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觉得讽刺”。
有细心网友统计了俞敏洪在信中5次提及“南极”,17次使用“我”,被评价为食“自我感动式抒情”。
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员工们充满嘲讽的仿写:
![]()
“此刻,我正坐在北京某出租屋的甲醛世界中。四围是刷不均的墙壁、时冷时热的暖气和呼啸的风声……”
“您看的是冰山,我看的是续费率、转化率、加班时长。”
![]()
![]()
![]()
值得一提的是,当此事被热议之时,俞敏洪本人账号在18日上午连发布10条关于南极风景以及旅行相关的微博内容。视频中不仅有德雷克海峡、梦幻般的南极冰川、南极的日出日落,还记录了和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老师一起坐冲锋舟等。
为什么这封公开信翻车了?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上看,这封信的“翻车”,核心在于当事人所表达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实际感知和认同的“企业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和冲突。
作为创始人,俞敏洪的信延续了老一辈企业家熟悉的“创业维艰”、“同甘共苦”、“牺牲奉献”的叙事逻辑。这种逻辑在企业发展初期、生存压力巨大时是有效的,能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职场代际背景下,特别是对于已经上市、规模庞大的新东方员工而言,这种叙事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更看重的是价值回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成长与尊严。
当他们面临的是“双减”后的行业震荡、加班加点、不确定性增加时,单纯的“忆苦思甜”和“要求奉献”会被视为说教和道德绑架,无法共情。
俞敏洪作为著名企业家、创业者以及管理者,他的视角是宏观的、战略性的,他看到的可能是公司的转型大局、未来的光明前景和一切可能性。
而一线员工的体验是微观的、具体的:做不完的PPT、开不完的会、完不成的KPI、以及不断被压缩的个人时间。当老板在信中描述南极的壮丽与个人的感悟时,在员工听来,这更像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凡尔赛式表达(哪怕是精神上的),而非对他们当下困境的理解。这种巨大的体验鸿沟,使得任何美好的词句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新东方近年来的一系列变革转型过程中,原有的模式和契约可能已经彻底改变,此时,员工迫切需要的是公司对未来的清晰承诺和实际补偿(如更有竞争力的薪酬、更明确的晋升路径、对加班的具体回报)。
如果一封信件回避这些实质问题,转而大谈情怀和奉献,就会被解读为试图用低成本的情感号召来掩盖高代价的现实要求,这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契约的破裂。就像有些网友开玩笑说的:“还不如发个红包来的实在”。
![]()
来自俞敏洪微博视频截图
俞敏洪去南极,除了有个人对极地的向往,我们猜测,也许在他自己看来可能也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行动,颇有探索未知,“为团队探路”的意义。
但对于正在深夜里加班的员工看来,这个行动大概率会被解读为“财富自由的老板在进行豪华旅行,而我们这么晚了依旧在办公室里透支健康”。
所以这封信,就是在不合适的时间里,用错误的语言,进行了一场单向的、缺乏共情的沟通,也不难怪员工无法共情了。
如果让AI代写一封
在分析了以上问题之后,我们把诉求交给AI,看看如果它是身在南极的俞敏洪,如何隔空为自己的员工加油鼓劲。
主题:致坚守在灯火通明处的你们
各位奋斗中的新东方伙伴们:
大家好!
此刻,我正身处地球最南端的南极。窗外是万里冰封的极地风光,壮美,但也极致寒冷与孤寂。而我知道,在同一片天空下,你们正坚守在遍布全国的办公室里,那里的灯火,想必依然明亮。
我写这封信,不是因为这里的风景,而是因为远在万里之外,我心里反复想起的,是你们。
我清楚地知道,在我看到企鹅和冰川的时候,你们看到的是做不完的方案和无穷尽的代码;在我感受极地寒风的时候,你们可能在为一次关键的汇报顶着巨大的压力。公司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每一步都走得不易。我必须承认,并要求自己必须看见: 大家正在付出的,远不止是八小时的工作,还有本应与家人共度的夜晚、属于自己的周末,以及那份难以言说的疲惫与焦虑。
对于这一切,任何轻描淡写的“辛苦了”都显得苍白。所以,请允许我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们!谢谢每一位在此刻选择坚守、选择奋斗的伙伴。 你们的每一分付出,都是新东方这艘大船能够破冰前行的最根本动力。我深知,这份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
我为什么来这里?不是为了探险,更不是享受。站在这片人类文明的边缘之地,我最大的感触是:世界如此广阔,而我们的未来,也理应如此。我们正在穿越的,是业务上的“极夜”,寒冷且漫长。但请相信,我和管理层的所有同事,我们唯一且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大家找到并引领走向那个“极昼”的方向——一个能让所有人的才华和付出,获得应有回报的、更光明、更稳定的未来。
在此,我向大家做出三项明确的承诺:
全力保障大家的付出获得公平回报:管理层将立即重新审视并优化当前的激励与补偿机制,对于持续的、高强度的加班,我们必须给出超越行业的、实实在在的认可。
坚决反对无效内耗:我将推动成立一个专项小组,直接向我汇报,其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各部门简化流程、削减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工作,把大家的时间还给有价值的事情。
保持沟通渠道绝对畅通:我的邮箱永远为大家开放。同时,我们将在回国后立即组织一系列“高管面对面”会议,不设议题,只听大家最真实的声音、最尖锐的问题。
南极的冰山,看似静止,实则每一天都在移动,积蓄着冲向大海的力量。我们的公司也是如此。现在的每一次深夜加班、每一次攻坚克难,都是在为下一次的破浪前行积蓄能量。
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也请给你们自己一点信心。待到穿越这片冰海,我们迎来的,将不仅是事业的新生,更是我们每个人值得骄傲的丰收。
保重身体,期待归来时与各位并肩作战!
俞敏洪
于南极
(以上内容由deepseek生成)
各位觉得AI写的怎么样,怎么看待俞敏洪这封公开信的表达,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文/莫李
编辑/莘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