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批中国人任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的采访道出心声

0
分享至

最近,我们国家的外交部领事司专门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提醒,建议中国公民在最近这段时期,如果没有特别必要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前往日本。这是一个官方的安全提示,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为了配合国家的这个提醒,我们国内主要的航空公司也很快都发布了通知。具体来说,如果你的机票出行日期是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并且是飞往日本或者和日本相关的航线,只要符合航空公司规定的一些条件,你就可以免费办理退票或者更改日期,这样就不会造成经济损失。这本来是国家为了保护我们公民的利益和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我们都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会很复杂,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前台,我们能看到的是外交官们之间的对话、新闻媒体的报道、还有军队的演习训练。

而在这些的背后,真正能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全国人民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当国家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去日本旅游可能存在风险的提醒,当航空公司开放免费退票的通道,当外交部一次又一次地警告日本方面的一些错误言行时,

我们却依然能看到一些不太协调的画面:有的中国游客照样在机场打包去日本的行李,有的穿着日本和服在东京的浅草寺前高兴地拍照,还有的在富士山脚下录制旅行视频。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观光旅行了,这更像是在一场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阵线上,出现了不应该有的松懈。



当前,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正在明显变冷,速度很快。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坛上的一些人不断进行挑衅,而且程度越来越严重。

比如,日本的高市早苗就曾公开叫嚣,说“台湾海峡如果发生事情,就等于是日本有事”。
这种言论是极其错误的,它直接踩踏了我们中国最核心的利益红线,也就是台湾问题。但说来有点讽刺的是,就在日本的一些政客一边说着这些充满冷战思维的话的同时,他们心里可能又盼望着中国游客能大量地去日本旅游,给他们的经济“送温暖”。
从实际的经济数据来看,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去日本旅游的人数达到了749万,这么多游客给日本带去了接近7万亿日元的旅游收入。这笔钱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他们疫情之后经济恢复的一个重要支柱。没错,就是“支柱”那么重要。



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是有一部分中国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急切地赶往日本。如果你说他们不懂政治吗?好像也不是。

有些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里都带着自己的判断,比如“我觉得日本挺安全的”、“我这个人不关心政治,政治和我没关系”等等。他们把话说得轻飘飘的,好像两个国家之间严肃的对抗,只是邻居家无关紧要的小矛盾一样,不值得为此改变自己已经定好的旅行计划。如果你说他们没看到国家的预警提醒吗?这也不太可能。

几家大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主流的新闻网站、还有我们每天都会看的各种社交媒体上,相关的通知到处都是,想躲开都难。那么,剩下的原因就只能理解为:他们看到了这些提醒,但并没有把这些提醒当一回事。



这些人可能觉得自己非常理智、头脑清醒、只关心自己的生活,甚至会把“个人自由”这个词拿出来,当作自己行为的挡箭牌,把国家的安全提醒当成耳边风。

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只顾自己、不管其他的选择,放在国际政治这个大棋盘上,就等于是在主动给我们的对手提供可以用来攻击我们国家的舆论武器。就像日本的一些媒体已经很高兴地在报道里说的:“中国游客继续大批来日本,这说明中国老百姓对他们自己政府发布的警告并不认同。”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我们国家为了维护利益而做出的战略安排,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些游客的行为,不仅没有减慢日本经济恢复的速度,反而成了日本国内那些对华强硬的政客手里的一个证据,让他们觉得即使对中国强硬,也不会付出什么经济代价,因为中国游客照样会来。



更让人觉得不合情理的是,当这些游客在日本开心地挥舞着自拍杆,在富士山下打卡留念的时候,他们当中很少有人会想到——他们在日本花的每一分钱,通过税收等各种方式,都有可能最终变成日本军费的一部分。

根据公开的数据,日本已经提前实现了把国防费用提升到占整个国家GDP百分之二的目标,这意味着他们的军费开支大大增加了。

而旅游业的收入,正是日本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你以为自己只是花钱享受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但有可能,你花出去的这些日元,最后变成了日本军队在台湾海峡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的经费。



我们常常听说一句话,叫“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老百姓自己都分不清谁是朋友、谁是潜在的对手,都搞不清基本的界限在哪里,那么这个国家还怎么去和别人进行复杂的利益博弈呢?

很多坚持要去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给出的理由,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有的人说“机票很早就订好了,现在退改太麻烦”,有的人说“日本当地很安全、很热闹,老百姓之间又没仇恨”,还有的人甚至直接说“我不在乎怎么提醒”。这样的说法,真的让人很失望。



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韩国执意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时候的事情。当时韩国有个政客带着讥讽的口气说:“中国人对我们国家的抵制啊,估计连一个打折促销季都坚持不下去。”

这话听起来像句玩笑,但实际上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羞辱。我们现在说这些,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都打成“卖国贼”,问题的关键核心在于,当我们的国家主权明确遭到对方挑衅、我们的政府官方已经清楚发出风险提示的背景下,仍然坚持非要前往那个国家的行为,是不是已经失去了一个公民最起码的政治敏感度?

国家的提醒,并不是请你有空的时候参考一下,而是在提醒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持有的基本立场。



在这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如果还说“我只是去旅个游而已”、“政治是政治,我是我,两不相干”,这其实就是一种把自己撇干净、觉得事不关己的态度。这不能叫中立,这是一种软弱,是那种不敢承担责任、只顾自己的懦夫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一种表现。

还有更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是某些已经在日本或者经常去日本的华人表现出来的姿态。他们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发内容,靠讲述“在日本生活多么不容易”来博取流量和同情,一边又总是用“希望世界和平”这种听起来正确但回避问题实质的话来模糊焦点。

甚至有的人,直接把政府的旅行提醒理解成“影响了我在日本赚钱发财”。当民族大义和自己个人的打工赚钱计划产生冲突时,他们那种“精致利己”、只顾自己得失的算计,就暴露得非常彻底了。



上面说的所有这些情况,都被日本的媒体用摄像机一一记录下来,并且被他们有选择性地、放大后进行报道。是的,那些被采访的中国游客,有的说“中日民间应该是友好的”,有的说“我不害怕”,还有的说“两国之间应该多交流”。



你以为你是在表达对友好的愿望,但到了对方媒体的解读里,意思就变成了:“你们看,连中国自己的人都拦不住,他们政府的警告根本没人听。”你这不像是去旅游,反而像是在国际政治关系非常敏感的关头,主动送上去一张让国家受辱的名片。
更让人觉得荒唐的是,直到现在,我们有些人仍然深深地迷恋在“日本文明程度高、治安好、服务态度一流”这种过去的印象里。他们把日本,一个对中国的敌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整个社会不断向右转的国家,仍然当作是修养身心、度假享乐的理想圣地。



日本的美食、日本的自然风景、日本所谓的“匠人精神”,在这些人心里几乎成了被崇拜的对象。好像只要一踏上日本的土地,自己的身份就从中国人瞬间变成了“世界公民”,对国家应尽的那份责任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扔到一边了。这种崇拜日本的心理如此根深蒂固,其实才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社会问题。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早已经不是“能不能去日本旅游”这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我们还能不能分清基本的是非对错”这个原则性问题。中国和日本之间,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日本政坛上右翼的力量在不断壮大,最近这几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想插手中国的台湾问题,给我们制造麻烦。对于历史上日本军队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这些惨痛事实,日本国内也一直有声音想翻案,不承认。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却每年仍然是给日本送去最多旅游收入的国家。我们把大把的钞票消费在日本,而日本政府可能转头就用这些钱,去支持在联合国污蔑中国的行动,去支持在东海海域挑衅中国军舰的行为,去支持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的举动。如果这些活生生的事实,都不能让我们中的一些人产生一点点的国家意识,那么我们还凭什么整天把“爱国”挂在嘴边呢?

所谓的“理性消费”,不是用来为自己开脱责任的借口;“文化没有国界”这句话,也更不应该成为丢掉道德责任的护身符。当国家主权和民族立场这么严肃的事情,都被一些人模糊成旅游攻略里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脚注时,那么,民族的尊严其实早在他们通过机场登机口的那一刻,就已经丢失了。



眼下这股“争相去日本旅游的热潮”,从本质上讲,是我们社会里一部分人集体意识的一次崩塌。当一些人把政府的提醒当作耳旁风,把国家的尊严踩在自己脚下,把历史上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血债遗忘在兑换日元的柜台前时,我们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危险或许并不完全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内部——就藏在那些习惯于躲进“个人自由”这个外壳里,拒绝承担任何民族责任的人的心中。

所以,请不要再轻易地说“这是人家的个人自由”。自由从来都不是没有限制的,它必须建立在公共责任的基础之上。就像你不能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趁机抬高物价卖东西,不能在疫情防控时拒绝配合隔离一样。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遇到外来的挑战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用行动表达出最起码的态度。这个行动哪怕很小,比如只是退掉一张去日本的机票。



请你至少不要用自己实际的旅行行动,去给对方的经济增加热度。你可以热爱旅游,探索世界,但请你在出发前看清楚,当前的风向并不是温暖的东风,而是从西边吹来的寒流。

请你一定要记住,国家的尊严,需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14亿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来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线大跌!黄金跳水,比特币暴跌!超17万人爆仓!

全线大跌!黄金跳水,比特币暴跌!超17万人爆仓!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8 12:39:30
被判无期后,四川小伙当庭与法官对赌:用我买的枪打死我,就认罪

被判无期后,四川小伙当庭与法官对赌:用我买的枪打死我,就认罪

艺述史
2024-07-27 17:45:21
恒隆地产:上海恒隆广场三期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开业

恒隆地产:上海恒隆广场三期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开业

观点机构
2025-11-18 20:52:06
九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九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18:31:07
山姆会员店回应选品像普通超市

山姆会员店回应选品像普通超市

界面新闻
2025-11-18 00:05:03
惨案,福建女排0-3江苏女排无缘决赛,枪没拔出来就中弹了

惨案,福建女排0-3江苏女排无缘决赛,枪没拔出来就中弹了

真理是我亲戚
2025-11-18 18:02:34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7 20:12:15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混沌录
2025-10-26 16:11:11
上世纪50年代,到底杀了多少地主恶霸?公布的数据,让人不敢相信

上世纪50年代,到底杀了多少地主恶霸?公布的数据,让人不敢相信

文史道
2025-11-15 06:45:03
“与克林顿有性行为”满世界疯传,特朗普态度急转:档案公开,我俩是清白的

“与克林顿有性行为”满世界疯传,特朗普态度急转:档案公开,我俩是清白的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8 13:17:28
逾30万手大单封涨停!600319,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逾30万手大单封涨停!600319,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数据宝
2025-11-18 10:40:47
美军下任务,逼韩国对付解放军,话音刚落,李在明对中国表述变了

美军下任务,逼韩国对付解放军,话音刚落,李在明对中国表述变了

万国明信片
2025-11-18 13:18:56
日本,断崖式下跌!

日本,断崖式下跌!

鲁中晨报
2025-11-18 09:45:03
吉迪开季前11场达成200分100篮板100助攻创公牛队史

吉迪开季前11场达成200分100篮板100助攻创公牛队史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8 20:35:20
男篮全运又一大冷门!争冠大热惨遭东道主掀翻:广东逆袭杀进决赛

男篮全运又一大冷门!争冠大热惨遭东道主掀翻:广东逆袭杀进决赛

篮球快餐车
2025-11-18 08:12:52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G20峰会在即,中方拿日本“杀鸡儆猴”,就是要告诉全世界一道理

G20峰会在即,中方拿日本“杀鸡儆猴”,就是要告诉全世界一道理

混沌录
2025-11-18 20:14:09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瞻史
2025-11-16 21:34:00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兴趣知识
2025-11-17 15:39:26
中美一旦开战,中国将没有丝毫胜算?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美一旦开战,中国将没有丝毫胜算?为什么这么说呢?

乐天闲聊
2025-11-18 14:34:58
2025-11-18 21:16:49
爆侃君
爆侃君
自媒体运营、编辑
87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家居
数码
军事航空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数码要闻

ICY DOCK艾西达克推出4盘位PCIe 5.0 U.2/U.3固态硬盘抽取盒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