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年最野的运动火了,北上广打工人扎堆被虐

0
分享至


踏入11月,酷热退去,是南方赏秋的好日子。

福建武夷山上,青绿里夹杂一点红与黄,秋风掠过,竹林沙沙作响。本可以在山间漫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有些人却偏要在黄泥路上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圈外人说,这些人真是“没苦硬吃”;他们自己却说,这叫“没泥巴不越野”。


越野跑的快乐,是“成年人玩泥巴的快乐”?(图/Simon 摄)

10月到11月,正是国内越野跑赛的“旺季”,其中福建、广东、浙江和四川等地几乎每周末都有比赛。成百上千的跑者前赴后继地上山,报名通道一开,名额几乎秒空。

人们跑越野,究竟跑的是什么?越野跑跟之前流行的路跑、登山又有什么区别?

跑起来越虐,越叫人“上头”

Diana酷爱户外,10多年来乐于尝试不同的运动。登雪山、骑行、冲浪、攀岩、马拉松等流行运动,都在她的朋友圈里出现过。

有一阵子,Diana身边好友陆续去玩越野跑。他们总念叨这运动“很有趣”,还在群里吆喝“周末一起去玩”。入越野跑的“坑”,她说那是顺理成章。

第一次跟好友去广州周边跑山,她当场崩溃,跑到一半直接打车回家。“太累了,超乎想象的累。”她原想着那是朋友间的周末游乐,实际上那天跑了快30公里,竟只到计划路线的一半。

尽管这“人生首野”戛然而止,但Diana却没觉得越野跑不适合自己。作为一名南方姑娘,她对雪山总怀有无比的向往。她希望通过越野跑的练习,提升自己攀登高山时的体能表现,同时也能令自己更好地应对山地环境。


在雪山上奔走,往往挑战着人的体能极限。(图/Diana 摄)

经过近三年的跑山积累,Diana抓住了高海拔越野赛事官方摄影师的机会。她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爬上四姑娘山海拔5千米的补给点。

即使雪花落在相机上,也没能阻止她彻夜抓拍比赛瞬间。她最想拍到的是选手翻过海拔最高路段时露出的“狰狞”表情。那些血肉之驱直面严酷自然的内心戏,全写在上面了。



Diana通宵守在四姑娘山八角棚海补给点,给选手拍照。(图/Diana 摄)

山野的奔跑,会让人疲累,更会叫人“上头”。三年前,Simon独自报名了家乡南昌的一场越野跑赛。比赛中难受到抽筋,却让他直呼“太上头了”。在他看来,越野跑不仅能亲近自然,而且不会像路跑那样枯燥。没多久,他就开启了双重生活:工作日上班,周末上山。

在公司里,Simon是衣着整洁得体的企业财务人员,会议上从容应对领导的追问,Excel表格里的数据在他手下飞快跳动。而到了周六,他会换上越野跑鞋一头扎进山里,不是在拉练,就是在跑比赛。



Simon周末上山训练。(图/Simon 摄)

去年湖州莫干山的雨和泥,狠狠考验了Simon对越野跑的热爱。山道被冲成滑梯,一脚下去,泥水立刻漫上鞋面。那双上千的跑鞋,在泥浆里毫无尊严可言。比赛宣传视频里飞奔而下的场景并不存在,下坡时只能小心“屁降”,在烂泥里留下了一串串不太体面的印记。



莫干山的泥巴路,考验着每一个选手的耐力。(图/Simon 摄)

白天跑得狼狈,凌晨接近终点时又冷又饿,他心里敲起退堂鼓:“为什么要吃这个苦?在空调房吃西瓜不爽吗?”但到了下个周六,清晨4点,他依然准时醒来,奔向山里。

“痛是难免,苦却是甘愿。”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提到。无论是高原雪山,还是平原丘陵,越野跑总能让人被“虐”到极限又甘之如饴。他们嘴里骂着“再也不跑”,下一次却依旧抢着报名。

正是这种“越虐越上头”的机制,让越野跑在城市中产圈里井喷发展。据悦跑数据研究院的统计,2024年国内举办的各类越野跑赛事数量达到了505场,约为2014年同类赛事数量的8倍。

连报四年,都抢不到参赛名额

利用节假日时间,Simon已参加了7项越野跑比赛,将汗水洒在南昌、台州、湖州等山野。可他最想参加的,仍是浙江临海的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以下简称“柴古”)。

在他看来,这场五千人参加的赛事,相当于“中国越野跑的年会”,不仅能见识到中国最顶尖的越野跑手、结识全国各地的跑友,还能享受古城居民的夹道欢呼。

遗憾的是,他连着四年报名,不是名额秒光,就是没中签。今年他想到“曲线救国”,报名了系列赛。只要明年初拿到好成绩,就能获得“直通资格”,即不用抽签就参加明年的“柴古”。



今年Simon仍未能抽到“柴古”的参赛资格。(图/Simon)

Diana起初不理解这种火爆。2016年她开始接触越野跑时,报名都不用抢,只要不错过报名截止日期,并提交适当的体能证明,基本就能获得参赛名额。这些年观察下来,她发现:“玩越野跑的中产数量在扩大。”

越来越多人从路跑、健身房转向山野。有人拍下“人生首野”的视频发社交平台,有人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天气来给自己的锻炼上难度。旅行博主、美食博主也加入其中,让越野跑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而越野跑比赛不仅意味着30至100多公里的实际奔跑距离,还包括几百甚至几千米的爬升高度。如果说马拉松是城市魅力的秀场,那么越野跑就是多元野性的舞台。

黄山徽州古城的越野赛道穿行于青砖黛瓦与山林溪流之间;甘肃瓜州的“八百流沙极限赛”设在戈壁,白日热风夜里繁星;贡嘎100冰川极限挑战赛,则让人在草甸、森林与冰瀑布之间快速切换。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举办的越野跑比赛,吸引外国选手参与。(图/视觉中国)

赛道复杂、天气难测,这也意味着不是每位选手都能完赛。有人笑称自己是去参加“大型户外自助餐活动”:跑100公里能沿途吃10顿,50公里吃5顿,25公里吃2顿,到了终点再集体吃一顿大餐。每顿饭之间会安排10公里山路帮助大家消食;如果吃撑了走不动,还可以坐车去终点参与最后的大餐。

越野跑赛的补给餐单,也朝着“满汉全席”靠拢。靠海就吃海,深圳安排海参畅吃,舟山赛场的水煮虾和特色熏鱼管够。靠山就吃山,莫干山上甲鱼汤伴母鸡汤,福安廉岭古道上卤味旁烤全羊。华南的赛场上,还有莲雾、油柑、樱桃等小众水果在补给站“恭候”。



越野跑主办方卷起了“自助餐”。(图/小红书截图)

在吃与跑的节奏中,越野跑也成了社交、旅游与自我挑战的综合体验,与其说是一项运动,不如说是一场“run hard,play hard”的狂欢。不过,吃好喝好之前,跑山的人们得付点入场费。

同样是跑步,但比马拉松“烧钱”

“越野跑太上头了。”Simon常说,不过下一句往往接着“比路跑更烧钱”。他给九行记者算了笔跑步账:以60公里越野赛为例,报名费就要七八百块,加上交通、住宿等,一场比赛少则两三千。

普通城市马拉松比赛的报名费约为百元,而越野跑按距离计价,平均一公里对应的报名费为10至15元。“60公里的比赛,跑下来要是多了5公里,我们还开玩笑说‘主办方送的’。”

Diana当官方摄影师时注意到,越野赛办赛成本也高。四姑娘山的补给物资要靠马匹运上去,贡嘎冰川挑战赛甚至动用无人机。路标、急救和撤场都需专人完成,高海拔赛段还得请高山向导担任医疗保障。

复杂的赛道也让装备成为门槛。自2021年白银越野赛事故后,比赛主办方会严格检查选手的“强制装备”,会根据路况、天气等因素,要求选手带上冲锋衣、头灯、登山杖、急救毯等装备。



参加一场越野跑赛的装备与用品。(图/Simon 摄)

选手们还会自备一身的行头。抓地力好的越野鞋七八百、轻量背包七百、显示轨迹心率的电子表几千……光是这些入门级装备,越野跑至少比路跑要多花2000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的越野跑鞋销售增长100%。

如果从丘陵跨入高山,费用就更高了。Diana参加环四姑娘山比赛时,为了应对高海拔的天气,特意买了排湿保暖的打底衫。仅一件打底上衣,海淘价也要六七百。再加上能量胶、盐丸等消耗品,这些一次性消耗品单场比赛就要两三百元。



高海拔越野赛对选手装备的要求更高。(图/Diana 摄)

对于上班族来说,比花钱更难的是花时间。想要参加100公里项目的越野赛,平均每周末至少得有十多个小时在山里训练。搬到江苏常州后,Simon发现新家附近没有太多的山地,他得开车往返50公里去做跑山练习。

越野跑赛的举办地点极少位于高铁直达的地方,往往需要高铁转大巴或者自驾,在山路上绕半天才能抵达起点。参赛一趟下来得花至少3天时间。周末双休不够,还得另外请假。

尽管山路艰险、装备不便宜、时间要求高,但越野跑的热度仍在攀升。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数据显示,2013 至 2019 年,中国参赛人数增加到 15 万,是同期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人们在跑越野,到底是在跑什么?



许多人还在梦中的清晨,越野跑比赛的选手们已经出发了。(图/Diana 摄)

翻山越岭,跑进久违的自在

相对于路跑,越野跑更“野”,充满更多的不确定。即便有全套装备,每个选手都得在极限边缘,与自己的身体、意志力讨价还价。

莫干山的一场夜雨,逼着Simon对自己进行起灵魂拷问。那一刻,他不再去想财务表格或者孩子的作业,只在心里默念:“再多坚持一公里,再撑十分钟。”那一刻,他感受到纯粹的快乐。

Diana拍摄过许多选手翻越雪线的瞬间。镜头里,他们的表情既狰狞又专注,仿佛精神被山风碾碎,又被重新塑形。这些人平时也许坐在电脑前写PPT、端着咖啡开会,但在山野中所有身份标签都被卸下。



摄影师与比赛选手的头灯,在越野跑比赛中划出一道道光轨。山野的体验,将化作一道光,点亮日常。(图/Diana 摄)

在一次次越野跑中,人们会渐渐放弃“人生最佳成绩”的执念,因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国外有位跑者说,他总会在半山提醒自己:“我不在乎。”结果并不唯一重要。重要的是在山里、在风中,仍然在路上。

回到城市,脚下是光滑的地铁地面,身体仍会记得山的节奏。呼吸、步伐、心跳对齐,思绪变得单一而清澈。Simon说,跑完后会收获一种内在的安静。那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许仍没有解决,但也没那么严重了。

越野跑看似在山里,其实是回到自己。那一刻,人重新变得具体,甘愿在风雨中咬牙前行、在泥地里跌倒又爬起。


运营 | 何怡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一拳超人》动画完蛋了,把导演骂退网也没救了

《一拳超人》动画完蛋了,把导演骂退网也没救了

游研社
2025-11-18 07:23:37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多名网友称在京东买到假货,客服:需提供质检报告

多名网友称在京东买到假货,客服:需提供质检报告

鞭牛士
2025-11-17 21:30:13
日本人不爱运动却最长寿,且患癌率极低,医生:5个原因值得深思

日本人不爱运动却最长寿,且患癌率极低,医生:5个原因值得深思

39健康网
2025-11-17 19:30:51
特朗普不去,普京也不去,中方通知日本,不会在G20见高市早苗

特朗普不去,普京也不去,中方通知日本,不会在G20见高市早苗

头条爆料007
2025-11-19 08:06:47
1-1!918万人口小国举国狂欢:夺头名直通世界杯 这一刻等了27年

1-1!918万人口小国举国狂欢:夺头名直通世界杯 这一刻等了27年

侃球熊弟
2025-11-19 05:47:37
仅10秒!东莞一公司着火,一员工折返拿手机错失最佳逃生时机!

仅10秒!东莞一公司着火,一员工折返拿手机错失最佳逃生时机!

广东活动
2025-11-19 12:15:17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毒舌八卦
2025-11-17 23:05:50
民进党当局声称将向全台每户发送“全民国防手册”,国台办答澎湃

民进党当局声称将向全台每户发送“全民国防手册”,国台办答澎湃

澎湃新闻
2025-11-19 10:54:34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得出答案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得出答案

39健康网
2025-11-06 10:34:05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漫步独行侠
2025-11-18 11:09:38
喻恩泰好友反击了!爆料史林子多次偷情出轨,并曝出露骨聊天截图

喻恩泰好友反击了!爆料史林子多次偷情出轨,并曝出露骨聊天截图

萌神木木
2025-11-18 19:36:17
霍思燕杜江机场甜蜜牵手,不少人还感慨,杜江对霍思燕那眼神、那动作,简直就是生理性喜欢的典范。

霍思燕杜江机场甜蜜牵手,不少人还感慨,杜江对霍思燕那眼神、那动作,简直就是生理性喜欢的典范。

今古深日报
2025-11-19 10:40:40
前拉玛西亚队友:梅西做的那些动作,他在小时候就能做

前拉玛西亚队友:梅西做的那些动作,他在小时候就能做

懂球帝
2025-11-19 00:22:18
重磅:俄罗斯前防长绍伊古在莫斯科的墓地险遭炸弹袭击!

重磅:俄罗斯前防长绍伊古在莫斯科的墓地险遭炸弹袭击!

项鹏飞
2025-11-18 19:08:09
胡春华发表署名文章

胡春华发表署名文章

社评
2025-10-31 10:11:37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毒sir财经
2025-11-18 23:26:58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老范谈史
2025-06-24 21:07:05
2025-11-19 14:03:00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201文章数 12899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Phone 17系列首发自研N1芯片:Wi-Fi速度超越上代iPhone 16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