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艺术家关音夫最新个展“2718kg”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式开展。展览由知名策展人崔灿灿策划,将持续至2026年1月11日。本次展览集中呈现关音夫近5年间创作的约30件绘画与雕塑作品,以“2718kg”这一所有展品的总重量为核心线索,深入探讨物质与艺术、形式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2718kg不仅是展厅内所有作品的重量总和,更是我们探讨艺术本质的起点。”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在开幕式上表示。展览标题直指艺术的物质本质,无论承载何种文化隐喻与精神解读,绘画作为物质存在,其颜色、形状、体积与重量都是不可消解的核心。关音夫的创作正是立足这一唯物事实,通过对颜料物质属性的极致探索,揭示物质如何转化为精神意义的过程,构建出一部独特的“物质词典”。
![]()
关音夫,《被破坏的秩序系列-18》
220x160x7.5cm
木板丙烯
2022
![]()
关音夫,《120 kg》
205x185x15cm
木板丙烯
2025
![]()
关音夫,《慢以至于更慢2》
244x244x16cm
木板丙烯
2012—2025
作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艺术家,关音夫以其独特的创作方法论闻名。他是国内极少不用调色板的画家,也是使用颜料量最多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中,颜料在重力与张力作用下形成厚薄不均的色块,宛若人体的“肤与肌”,既构建出舒缓迟滞的“惰性美学”,又暗合“新物质主义”思潮,在轻质与厚重的双重线索中,完成从物质表面到精神深处的探寻。
![]()
![]()
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三个单元,完整回溯关音夫的艺术思考轨迹。第一单元聚焦其对颜色、形状、体积、重量等绘画元问题的基础实践,展现内容与形式、真实与虚构的精神辩证;第二单元的黑白系列融入艺术家积累多年的表现主义与舞台美术基因,在黑、灰、白的交织中探索中国式哲思,模糊绘画、设计与舞台的边界;第三单元则以纯粹的黑色系列,构建与西方极简主义“白色”相对的感知系统,致敬罗伯特·莱曼、约瑟夫·阿尔伯斯等极简主义大师的同时,注入东方美学的留白意境与古典神秘。
![]()
展览海报
记者:曹香玉、陈文卿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