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同步推出“一图读懂《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24条》”以及《国家药监局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等多份配套文件。
这一系列系统性、前瞻性的重要文件,围绕“鼓励创新、优化管理、强化监管、夯实支撑、推动接轨”五大维度提出24项改革意见与48项具体举措,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效率与秩序,推进化妆品监管体系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该文件明确指出,到2035年我国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创新力与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标志着中国化妆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5大维度全链条系统部署,七大亮点值得关注
《意见》围绕化妆品监管改革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从支持创新、优化注册、强化监管、夯实技术、推动国际接轨等方面系统推进改革,提出24项改革意见与48项具体举措,形成贯穿研发、注册、生产、经营、国际对接的全链条改革路径。
1.鼓励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通新功效化妆品注册渠道,实行即报即审;鼓励国际化妆品新品在中国首发,免于提交境外上市销售证明;促进银发经济,支持针对老年群体的产品研发;创新化妆品标签管理、个性化服务方式等。
2.优化注册备案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支持原料技术创新,建立命名规则与前置咨询机制;简化注册备案资料,允许相似配方共用安全与功效资料;建立“国家—省级”协同审评机制,压缩变更审评时限;优化安全评估制度、功效宣称管理等。
3.强化生产经营监管,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推动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监管措施;优化生产质量管理,开展体系提升三年行动;强化网络经营监管,健全“以网管网”机制,压实平台责任;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强化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与应用;推动注册备案延伸检查,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4.夯实技术支撑,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
加强审评检查队伍建设,推进专业培训与科学考核;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深化监管科学研究,推动新工具、新标准与新方法研发;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5.推动国际接轨,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协调;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国际通行标准转化;推进动物试验减免,优先从烫发、染发等品类入手;建立准用原料动态更新机制,拓展企业创新空间。
![]()
在系统推进制度升级的同时,《意见》呈现出多项具有突破性与前瞻性的改革亮点,充分体现政策设计的深度、民生温度与国际视野。
·亮点一:开辟新功效“快审通道”——建立专门审评机制与前置咨询服务,回应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激发研发活力。
·亮点二: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破除国际新品上市的时间壁垒,提升中国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和时尚引领力。
·亮点三:培育“银发化妆品”赛道——前瞻布局老年群体需求,推动产品研发与基础研究协同发展。
·亮点四:电子标签试点推广——以数字化方式优化标签管理,消费者扫码即可“读懂”手中的产品,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亮点五:审评审批提质增效——通过资料共用、时限压缩、分类管理等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为创新松绑。
·亮点六:推进动物试验豁免——积极接轨国际伦理与贸易规则,推进动物试验减免,以支持中国化妆品“走出去”。
·亮点七:质量体系提升三年行动——聚焦制约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夯实全行业质量安全根基。
整体来看,这些举措不仅聚焦于当前行业发展的痛点堵点,更着眼于构建支撑产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生态,为中国化妆品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引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创新动能。
从“制妆大国”到“制妆强国”的战略升维
在中国化妆品产业万亿规模的新起点上,《意见》的出台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紧迫性。
过去十年间,中国化妆品产业经历了高速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截至2025年10月,产品注册备案数量超过230万项,创新原料备案稳步增加;国产品牌市占率上升到55.2%,产业活力显著提高。
然而,繁荣数据的背后也暴露出“大而不强”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虽然数量庞大,但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原始创新原料数量有限、功效研究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研发动力受制于周期长、成本高和不确定性大。
同时,行业扩张速度远超质量体系建设,一些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生产体系不规范、供应链透明度不足,加上网络渠道的复杂化,使监管压力持续上升。此外,标准体系更新滞后于产业创新速度,多项功效评价方法、原料安全标准仍需完善,某些重点品类缺乏系统性管理规则,标准与监管体系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创新的重要瓶颈。
从国际维度看,中国美妆虽已具备庞大市场规模和一定出口基础,但在国际标准制定、伦理替代方法应用、技术评价体系等关键领域仍处于“跟随者”角色,国际话语权不足,品牌出海仍面临动物试验认证、标准差异、功效数据国际互认难等壁垒。随着全球化妆品产业竞争格局重塑,美欧在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日韩深耕功效护肤与基础研究,中国若不从制度层面推进监管现代化,将难以在下一轮全球竞争中实现战略突破。
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趋势快速升级,也迫使监管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加速更新。功效护肤时代全面到来,消费者对安全性、透明度和科学验证的要求前所未有地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使“银发化妆品”需求激增,但相关基础研究与产品供给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经济的延展推动标签透明化、信息可追溯化成为行业新常态,监管从“静态管理”迈向“动态、全程、智慧监管”的转型迫在眉睫。
这些需求共同构成了推动《意见》出台的现实驱动因素: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科学监管来“托底”,消费需求升级需要制度创新来“赋能”。
在以上多重背景下,《意见》的出台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意义。
它要解决的不仅是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更是在为中国化妆品未来十年的竞争力奠定基础。《意见》提出了明确的两步走目标:
·到2030年,法规制度更加完善、标准体系更健全、技术支撑能力显著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全面建立,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
·到2035年,监管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监管方式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全面实现监管现代化,推动中国化妆品从“制妆大国”迈向“制妆强国”。
其顶层目标直指三个核心方向:一是夯实质量与安全底线,让行业发展有更稳定、更可信的基础;二是激发产业创新动能,通过前置咨询、快审机制、标准升级等制度体系提高创新效率;三是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动物试验替代方法、国际标准转化、准用原料更新等举措为企业“走出去”打通关键通道。
因此,《意见》是面向未来的制度革新,是推动产业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关键纲领,也标志着中国化妆品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竞争力重塑”的战略升级。它既回应了当前产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为未来五到十年的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方向、提供了路径、设定了节奏,成为中国从“制妆大国”迈向“制妆强国”的关键节点性文件。
解决“制妆强国”6个关键问题
《意见》的出台直面我国化妆品产业“大而不强”的核心困境。
在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备案产品超230万的庞大产业体量背后,制约其向“制妆强国”迈进的,是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偏弱的现实挑战。对此,国家药监局所发布的对《意见》的政策解读中,深刻回应了促进发展的六大关键问题。
1.如何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意见》构建了覆盖原料、产品、服务的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在原料端,完善新原料分类管理与技术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国情且对接国际的命名规则,并对符合条件的原料提供“早期介入、过程指导、动态优化”的全流程服务。在产品端,对新功效化妆品设置专门审评通道,实施即报即审,并建立注册申报前置咨询机制,显著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
2.如何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意见》前瞻性地将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方向,鼓励企业研发适合老年群体特点的化妆品,支持开展皮肤衰老机理等基础研究。同时,为适应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需求,加快实施电子标签,计划于2026年2月起在部分省(市)开展试点,实现标签信息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提升消费体验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如何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意见》提出利用3年时间开展化妆品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聚焦体系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通过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帮扶引导,全面提升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同时推进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依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风险防控能力科学评估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将监管资源精准配置于高风险领域。
4.如何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意见》致力于构建更加科学、统一、权威、高效的标准体系。一方面加快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填补原料安全控制、功效评价等重点领域标准空白;另一方面深化国际标准对接与合作,加强对国际化妆品标准体系的跟踪研究与转化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化妆品标准治理中的话语权。
5.如何提升监管国际化水平?
为促进化妆品国际贸易,支持我国优质化妆品出海,《意见》积极推进动物试验减免,优先从烫发、非氧化性染发等品类着手,逐步推行豁免制度。通过加强替代方法开发、验证与转化,推动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有效破除技术壁垒,为中国化妆品走向世界开辟通道。
6.如何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意见》系统部署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包括深化注册备案改革、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监管科学研究与智慧监管等举措。通过建立特殊化妆品国家与省级协同审评机制,对注册变更事项实施分类管理,将高风险事项审评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低风险事项压缩至45个工作日,显著提升审批效率。同时加快推进监管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备案、生产和经营监管等环节的应用。
在从制妆大国向制妆强国跨越的历史进程中,《意见》的出台,以系统化、精准化、国际化的政策设计,着力破解行业发展中的制度性瓶颈与发展不均衡问题。它不仅是对监管体系的全面升级,更是对人民群众“美丽生活”期待的切实回应。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项举措落地推进,一个更加规范、透明、高效、开放的化妆品产业体系将加速形成,为中国化妆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全球美妆市场贡献“中国方案”。
本文为FBeauty未来迹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通过技术抓取用于AI训练。
作者/向婷婷
编辑/吴思馨
排版/桂玉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