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存货和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的资产科目,其管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税务风险的高低。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年终关账前这些资产的自查要点及涉税风险。
![]()
一、存货自查要点及涉税风险
1、存货自查要点
(1)全面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年终存货盘点是财务必做工作。盘点时不仅要对仓库内所有存货进行清点,还要关注那些不在仓库但所有权属于企业的存货,如委托代销商品、在途物资等。盘点前应及时完成所有存货的会计处理,确保账簿记录无误。对于存货已入库但发票未到的情况,需要在盘点前进行暂估入库处理。盘点结束后需编制存货盘点报告,对差异进行分析处理。对于盘盈或盘亏的存货,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成本结转方法的一致性
存货成本计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一经确定,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存货出入库应有相关单据并正确登记,这是保证存货核算准确性的基础。要确保成本结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任意结转的情况。如果企业没有配备供应链管理系统,应手工制作库存的进销存台账,根据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明细编制库存台账,核对进销项商品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已经销售的商品没有对应进项发票的情况。
(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税务风险解析
(1)发票管理的完整性
检查企业采购入库的存货是否取得了合规发票或符合税法规定的其他凭证。所采购的材料没有取得正规发票或符合税法规定的其他凭证,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对于年末货到票未到的"暂估入库"情况,应在次年5月31日前取得发票或符合税法规定的其他凭证,否则需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
(2)存货损失的税务处理
企业因存货盘点发现因管理不善造成存货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可以与存货盘亏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需要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分别准备证据材料留档备查,在申报时直接填报申请税前扣除。
存货盘亏损失:为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内部责任认定及核批文件、存货盘点表等证据材料确认。
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内部核销资料等证据材料确认。
二、固定资产自查要点及涉税风险
1、 固定资产自查要点
(1)全面盘点与核对
根据固定资产卡片清单,对照实物进行盘点,核对资产信息,补充、更正卡片信息。将核实后的盘点信息及时更新至相关资产管理系统,并制作、张贴资产标签。自查各项固定资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已报废固定资产是否已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检查是否有报废资产未清理,以及损失资产报备资料是否完善。
(2)折旧与减值处理
检查折旧计提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及在建工程转固的时点与流程。注意:当月增加固定资产下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对于固定资产减值,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除。
2、固定资产税务风险点
(1)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盘亏损失,需要按照税法规定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并按规定进行专项申报或清单申报,才能税前扣除。
(2)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政策
很多企业都关注并享受了"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这在当年能显著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直接降低税负。但如果处理不当,后续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税务风险。
长期税会差异不调增:这是最高发的风险。税务系统会持续监控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数据。如果你只在购入当年做了纳税调减,而在后续多年只有会计折旧却没有进行纳税调增,系统会自动识别出这种异常差异并发出预警。务必建立"税会差异台账",跟踪每一项享受过一次性扣除的资产,确保后续每年准确进行纳税调增。
会计处理不当引发连锁风险:为了"省事"而在会计上也一次性计入费用,会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归零。这不仅不符合会计准则,还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例如,这会低估企业的资产总额,如果企业恰好处于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边缘(如资产总额接近5000万元),这种不准确的核算可能导致企业"被"符合优惠条件,从而引发更严重的税务风险
年终关账前的资产自查工作,是确保企业财务数据准确性和税务合规性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化的存货、固定资产自查,不仅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还能有效防范税务风险,为企业一年的经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