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沉没,三人遇难,几乎与此同时,华盛顿有人声称随时可以动手,也有人提出“打个电话谈谈”。三线同时推进,拉美上空的压力突然增大。
第一件事,美国南方司令部17日表示,在东太平洋执行“南方之矛”任务时,击毁了一艘被认定为由“指定极端组织”操控并运输违禁品的船只,船体爆炸后沉没,三人丧生。美国方面也承认近一个月来已经实施了21次类似的打击行动,近20艘船被击沉,共造成83人丧生。
![]()
争议在于,外界看不到证据链、取证和审理的过程,只有结果。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给“南方之矛”配备了重兵:航母战斗群靠近拉美,多艘军舰、数十架战机、核潜艇都已到位,阵势更像在为另一场行动做准备。美国方面称这些船来自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方面予以否认并指责美国滥杀无辜。之前,特朗普公开表示对委采取军事行动“差不多下定决心”,就差最后一步了,再加上现在的部署,分量很重。
第二件事情更加直接,16日,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称,美军训练充分,巴拿马丛林学校恢复,陆军随时待命,接到命令后立即对委行动。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当天回应说,美国在委内瑞拉附近举行大规模演习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并呼吁民众动员起来抵御军事威胁。委方之前已经多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动员,在沿海地区开展防御演习,此次是在前线再进一步。
![]()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对在拉美地区不断挑起战火;拉美多国和国际社会都把矛头指向了别把战火带到这片土地上。白宫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对委动武没有正当性,开火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击,拉美国家也不会袖手旁观,一旦战火燃起,就没有胜利者了。
第三件事就是特朗普的态度突然变得宽松了,16日他说可能会同马杜罗通话,看看情况如何发展,并且放出话来表示委方有谈判的意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美军在“理论上可以合法打击”委总统的资产以及国内的基础设施,但是还没有决定是否这样做。给谈判留有余地的同时又把重锤放在了桌子上。委内瑞拉对此没有作出回应。
![]()
三件事情串起来,画面复杂又清晰:海上连续击沉、演习做大、军方宣示待命,再加上“可能通话”的柔性口风。华盛顿在试探,加拉加斯在硬挺,拉美整体很紧绷。
有一些细节耐人寻味,第一是力度和方向,“南方之矛”出现次数多,破坏力大,但处于证据不公开、程序不透明的灰色地带;对外宣传不断点名委内瑞拉,配合航母和核潜艇,更像是对拉美,尤其是对委方的多维施压,而不是单纯的打击犯罪集团。
其二就是战备节奏:丛林学校重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为了应对拉美地形而进行的长期准备;“随时待命”把军力准备说得很明白,军事上拉满弓,政治上把谈判挂在嘴边,两条线同时推进,既可以逼迫对方让步,也可以随时转向强硬。
其三对手应对:委内瑞拉不退,强调全国动员和沿海防御,用“不负责任”等话术争取国际同情;拉美多国和国际社会批评、美国内抗议,抬高白宫成本,动手门槛提高。
![]()
美国这次在拉美的行动不会白费,成本很高,目的不会只限于海上缉私;即使短期内没有发生冲突,也会在边界、海上通道、金融资产、能源设施等方面持续施加压力,拐点可能会出现一次偶然的拦截、一次“定点”打击,或者一条“偶然”的新闻。近年来美国在拉美的存在感下降了,所以这次用军事存在来重塑话语权,既是对委手的一种提升地区控制力的捷径,也是给其他国家传递的一个信号。
此时委内瑞拉怎样稳局,拉美各国怎样保底,美国国内反战的声音能否持续,都是关键。对话当然是好的,但是目的、底线以及时间窗口就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执法或者军事行动都要有证据、有程序,这是对生命的最基本的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