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的亚太局势,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日本首相刚公然叫板台海,中国万吨大驱就直逼日本近海。
美国拼尽全力想摆脱对华资源依赖,中国却在深海撕开了第二岛链的口子。
而就在大国博弈白热化之际,印尼突然暂停采购中国歼 - 10,转头和澳大利亚签下军事协议。
![]()
短短十几天,从台海挑衅到海军巡航,从深海采矿到军购变局,一系列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环环相扣。
日本的野心、中国的破局、印尼的摇摆、澳印的联手,都不简单。
小汉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事。
![]()
深海破链,深蓝布局
11月7日,高市早苗公然将“台湾有事”定义为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番无视历史事实、干涉中国内政的挑衅言论,很快引发中方强烈反弹。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曾殖民台湾、给中国带来数千万军民伤亡的惨痛历史,却在台湾问题上屡越红线,而中国的回应,远比言辞更有力量。
![]()
不久后,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鞍山”舰、054A型护卫舰“临沂”舰和903A型补给舰“东平湖”舰组成的特混舰队,通过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这支总吨位超4万吨的编队,具备强大的反舰、防空、反潜和陆攻能力,选择紧邻日本九州岛的大隅海峡穿行,甚至能让九州岛南端肉眼可见,明显是对高市早苗挑衅的直接警告。
更值得关注的是,编队大概率将逆时针绕行日本列岛,用常态化远海存在告诉日方,任何干涉中国统一的企图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
而这只是中国突破岛链封锁的一个缩影。
作为美国围堵中国的核心防线,第二岛链以关岛为核心,锁定宫古海峡、巴士海峡等关键航线,靠卫星遥感、浅海声呐阵等手段监视海面和空中目标。
但中国早已在深海维度找到突破口。
![]()
近期外媒报道,中国智能采矿车已抵达西太平洋2000米深海的海山,成功完成富含钴等矿产的开采试验。
这款采矿车能自主适应复杂地形,采用低噪音静默作业,让美方水下监听设备无从捕捉,而2000米深海的高压、黑暗环境,本就是美方常规监视的盲区。
这一突破背后,是中美对战略资源的激烈争夺。
![]()
今年8月,美国国防部后勤局计划五年内采购7480吨钴,试图重建自21世纪初出售殆尽的战略储备,摆脱对中国钴加工产业的依赖。
要知道,钴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弹药、喷气发动机等军事装备的核心原料,而中国不仅在加工领域占主导,还建立了庞大储备。
![]()
但美方这场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钴采购招标,最终在10月中旬被迫取消。
而中国深海采矿的成功,不仅为获取钴、镍等关键资源开辟了稳定渠道,更用技术实力证明,第二岛链的封锁已名存实亡。
![]()
与此同时,福建舰的入列让中国远海部署能力再获提升。
作为首艘配备弹射器的超级航母,福建舰可搭载固定翼预警机,无需依赖陆基支援,部署范围直接覆盖第二岛链。
![]()
美国国防部评估报告也承认,这艘航母能搭载更多专用机型、提升飞行作业效率,显著增强中国航母编队的远海行动能力。
从深海采矿到航母部署,再到海军编队常态化远海巡航,中国正在用多重举措,稳步推进深蓝布局。
![]()
歼-10采购生变数
在台海周边局势升温、中国突破岛链的关键节点,印尼关于歼-10战斗机的采购态度突变,成为印太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近年来一直推进军事现代化,而中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原本是其重点考察的选项。
![]()
今年5月,印尼国防部副部长道凡托就明确表示,正在对采购歼-10进行可行性评估,核心考量之一就是该机在印巴冲突中的实战表现。
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E曾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身零损失,连法国“阵风”战机都败在其手下。
更关键的是性价比,歼-10单价仅为“阵风”的四分之一,维护和油耗成本更低,对于拥有一万七千个岛屿、日常巡航压力巨大的印尼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
![]()
从技术层面看,歼-10CE作为4.5代战机,搭载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导弹,探测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能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还具备多模式对地精确打击能力。
而且中印尼防务合作基础扎实,两国建立了全球首个中印尼部长级“2+2”对话机制,印尼此前已引进中国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装备。
若采购歼-10,中方还能提供教练机、舰艇、雷达等一条龙服务,完全无需担心与现有体系的兼容性。
![]()
但就在前几天,印尼国防部长突然改变决定,称目前不着急对歼-10采购做处理。
事实上,这种“反复摇摆”已持续数月,一边明确表达采购意向,一边又屡屡推迟决定,看似像购物时的“压价套路”,实则背后有更复杂的考量。
![]()
印尼现役装备有美制F-16战机,若选择歼-10,可能面临西方武器体系断供的风险。
而当前台海周边局势紧张,印太格局博弈加剧,印尼显然在大国之间待价而沽。
![]()
澳印签军事新条约
就在印尼暂缓歼-10采购的五天后,11月12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悉尼宣布,两国已完成新双边安全条约的实质谈判,预计明年正式签署。
该条约基于1995年防务协议升级,规定若一方安全受威胁,双方将启动磋商并考虑联合应对措施,还确立了领导人定期安全对话机制。
![]()
澳大利亚一向以美国为首,近年来与美菲军事合作多次,一直在试图与中国掰腕子。
此次与印尼签约,相当于在第一岛链以南开辟了新的安全支点。
![]()
而印尼的选择,可以说也是决定在关键时期站队了。普拉博沃上任虽然后反复强调“不结盟”,但选择证明了一切。
尤其是在中国对日发表严肃声明后,作为第二岛链的印尼应该清楚自身定位,毕竟它也在第二岛链的关键位置。
![]()
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中国海军的绕日巡航、深海采矿的技术突破、福建舰的远海部署,再加上印尼停购歼-10与澳签署军事协议,这一系列事件在11月集中爆发,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的一系列动作,核心逻辑清晰可见:突破第二岛链既是为了获取钴等关键战略资源,保障新能源产业和国防安全,更是为了捍卫核心利益。
![]()
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本质上是试图借助美国主导的岛链体系,干涉中国内政。
但中国海军编队的常态化远海行动和深海技术的突破,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岛链封锁”早已无法困住中国,任何触及台湾问题这一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
而印尼暂缓歼-10采购、与澳大利亚签约,虽然有小国摇摆的意图。
但在台海局势紧张、中美博弈升级的背景下,这种既想享受与中国的经贸红利,又担心受到西方压力的“不选边”的策略,本质上还是选择了站队。
![]()
澳印尼新条约的签署,短期内可能会给印太地区带来一定的紧张感,但很难改变中国崛起的大势。
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通过军事同盟围堵中国的思路,从第二岛链的深海突破中就能看出,早已难以奏效。
中国的发展不是靠零和博弈,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合法权益维护,拓展生存空间,这与某些国家拉帮结派搞排他性合作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
当前的印太棋局,核心矛盾是单边霸权与多极化趋势的碰撞。
中国突破岛链、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而地区国家的战略选择则呈现多元化特征。
高市早苗的挑衅注定不会得逞,印尼的平衡策略也难以改变中国崛起的进程,澳印尼的军事合作更无法构建起新的封锁线。
![]()
历史潮流不可逆,任何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封锁中国发展的做法,最终都会被时代浪潮淹没。
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各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而不是搞军事对抗和阵营对立。
中国走向深蓝的步伐不会停止,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会动摇,这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持久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