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岁被嫁到沙漠,从哭着逃婚到主动留下,她用15年改写命运

0
分享至

一名中年男人,不结婚、不生子。

孤注一掷,押上全部身家,只身闯入苍茫的大沙漠。

与风沙为伴,与寒风为伍,一待就是11年。



一名19岁女孩,被迫嫁到荒凉的沙漠。

4㎡地窖当婚房,连哭7天7夜,从哭着逃婚到主动扎根。

15 年,她把绝境活成了传奇。



男人叫田新明,女人叫殷玉珍。

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守着风沙,只为做一件所有人都不敢想的事——

将沙漠变作绿洲。



乍听,如同痴人说梦。

但,奇迹真的发生了——



年近半百,倾尽全部身家

在沙漠里种树,听起来挺伟大。

但刚开始,田新明的理由过于直白,就两字:赚钱。

父母早逝、家徒四壁,田新明尚未成年,便早早尝到了生活的苦涩。

单薄的肩膀,硬生生扛下了生活的重担。



(示意图)下同

1991年,田新明刚满17岁,为混口饱饭,背井离乡。

一路颠簸到了完全陌生的内蒙古包头,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在沙漠里种树。

狂风卷着沙粒横冲直撞,像利刃一般,割得人生疼。



更残酷的是,连日的付出,都被沙海吞没。

一桶桶水浇下去,一夜夜心血耗进去,可成活的树苗仍少得可怜。

彼时,田新明年轻气盛,满脑子只想着一件事:提升成活率,挣更多钱。

白天,他跟着造林队四处打工;晚上,就钻研让树活下去的窍门。



时间,一转眼就溜走了。

田新明已经攒够了本钱,在老家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日渐红火。

唯有一件事始终压在心头:种树。



这些年,田新明像候鸟一样,往返于老家和沙漠。


一到植树季,就扔下生意,一头扎进荒凉的大西北,种树苗、搞试验。



2005年,田新明只身闯进阿拉善。

脚下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满目都是黄沙滚滚,植被绝迹,更不见人烟。

但田新明一待,就是11年。

没有砖瓦挡风、没有屋檐蔽日,田新明就睡在自己搭的塑料帐篷里。



一次偶然,让田新明抓住了命运的转机。

某个深夜,愁得睡不着的田新明走出帐篷,却见沙漠浮起一层薄雾。

转头一看,破旧的塑料布上,竟挂着细密的水珠。



沙漠昼夜温差大,一入夜,气温骤降,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水。

田新明想,假设用塑料袋锁住空气中的水分,不就能滋养树苗吗?



想法简单,困难重重。

普通塑料袋在沙漠里撑不过三四天,烈日一晒,就风化成渣。

不风化的,锁不住水。



为寻找合适的材料,年过半百的田新明,倾尽全部身家,四处奔波。

11年,辗转十几个省,硬生生跑废了9辆车。

轮胎碾过的不是里程,而是把荒漠逼退的倔强。



2016年,田新明终于找到一种特殊材料,制成“节水膜袋”。

白天膨胀储水,夜晚收缩集雾,将沙漠中游离水汽,转化为天然灌溉系统。




依托田新明技术培育的红柳,成活率超85%,梭梭直逼95%,远超行业标准。

一举重塑了阿拉善沙漠治理的新面貌。

在阿拉善人眼中,田新明种下的不只是树,而是绿色的未来。





“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向沙漠宣战的,远不止田新明一人。

千里之外,有个叫殷玉珍的女人,以柔弱的身躯对抗漫天风沙。



1985年,19岁的殷玉珍被迫嫁到毛乌素沙漠。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花轿红妆,只有漫无边际的黄沙,铺天盖地。

婚房,是半掩在沙丘里的地窝子 。

顶上压着散乱的柴草与枯枝,没门没窗,只勉强把风沙挡在屋外。



殷玉珍被眼前的景象吓懵了,哭嚷着:“凭啥叫我在这黄沙里过一辈子。”

丈夫嘴笨,不会甜言蜜语,却将殷玉珍的委屈一一收在心里。



殷玉珍和丈夫

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好不容易熬了一锅玉米碎粥,丈夫舍不得吃,全留给殷玉珍。

不料一阵狂风袭来,锅灶被掀翻,滚烫的粥水浇在脚上。

那一刻,殷玉珍爆发了:“我发誓,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1986年,结婚第二年。

殷玉珍变卖家中最值钱的家当,换回600棵树苗,栽在家门口的沙丘上。

每天6小时,一趟趟弯腰、舀水、浇树。



可一场风沙过境,幼苗就几乎被连根拔起。

600棵树苗,最终活下来的不足10棵。



换作旁人早死心了,殷玉珍却生起希望:有10棵,就会有100棵、1000棵……

从此,殷玉珍向黄沙宣战,一仗打了半辈子。



除维持日常生计外,殷玉珍和丈夫几乎将全部的收入都倾注于种树治沙。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殷玉珍慢慢摸索治沙门道。

一旦受挫,就爬上高坡,扯开嗓子嚎,再抹干眼泪,钻进沙窝里继续干。

“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9年,隔壁村有5万棵树苗无人问津。

得知消息后,殷玉珍立马和村民们商量,主动提出免费帮工,来换取这批树苗。

死一棵,就再栽十棵,只要多活一棵,日子就多一分盼头。



日度一日,年复一年,殷玉珍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治沙种树法:

通过灌木挡风固沙、蓄水保墒,再层层设防。

终于,一棵棵树在沙海里扎根。



树扎根了,风就低头了,雨也肯来了,绿意在荒漠里蔓延。

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如今能种出沉甸甸的庄稼。



35年,殷玉珍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将7万亩黄沙逼退,在绝境中亲手种下生机。

2020年春天,奇迹出现——

在成千上万名“殷玉珍”的坚守与努力下,毛乌素沙漠即将从地球版图里抹除。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里,“殷玉珍”们赢了。





一片沙漠,三代人坚守

胜利从不是唾手可得,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

八步沙,是古浪县人哽在心头的痛。



传说,这里曾有一座繁华的沙州城,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可谁曾想,一场源自八步沙的沙尘暴骤然袭来,整座城市化为荒漠。



沙州城的悲剧,刻进了古浪人的记忆里。

生怕有朝一日,脚下的家园会成为下一座 “沙州城”。



1981年,6个年过半百的老汉卷起铺盖,挺进八步沙。

年年治沙,年年徒劳无功。

面对步步紧逼的八步沙,几名老人突然冒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他们慷慨激昂,立志要把黄沙死死挡在家园外。



刚开始,他们仍按照 “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 的老法子种树。


一天跪到头,骨头里都是粗粝的疼。

没水,就套着架子车,顶着烈日,从3公里外一步一个脚印把水拉回来。



每一株树苗都被视作心头肉,生怕有半点闪失。

可一阵黄风卷过,只剩下一片残枝败叶。

一次失败,就总结经验,再度试验,在试错中不断逼近目标。



1984年春天,几名老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他们亲手栽种的树苗,成活率达到 78%。



但,治沙并非一日之功,他们立下约定:

“种树,不论啥时候,每家都得出一个人;谁要是干不动了,就让子孙接班。”

一句口头承诺,成了三代人坚守一生的誓言。



1982年,其中一名老人郭朝阳,拉儿子郭万刚入伙。

那年,郭万刚的生意刚刚走上正轨,说日进斗金也毫不夸张。

有钱不赚,偏往沙窝里种树,赔本买卖,谁肯干?



可架不住父亲性子执拗,郭万刚迫不得已,只能先去八步沙帮忙。

心里头,却从没断过继续做生意的念头。



直到,1993年,“5·5”沙尘暴。

夺走了85条生命,264人受伤,3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亿元。



死里逃生的郭万刚,刚到家,就听说大风卷走了学校十几名学生。

他怔在原地,猛然醒悟:连孩子都守不住,还做什么生意。




郭万刚接过父亲手里的担子,一头扎进了漫天黄沙里。

至今,已经传到了第三代。



八步沙两代治沙人合影

1985年出生的的郭玺,刚开始和郭万刚一样,对种树治沙满心抗拒。

嘴上答应着帮忙,心里却盘算着等天气转暖就离开。



偶然下,郭玺驱车经过八步沙。

漫山遍野的柠条挂着金黄色小花,如一片灿烂花海,铺展在荒漠中。



那一刻,爷爷临终的话,在耳边响起:每家总得有一个人,把沙一寸寸按回土里。

郭玺知道,自己再也走不了了。



38年,三代人,八步沙21.7万亩黄沙栽成绿洲,37.6万亩流沙封育成林草。

肆虐的风沙线被迫北退20公里,10万亩农田远离风蚀。



不只是三代人接力写下的史诗,更是无数治沙人扎根沙海、对抗黄沙的缩影。

他们一生与黄土作伴,与风沙抗衡,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将绿色的希望种在黄沙里,将未来的春天提前交给子孙。




过去10年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

其中沙漠治理的贡献超过30%,防沙治沙3.05亿亩。



2010年前,我国每年受本土沙尘暴影响的天数超过20天。

自2010年起,已骤降至不足5天。



历年来北京3月沙尘天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是无数治沙人写给时间最硬的誓言。19岁被嫁到沙漠,4㎡地窖当婚房,从哭着逃婚到主动留下,她用15年改写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丁内斯谈C罗缺阵赢9-1:门德斯也没上,难道以后也别上了?

马丁内斯谈C罗缺阵赢9-1:门德斯也没上,难道以后也别上了?

懂球帝
2025-11-19 08:01:20
连续21个涨停板!股民:真的涨到天上去了!

连续21个涨停板!股民:真的涨到天上去了!

数据挖掘分析
2025-11-19 15:14:58
2-0头名晋级!他们重返世界杯,这一刻等了51年,排名比国足高5位

2-0头名晋级!他们重返世界杯,这一刻等了51年,排名比国足高5位

侃球熊弟
2025-11-19 11:30:06
中方警告全球:不得配合!美媒直言:中国超越的“分水岭”已到

中方警告全球:不得配合!美媒直言:中国超越的“分水岭”已到

今墨缘
2025-11-19 13:55:32
日本发布电磁炮后叫嚣“击沉福建舰”,我们的电磁炮进度如何?

日本发布电磁炮后叫嚣“击沉福建舰”,我们的电磁炮进度如何?

新浪财经
2025-11-19 20:15:03
汤圆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糖患者吃汤圆,或有4大改善

汤圆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糖患者吃汤圆,或有4大改善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9 16:31:43
小米法务背刺雷军,一次社会性死亡

小米法务背刺雷军,一次社会性死亡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19 14:09:15
已婚女员工陪酒身亡身上还有老板体液?!她肚脐下青紫痕迹值得深挖…

已婚女员工陪酒身亡身上还有老板体液?!她肚脐下青紫痕迹值得深挖…

浪花妈妈
2025-11-17 23:40:50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17 10:52:41
中方舰艇编队刚进钓鱼岛,日本就动手了,不到24小时,美军也下场

中方舰艇编队刚进钓鱼岛,日本就动手了,不到24小时,美军也下场

素衣读史
2025-11-19 18:06:32
云南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伟主动投案

云南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伟主动投案

澎湃新闻
2025-11-19 19:54:27
向佑彻底没救了!现身南昌酒吧,新交的女友又胖又颓,烟酒不离手

向佑彻底没救了!现身南昌酒吧,新交的女友又胖又颓,烟酒不离手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1 18:08:55
小雪添喜!3生肖贵人到,财气渐旺

小雪添喜!3生肖贵人到,财气渐旺

白龙王
2025-11-19 20:11:06
不许福建舰进台海!台军放狠话,要用数百枚导弹让解放军有来无回

不许福建舰进台海!台军放狠话,要用数百枚导弹让解放军有来无回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9 09:39:00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江苏灌云县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成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江苏灌云县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成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9 11:59:07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趣味八卦
2025-11-19 07:29:01
美女美图7139期

美女美图7139期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4 08:13:28
不少网友拿出态度,宣布退票取消赴日旅游

不少网友拿出态度,宣布退票取消赴日旅游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14:56:58
恋情实锤?霍启山携女星娜然出席弟弟婚礼,二人全程形影不离

恋情实锤?霍启山携女星娜然出席弟弟婚礼,二人全程形影不离

观察鉴娱
2025-11-19 09:03:56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6 00:59:32
2025-11-19 21:07:00
每日一见 incentive-icons
每日一见
体会情感,感悟心语,享受生活。
7278文章数 6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最佳观赏期即将结束!河南这些美景错过要再等一年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亲子要闻

不用觉得无法带孩子见世面而亏欠,真正的见世面是去见世界的每一面,可能就在身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