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可能!"陈顾明瞪大双眼,看着眼前干涸见底的古井,声音颤抖得厉害。
他花了整整九百万,买下这座明代老宅,就是看中了中介口中那句"百年活水井,泉水甘甜"。可眼前这口井,别说水了,连一滴湿润都看不到。
"陈总,您别急,也许是季节原因。"中介小王额头冒着冷汗,声音越来越小。
陈顾明的拳头握得咯咯作响,九百万啊!他辛苦打拼二十年的积蓄,就这样打了水漂?
"给我找专家来,我要彻底查清楚这口井到底怎么回事!"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透着一股不甘和愤怒。
老宅的雕花窗棂在夕阳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01
两个月前,陈顾明还沉浸在事业有成的喜悦中。
他的装修公司在苏州已经小有名气,手下员工近百人,年收入过千万。四十岁的他,终于有了买一套心仪房产的底气。
"老陈,你看这套怎么样?"妻子许文慧拿着手机,兴奋地给他看房产信息,"明代老宅,带独立小院,还有口古井!"
陈顾明接过手机仔细看着,心中一动。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有院子有井的房子有种特殊情结。
"价格不便宜啊,要九百万。"他皱了皱眉。
"咱们这些年攒了不少,再说你公司发展得这么好,这点钱算什么。"许文慧劝道,"而且你看,这古井多有意思,以后孩子们来了也有个玩的地方。"
第二天,陈顾明就联系了中介。
中介小王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带着他们看房时滔滔不绝:"陈总,您眼光真好!这套房子是明代建筑,保存完好,特别是这口井,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走进小院,陈顾明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古朴典雅。
最让他心动的,就是院子正中那口古井。
井台用青石砌成,磨得光滑圆润,井口直径约一米,黑洞洞的看不到底。小王介绍说:"这井水特别甘甜,冬暖夏凉,附近居民都来这里打水喝。"
"真的吗?"许文慧好奇地探头往井里看。
"当然!您看这井壁多湿润,说明水位很高。"小王指着井壁说道。
陈顾明蹲下身子,用手机照明往井里看了看,确实能看到井壁上有水渍的痕迹,还能隐约听到下面有水声。
"行,这套房子我要了。"他当场就做了决定。
回家的路上,许文慧还在兴奋地说着:"以后咱们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多有韵味啊!那口古井,说不定还有什么传说呢。"
02
签合同那天,陈顾明特意带了公司的财务总监老张一起去。
"老陈,你真要买这套?九百万可不是小数目。"老张有些担心。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陈顾明拍拍老友的肩膀,"你看这房子的品质,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在售楼处,小王拿出了厚厚一叠资料:"陈总,这是房屋的详细资料,包括历史记录、结构检测报告等等。"
陈顾明仔细翻看着,房屋确实是明代建筑,产权清晰,各项手续齐全。唯一让他在意的,就是关于古井的描述。
"这里写着'院内古井,常年有水',这个你能保证吗?"他指着合同条款问道。
"当然可以!陈总您放心,这口井几百年来从来没干过。"小王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公司敢写进合同里,就是有这个把握。"
合同上确实白纸黑字写着:"院内古井为房屋配套设施,常年有水,如有虚假,买方有权要求退房并要求双倍赔偿。"
陈顾明满意地点点头,大笔一挥签了字。
办完手续,他和许文慧又去房子里转了一圈。这次他们带了简单的工具,准备测试一下井水。
"老公,你说这井水能喝吗?"许文慧好奇地问。
"等搬进来以后找专业机构检测一下,如果水质好,以后咱们就喝井水,纯天然的。"陈顾明一边说着,一边往井里扔了块小石头。
石头在井壁上磕碰了几下,最后传来"扑通"一声水响。
"听到了吧,水还挺深的。"他满意地笑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顾明开始着手装修设计。由于是古建筑,很多地方不能大动,只能做局部改造。
他特意在古井周围设计了一圈石桌石凳,想象着以后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井边乘凉的温馨场面。
"等装修好了,咱们办个乔迁宴,让朋友们都来看看。"许文慧兴致勃勃地说。
"好主意,到时候让他们也尝尝咱家的古井水。"陈顾明笑道。
03
装修进行了一个半月,陈顾明几乎每天都要到现场监督。
作为装修行业的老板,他对施工质量要求极高,每个细节都要亲自把关。
这天,他照例来到工地检查进度。工人们正在院子里铺设地砖,为了方便施工,在古井周围搭了架子。
"陈老板,这井有点奇怪。"一个老师傅走过来说道。
"怎么了?"陈顾明心中一紧。
"您看,我们这几天施工,每天都要用很多水,本来想从这井里打水用的,可是..."老师傅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陈顾明追问。
"可是我们放下去的桶,总是打不上水来。"老师傅挠挠头,"开始以为是桶的问题,换了好几个都一样。"
陈顾明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走到井边往下看。
井很深,黑洞洞的看不到底,用手机照明也只能看到井壁的情况。他找来一根长绳,绑上重物放下去测试。
绳子放下去很深,大概有十几米的样子,才传来撞击声。但是奇怪的是,重物拉上来后完全是干的,没有一点水迹。
"这不对啊。"陈顾明眉头紧锁,"签合同的时候明明听到有水声。"
"会不会是最近天气干旱,水位下降了?"工人师傅猜测道。
陈顾明立刻打电话给中介小王。
"陈总,您别急,可能是季节性的。现在是秋天,地下水位会有变化。"小王在电话里解释,"等到雨季来了就会有水了。"
"可是合同上写的是常年有water啊!"陈顾明有些着急。
"陈总您放心,我们会负责到底的。我明天找个专业的打井师傅来看看,说不定是井口有堵塞。"
挂了电话,陈顾明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但装修已经进行到这个程度,也只能继续下去。
04
又过了半个月,装修基本完工,但古井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陈顾明请来了专业的地质勘探队,要彻底查清楚井的情况。
"陈先生,根据我们的初步检测,这口井确实很深,大概十五米左右,但奇怪的是完全没有水。"勘探队的技术员汇报情况。
"会不会是地下水源断了?"陈顾明问道。
"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附近其他井都有水,就这一口没有。"技术员皱着眉头说,"我们需要下去实地查看一下。"
"下去?危险吗?"许文慧担心地问。
"会有专业设备保护的,不用担心。"技术员安慰道。
第二天,勘探队带来了专业设备。一个经验丰富的探井师傅穿着防护服,带着照明设备,准备下井查看。
陈顾明紧张地站在井边,心情忐忑不安。九百万买的房子,如果古井有问题,那他的损失就大了。
半个小时后,师傅从井下上来了,脸色有些古怪。
"怎么样?查出问题了吗?"陈顾明急切地问。
师傅脱下安全帽,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缓缓说道:"陈先生,这口井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建议您找考古专家来看看。"
"考古专家?为什么?"陈顾明不解。
师傅欲言又止,最后说:"井底有些...特殊的东西,我也说不清楚,但绝对不是普通的水井。"
这番话让陈顾明更加焦虑了,他立刻联系了苏州博物馆的专家。
05
三天后,苏州博物馆的文物专家陆教授带着助手来到了陈顾明家。
陆教授是个五十多岁的女性,从事古建筑研究三十多年,经验丰富。她仔细查看了房屋的整体结构,对古井尤其感兴趣。
"陈先生,您这套房子确实是明代建筑,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陆教授一边记录一边说道,"但这口井有些特殊。"
"特殊在哪里?"陈顾明心中忐忑。
"从井口的结构和井壁的雕刻来看,这不是普通的生活用井。"陆教授指着井台上的一些花纹说道,"您看这些纹饰,很像是某种仪式用的图案。"
陈顾明仔细看了看,确实发现井台上有一些精美的雕刻,之前他以为只是装饰图案。
"我需要下去实地查看一下。"陆教授说道。
"陆教授,您年纪大了,还是让年轻人下去吧。"陈顾明担心地说。
"没关系,我经常做这种工作。"陆教授笑着说,"而且有些细节,必须我亲自确认。"
准备工作做了一个多小时,陆教授穿好防护装备,带着专业的考古工具和照明设备,缓缓下到井里。
陈顾明和许文慧紧张地守在井口,不时向下张望。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井下传来陆教授兴奋的声音:"太不可思议了!陈先生,您快下来看看!"
陈顾明心脏砰砰直跳,这种兴奋的语调意味着什么?他赶紧换上防护装备,准备下井。
当他的脚踏上井底的那一刻,手电筒的光芒照亮了眼前的景象,他整个人瞬间愣住了,呼吸都停止了...
06
井底竟然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室!
陈顾明用颤抖的手举着手电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根本不是什么古井,而是一个巧妙伪装的入口。
地下室大约有二十平方米,高度超过三米,四壁都是用青砖砌成,地面铺着青石板。最震撼的是,四面墙壁上都摆满了古色古香的陶罐、瓷器和木箱。
"陆教授,这些都是..."陈顾明声音颤抖。
"明代的古董!"陆教授兴奋得脸都红了,"你看这些青花瓷,这些紫砂壶,还有这些字画卷轴,全都是明代的珍品!"
陈顾明慢慢走近一个木箱,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金银首饰,在手电筒光芒下闪闪发亮。
"天啊,这得值多少钱?"他倒吸一口冷气。
陆教授已经沉浸在专业的兴奋中,仔细观察着每一件文物:"这里应该是某个富商或者官员的私人藏宝室。你看这个位置的设计,从上面看就是个普通水井,实际上井壁中间有个机关,可以通到这个地下室。"
她指着一面墙壁上的机关装置:"这个设计太巧妙了,不仅可以隐藏宝藏,还能防水防盗。外人永远不会想到,一口'干涸'的古井下面,竟然藏着这么多珍宝。"
陈顾明试图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他花九百万买的房子,竟然附带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古代宝库?
"陆教授,这些东西...现在应该归谁?"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07
陆教授放下手中的古瓷,严肃地看着陈顾明:"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这些文物属于国家财产,必须上交给文物部门。"
陈顾明的心情复杂极了。一方面为这个惊人的发现感到震撼,另一方面却担心自己什么都得不到。
"但是。"陆教授话锋一转,"作为文物的发现者和保护者,国家会给予相应的奖励。而且,这个发现对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有重大意义,你们绝对是大功一件。"
他们花了整整三个小时,清点了地下室里的文物。初步统计,光瓷器就有八十多件,字画三十多幅,金银首饰若干,还有一些古籍善本。
"保守估计,这批文物的价值超过两千万。"陆教授激动地说,"这可能是近十年来苏州地区最重要的文物发现!"
回到地面后,陆教授立刻联系了文物局和博物馆。很快,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就赶到了现场。
消息很快传开了,附近的邻居们都围过来看热闹。
"老陈,你这是撞大运了!"邻居老李羡慕地说,"买个房子还能发现宝藏,这运气没谁了。"
"是啊,这要是拍成电影,都没人信。"另一个邻居感叹道。
许文慧拉着陈顾明的手,眼中闪着泪花:"老公,咱们做了件大好事。这些宝贝能保护好,传给后代,比什么都有意义。"
当晚,苏州电视台的记者就来采访了。陈顾明面对镜头,心情平静了许多:"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这些文物在地下藏了几百年,选择在我手里重见天日,说明它们相信我会好好保护它们。"
08
一个月后,文物清点和鉴定工作全部完成。
这批明代文物总共一百二十三件,其中三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十五件为二级文物,其余为三级文物。总价值被评估为三千八百万元。
按照国家规定,陈顾明获得了文物价值百分之十的奖励,也就是三百八十万元。此外,苏州市政府还给予了他"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更让陈顾明意外的是,苏州博物馆决定在他家设立一个文物发现纪念馆,专门展示这批明代文物的发现过程。同时,博物馆每年支付给他一笔可观的场地使用费。
"老陈,你这买房子的眼光真是绝了。"老张感叹道,"花九百万买房,最后不但没亏,还赚了几百万,房子也升值了。"
确实,由于文物的发现,这套明代老宅的价值暴涨。有房产专家估算,现在这套房子的价值至少在两千万以上。
更重要的是,陈顾明一家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天都有游客和学者来参观,他们家成了苏州的一个文化地标。
许文慧在博物馆的建议下,学习了文物保护知识,成了义务讲解员。她常常站在古井边,给游客讲述这个神奇发现的故事。
"各位游客,这口看似普通的古井,实际上是明代富商精心设计的藏宝入口..."她的讲解生动有趣,深受游客喜爱。
陈顾明的装修公司生意也因此蒸蒸日上。许多客户慕名而来,希望他能帮忙装修时发现一些"宝藏"。虽然这只是玩笑,但他的专业水准和诚信经营确实吸引了更多客户。
最让他高兴的是,那批明代文物在苏州博物馆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和展示。每次带朋友参观时,看到那些珍贵文物在专业展柜里熠熠生辉,他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爸爸,为什么那个古代的叔叔要把宝贝藏在井里?"十岁的儿子好奇地问。
陈顾明摸摸儿子的头,温和地说:"可能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东西,让它们能够传承给后人吧。就像我们现在保护它们一样,希望你们这一代,还有你们的孩子,都能看到这些美好的文化遗产。"
夕阳西下,陈顾明站在小院里,看着那口已经成为历史见证的古井。井口现在安装了透明的保护罩,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文物展示区域。
他想起当初那个愤怒的下午,想起自己气急败坏地要找专家查清楚井的问题。现在想来,那份坚持竟然成就了这个美丽的意外。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你以为是灾难的开始,却可能是幸福的转折点。重要的是,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说不定下一个惊喜就在等着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