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概念股又火了,宣亚国际、浪潮软件这些票连续涨停,看得人眼红。阿里推出"千问"APP,百度发布新一代芯片,科技巨头们动作频频。但作为一个在量化交易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更关心的是:这波行情到底是谁在推动?能持续多久?
![]()
一、风格切换的真相
很多人以为市场风格切换就是"大盘股涨完小盘股涨",这种理解太肤浅了。真正的风格切换是不同类型的资金在博弈。机构喜欢把资金分成配置型和交易型,但在我看来,这种分类就是个笑话。
程序化交易明明是交易型资金,却不喜欢大波动;公募基金现在也被归为交易型,反而追求高波动。更讽刺的是,散户眼中的"好行情"在管理层看来就是"高波动风险"。我们觉得持续上涨就是好,他们却担心"现在涨得狠将来跌得凶"。
![]()
二、当前市场的资金格局
现在市场谁说了算?看看数据就明白了:
海外资金流入放缓(美元走强)
新基金发行量逐月下降
两融资金却居高不下
![]()
![]()
这种格局下,行情自然变得短促而剧烈。很多散户还在傻傻地追热点,殊不知这是在跟程序比速度,纯属找死。
三、两个血淋淋的教训教训一:上错车
去年关税摩擦后的反弹行情中,指数差点创新高,但近半股票根本没怎么涨。看看这两个典型案例:
![]()
第一只股票震荡上行,红色框内横盘时机构资金依然活跃。
![]()
第二只股票反弹后机构突然撤离,后续反弹都是昙花一现。
教训二:下错站
机构现在玩的是"合规震仓",不懂的人会被洗得怀疑人生。
![]()
蓝色K线看似调整开始,实则是机构在回补仓位。红色框里的数据组合才是真相。
四、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关注实质:别被AI概念冲昏头,要看具体哪些公司在做实事
跟踪资金:用量化工具监测机构动向
保持耐心:好机会都是等出来的
拒绝赌博:别跟程序拼速度
现在的AI热潮让我想起2015年的互联网+。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人性永远不变。那些盲目追涨的散户,最终都成了量化交易的盘中餐。
记住:在这个市场里,数据才是王道。与其听消息、看K线,不如学会用量化工具看清资金的真实动向。毕竟,在这个由算法主导的市场里,只有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旨在分享交流。部分数据如有疏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或操作方式。谨防冒用名义的收费荐股行为。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