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平均水深仅1.9米?把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挖成第一大湖可行吗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大家常规印象里,淡水湖都是又大又深,里面藏着很多秘密,但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里边的平均水深只有1.9米。

最近有人提过,把太湖挖深直接让它变成第一大湖的构想,这种天方夜谭的想法,真的能实现吗?



太湖占了个第三名头,但为什么这么浅?太湖的总面积达到2578k㎡,周围有228条河流,蓄水量也有44亿m³,但是平均水深却这么浅,怎么看都说不过去。

其实关于太湖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太湖曾经是个海湾,后来长江和钱塘江带来的泥沙慢慢地把海湾封锁起来,经过漫长岁月的流逝,海湾和大海隔绝,被隔绝的海水慢慢淡化,就变成了现在的太湖。

另一种说法是太湖是陨石坑形成的,不过至今为止也没有在湖底发现陨石坑该有的放射裂痕,也没看见过陨石角砾岩,所以这种说法目前有点站不住脚。

但是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已经注定了太湖是个很浅的湖,而且每年大概有30多万吨的泥沙淤积在这,如果想让太湖自然变身,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但太湖这么浅也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比如太湖周边的很多渔民在一些浅滩区域甚至可以直接下湖捕鱼,都不需要划船。

而且水浅,阳光能直接照射到湖底,所以这些植物也特别茂盛,像菱角、芡实这些,都是生活在太湖周边居民餐桌上的美味。

所以那个疯狂的构想真的可行吗?



其实如果只从单方面的好处上来看,还真的可以试试,因为当地特别容易爆发水患灾害。

这并不是单方面的预测,而是从古至今积累下来的经验。

从宋代开始,流域内几乎每2~3季就会出现一次洪灾,而且1991年的那次洪灾到现在还让人背后发凉。

如果真的把太湖挖深,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空间装洪水,把多余的洪水都装进去,大大降低洪灾的危害。

从淡水储量上看,我国虽然淡水总量约3万亿立方米,但人均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其实还是个缺水大国。

这件事情如果做成了,那么我们现有的淡水就算不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会大幅度增加,到时候无论是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还是投资到各类领域都可以。

另外这里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适合把水位挖深,现在能跑的小船根本“不够看”,挖深之后,千吨级甚至万吨级的大船都能在太湖上畅通无阻,就连周边的苏州,无锡,湖州等地靠着水运,经济也会跟着成倍往上翻。

但如果真的挖深太湖,其实绝不简单。



首先,经济成本极高。拿上海滴水湖举例,面积5.56平方公里 ,挖成平均3.7米深,都砸进去5亿元,动用12艘不同型号挖泥船、340套水利挖塘机。

那时候每天均投入3200名工人,花了15个月才真的完工。

从滴水湖完工的时间来看,如果真的对太湖下手,就算不说一共要投入多少钱,只看时间,也足够熬走我们好几代人。

最重要的是,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上千亿元都能建造好几座三峡大坝了。

然后还有泥沙处理的问题,把太湖挖到10米深,会挖出240亿立方米泥沙,这些都能填满1.5个三峡水库的泥沙往哪放?

就算把湖挖深了,后续每年还得花大力气清淤,太湖现在每年自然淤积30多万吨泥沙,以后清淤费每年少说几十亿。

如果真的要这么做,那这笔钱要由谁来出?

最后,之前的不少科学家都根据太湖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他们觉得可行的设想。

比如对太湖的局部疏浚,虽然方向是好的,但当时的技术解决不了太湖的难题,而且真的强行去做,也没有办法去保证不对太湖的生态环境进行任何影响。

后来等到技术够了,工作人员把多波束测深仪、高精度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都用上了,虽然对太湖的监测和处理效率高了,但还是“治标不治本”。

除了挖深,还有哪些方法能把太湖“物尽其用”?

针对太湖的实际情况,或许可以采用生态清淤的方式。



确定太湖污染范围,锁定污染严重的淤泥并清理,这样既能减少污染物对湖水的影响,又能降低对生态的破坏。

还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太湖跟周围河流的水闸开合来调节太湖的水位。

在当地雨季的时候可以多在太湖里存些水,等旱季的时候把太湖的水多放出去一些,这样太湖存下来的这些水资源就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除了国家出钱安排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出力,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也能给太湖的水体健康献出一份力。

比如,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在洗衣服的时候可以减少使用一些含磷的洗衣粉,避免让当年的“蓝藻案”再出现。

还有就是去太湖旅行的游客可以不在游览的过程中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周边垃圾箱里。



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内容以外,如果真的对太湖下手,那原来生活在太湖里的鱼虾水草都有可能会因为浅水变深水彻底绝种。

那些小鱼小虾原本是生活在浅水区,已经习惯了在水草间觅食繁殖,如果水位突然变深,水草的生长环境就会改变,它们也就没了最基础的食物来源。

至于那些生活在太湖周边湿地的候鸟,太湖挖深后湿地面积会大量减少,它们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虽然挖深太湖这件事成了,理论上的确能促进水运发展,但前期的投入很有给地方财政“上强度”。

而且就算挖成了,后续运营维护的成本也有来源了,但规划利用失败,当地经济也会跟着玩完。

总的来说,虽然把太湖挖成第一大湖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但是从实际操作和长远影响来看,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与其花大力气去挖深太湖,不如在生态保护、水利调度等方面多下功夫,说不定这些方法才是最立竿见影的。

参考资料:

1. 太湖——苏州市水务局

2. 朱喜:太湖清淤有效果吗?——水利天下

3.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和演变[J]——杨世伦, 陈吉余《地理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八战全胜!江苏队获得第十五届全运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冠军

八战全胜!江苏队获得第十五届全运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冠军

现代快报
2025-11-18 23:29:19
瑞幸董事长黎辉:一天喝六七杯咖啡以上,未参与星巴克中国股权竞购

瑞幸董事长黎辉:一天喝六七杯咖啡以上,未参与星巴克中国股权竞购

界面新闻
2025-11-18 15:07:04
全球难度最高的直升机:美国独霸技术60年,神话终于被中国打破

全球难度最高的直升机:美国独霸技术60年,神话终于被中国打破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55:03
人类首次:NASA“旅行者1号”预计2026年将突破“光日”里程碑

人类首次:NASA“旅行者1号”预计2026年将突破“光日”里程碑

IT之家
2025-11-14 22:13:29
莫雷托:米兰没考虑签回蒂亚戈-席尔瓦,弗鲁米嫩塞也不想卖

莫雷托:米兰没考虑签回蒂亚戈-席尔瓦,弗鲁米嫩塞也不想卖

懂球帝
2025-11-19 00:22:18
大量巴勒斯坦人因酷刑死于以监狱!目击者:一囚犯死后以色列狱警笑着说“挺好,至少少了一个人”

大量巴勒斯坦人因酷刑死于以监狱!目击者:一囚犯死后以色列狱警笑着说“挺好,至少少了一个人”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8 23:50:48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新华时评:附和高市早苗,赖清德“倚外谋独”无底线

新华时评:附和高市早苗,赖清德“倚外谋独”无底线

澎湃新闻
2025-11-19 00:12:13
蛇鼠一窝!阿斯麦CEO为安世半导体发声,暗指中国破坏全球供应链

蛇鼠一窝!阿斯麦CEO为安世半导体发声,暗指中国破坏全球供应链

克莱恩财经
2025-11-18 14:46:12
成都直飞札幌航线将取消?川航回应:近期暂无执飞计划

成都直飞札幌航线将取消?川航回应:近期暂无执飞计划

封面新闻
2025-11-17 20:13:08
张家界“爱国贼事件”:傻X式爱国,是个巨大祸害

张家界“爱国贼事件”:傻X式爱国,是个巨大祸害

麦大人
2025-10-13 15:29:56
被无数人吐槽的“蠢设计”,了解正确用法后:蠢的是我自己

被无数人吐槽的“蠢设计”,了解正确用法后:蠢的是我自己

美家指南
2025-11-18 17:29:04
巴萨现役球员诺坎普出场榜:特狮居首,德容第二佩德里第三

巴萨现役球员诺坎普出场榜:特狮居首,德容第二佩德里第三

懂球帝
2025-11-18 23:50:13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蓝营民调大涨;民进党没招了,再打抗中牌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蓝营民调大涨;民进党没招了,再打抗中牌

前沿天地
2025-11-18 14:47:14
一场活动,站位尽显江湖地位,唐国强张丰毅站一边,C位雷打不动

一场活动,站位尽显江湖地位,唐国强张丰毅站一边,C位雷打不动

丰谭笔录
2025-11-19 00:02:38
2025地球小姐澳门冠军陈思蓓,身高170,纯天然颜值,当之无愧

2025地球小姐澳门冠军陈思蓓,身高170,纯天然颜值,当之无愧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2 13:33:51
中国003型航母都要量产了,为啥东海舰队还是没分到航母?

中国003型航母都要量产了,为啥东海舰队还是没分到航母?

军武次位面
2025-11-18 17:03:53
泡泡玛特股票?反过来读才能知道真相

泡泡玛特股票?反过来读才能知道真相

北欧模式
2025-11-11 20:28:30
2025-11-19 01:35:00
凡知 incentive-icons
凡知
莫道书中无用处, 兴替之间皆学问。
4148文章数 10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红米K90至尊版突然被确认:大屏高刷+超帧生态,是否值得期待?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