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治理天下最难的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老农放下手中的农具,抬头看着这个自称商人的陌生人。
"这话可不好说啊。"
老农摇摇头,"不过,如果真要我说,确实有那么几个字。"
李世民眼睛一亮,"什么字?"
![]()
01
贞观十三年的秋天来得很早。
长安城里已经开始飘黄叶了,李世民站在宫殿的窗前,看着远处的山峦。
朝堂上刚刚结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大臣们为了一项税收政策吵得面红耳赤。
"陛下,臣以为应该减免三成。"
"不妥,国库空虚,怎能再减?"
"民生艰难,不减不行啊。"
李世民听着这些争论,心里越来越烦躁。
这些大臣说得都有道理,可就是找不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办法。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对身边的太监说:"去准备一身平民的衣服。"
"陛下要出宫?"
"出去走走。"
李世民换了一身普通商人的打扮,骑着马出了城。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就这样一个人走在通往乡村的土路上。
路两边都是农田,稻子已经收割完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
偶尔能看到几个农民在地里收拾东西,或者赶着牛车往家走。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李世民看到前面有个老人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把镰刀,正在割野草。
老人大概六十来岁,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看起来很好。他看到李世民骑马过来,站起身招手。
"这位客官,天快黑了,前面没有客栈,要不到我家歇一晚?"
李世民勒住马,看了看天色,确实已经有些暗了。
"那就麻烦老人家了。"
老人笑了笑,收起镰刀:"不麻烦,不麻烦。我家就在前面,走几步就到。"
老人的家是一个很普通的农家小院,三间瓦房,院子里种着几棵柿子树,树上还挂着几个红柿子。
"老婆子,来客人了!"老人大声喊道。
一个老太太从屋里出来,看到李世民,连忙拍打身上的灰尘。
"哎呀,贵客啊,快进屋,快进屋。"
屋里很简单,几张木桌木凳,墙上贴着一些年画。老太太忙着烧水泡茶,老人让李世民坐下。
"客官是做什么买卖的?"
"做点小生意,到处跑跑。"李世民随口说道。
"现在生意好做吗?"
"还行吧,就是税重了些。"
老人点点头:"是啊,税确实重。不过听说朝廷也有难处,到处都要用钱。"
李世民心里一动,这个老农对朝廷的事情倒是了解。
"老人家对朝政很关心啊。"
"关心谈不上,就是听人说说。"老人倒了茶递给李世民,"不过我们这些种地的,最关心的还是收成和税收。"
"那老人家觉得现在的政策怎么样?"
老人想了想:"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比起前些年,日子好过多了。就是有些官员不太好,收税的时候总是多收一些。"
"多收?"
"是啊,朝廷定的是一个数,到了下面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老人摇摇头,"这种事情很常见。"
李世民皱起眉头。这种情况他在朝堂上也听说过,但没想到这么普遍。
老太太端来几个菜,都是很简单的农家菜。萝卜丝,咸菜,还有一碗小米粥。
"客官别嫌弃,我们家就这些。"
"不嫌弃,不嫌弃。"李世民连忙说道。
02
吃饭的时候,老人又聊起了农事。
今年收成不错,但是粮价有些低。种地的收入勉强够家用,年轻人都想出去做别的。
"我家老三就不愿意种地,非要进城学手艺。"老人说,"也不能怪他,种地确实辛苦,收入也不高。"
"那朝廷有没有什么办法?"
"办法倒是有一些,比如修水利,建粮仓什么的。但是效果不太明显。"老人放下筷子,"说到底,还是要看领头的人怎么想。"
"领头的人?"
"就是皇帝啊。"老人笑了,"皇帝如果真心为百姓着想,下面的官员就不敢胡来。如果皇帝只顾自己享乐,下面的人就更加肆无忌惮。"
李世民心里一震。这个老农说话很直接,但是很有道理。
"老人家觉得现在的皇帝怎么样?"
"李世民啊?"老人想了想,"听说还不错,至少不像前面几个那么糟糕。但是当皇帝的,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呢?"
李世民苦笑。原来在老百姓眼里,自己也只是"还不错"而已。
饭后,老人又泡了茶。外面已经完全黑了,只有院子里的柿子树在月光下显出模糊的影子。
"客官,我看你谈吐不凡,应该不是一般的商人吧?"老人突然问道。
李世民心里一紧,但表面还是很平静:"为什么这么说?"
"做生意的人,说话总是精打细算的。你刚才问我对朝政的看法,一般商人不会问这种问题。"
"可能是我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吧。"
老人笑了:"也许吧。不过,如果你真是朝廷里的人,我倒是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治理天下最难的是什么?"
李世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
![]()
"老人家觉得呢?"
老人放下茶杯,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
"想出答案了吗?"
"想出了一些。"老人站起身,走到窗前,"治理天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这话怎么说?"
"制定政策不难,只要有文化的人都能想出一大堆。招兵买马不难,只要有钱就行。平定叛乱也不难,只要将军们有本事。"
"那什么难呢?"
老人转过身,看着李世民:"最难的,是另外的事情。"
"什么事情?"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这上面栽跟头。有的栽得轻一些,有的栽得重一些。但是很少有人能完全避免。"
李世民感觉心跳加快了。这个老农说话虽然朴实,但是见解很深刻。
"能具体说说吗?"
老人重新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你看啊,秦始皇够厉害吧?统一六国,修长城,建阿房宫。但是秦朝传了几代?"
"二世而亡。"
"对。汉高祖刘邦,白手起家,打败了项羽。汉朝传了多少年?"
"四百多年。"
"为什么差这么多?"老人看着李世民,"不是因为秦始皇不够聪明,也不是因为刘邦更厉害。"
"那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对一件事情的理解不同。"
李世民觉得自己快要听到关键的地方了。
"什么事情?"
老人又喝了一口茶,似乎在整理思路。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
老人停了一下,看了看外面的夜色。
"客官,我看你确实不是一般人。要不,我们明天再聊?今天太晚了。"
李世民心里着急,但也不好催促。
"那好,明天再聊。"
老人给李世民铺了床,就在堂屋里。李世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直在想老人刚才说的那些话。
03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醒了。他听到院子里有动静,起身一看,老人已经在喂鸡了。
"客官起得早啊。"老人笑着说道。
"睡不着,起来走走。"
老太太做了早饭,小米粥配咸菜,还有几个玉米饼子。
吃完饭,老人说要到地里去看看,问李世民要不要一起去。
"好啊。"
两个人走到田埂上,老人指着自己的地:"这些都是我家的,一共三亩多。"
"收成怎么样?"
"还行,够吃的。"老人弯腰捡起一穗掉在地上的稻子,"不过种地确实辛苦,一年到头都闲不下来。"
"那为什么不改行呢?"
"改什么行?"老人笑了,"我们这些人,除了种地还能干什么?"
李世民想了想,确实如此。农民改行并不容易。
"昨天晚上我们说到哪了?"老人突然问道。
"说到治理天下最难的是什么。"
"对,我想起来了。"老人直起腰,"我说过,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一件事情上栽跟头。"
"是什么事情?"
老人看着远处的山峦,表情变得凝重。
"其实这件事情,每个皇帝都知道。但是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
"到底是什么?"李世民有些急了。
老人转过身,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
"客官,我觉得你不是普通人。也许,你就是朝廷里的官员。"
李世民心里一跳,但还是摇摇头:"老人家想多了。"
"想多了也好。"老人笑了,"不过,既然你这么关心这个问题,我就告诉你。"
"请说。"
老人深吸了一口气。
"治理天下最难的地方,其实可以用很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
李世民屏住呼吸,等待着答案。
"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