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是常事。但如果小两口后来离婚,这套房子该怎么分?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且复杂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最新的司法解释中,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相对明确的指引:出资是基础,公平是尺度。
![]()
简单来说,最高院认为,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是希望子女的婚姻稳定幸福。一旦婚姻破裂,从公平角度出发,房产的分割需要以父母的出资贡献为基础,但同时要综合考虑婚姻中的各种因素,以实现公平。
李晓娟律师分情况进行说明:
一、 一方父母全款出资
如果在出资时,父母通过书面赠与合同等方式,明确表示钱只赠给自己的子女一人,并且这个意思表示能够被证实(例如经过公证,或配偶方知情),那么房子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如果在出资时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房子可以判给出资方子女,但法院需要考虑共同生活时间、是否生育子女、离婚过错、对家庭贡献等因素,来决定获得房子的一方是否需要给对方补偿,以及补偿多少。
举个例子:结婚8年以上且育有子女,补偿会较多;结婚不到3年,补偿可能很少甚至没有。
二、 一方或双方父母部分出资
同样,如果赠与合同明确约定出资只给自家孩子,那么就按照约定处理。
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法院会以出资来源和比例为基础,再结合上述婚姻因素,判决房子归一方所有,并由其向另一方支付合理补偿。
举个例子:一方父母出了首付,婚后共同还贷。如果婚姻时间长且育有子女,房子也可能判给非出资方子女,由其向对方支付补偿。
如果双方父母都出了钱,出资比例是重要参考,但并非绝对按出资比例分割,法院依然会综合考虑后作出公平判决。
另外,李律师还需要提醒大家在实务中,经常会涉及父母的出资是借款还是赠与?
![]()
如果父母主张是借款,需要提供充分证据(如借条、催款记录、还款记录等),只有一张子女单方签字的借条比较容易被推翻。
总的来说,新规更加强调家庭整体利益和个案公平,赋予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对于父母而言,如果希望出资购买的房产完全属于自己子女,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出资时签订明确的只赠予一方的书面协议,并妥善保留证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