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评论员 张逸菲
当俞敏洪在南极纯净的冰雪世界中写下那封内部信时,他或许没料到,五次提及的“南极”二字,会深深刺痛无数职场人的心。一位网友的评论道破了天机:“裹着大北风上班的牛马,要去共情在远离尘嚣的纯净之地沐浴明媚阳光的老板,好像是挺难的。”
![]()
俞敏洪向新东方员工发布的全员信
企业家俯瞰世界之巅时,最容易遗忘的正是脚下土地的温度。俞敏洪眼中的企鹅,是团队协作的典范、适应环境的勇者;而在寒风中挤地铁、为房贷焦虑的员工眼中,那不过是又一个遥不可及的励志符号。俞敏洪将个人精英式的体验,包装成普适的精神食粮。他可能不明白,在饥饿者面前bia叽嘴,从来不是智慧的沟通,而是情感的暴力。
历史上无数教训告诉我们,共情的缺失是领导者最大的败笔。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疑问跨越千年,依然在今天的职场回响。当管理者沉迷于“诗和远方”的叙事,却对员工“眼前的苟且”视而不见时,再华丽的辞藻也只会沦为空洞的说教。新东方32年的风雨历程,书写者不该只是站在闪光灯下的领袖,更应是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普通人。
真正的共情,需要管理者走下神坛,将双脚深深插入现实的土壤。激励团队最好的方式,不是展示自己看到了多美的风景,而是让每个奋斗者都能触摸到希望的实感。
南极的企鹅固然可爱,但企业的生命力终究扎根于办公室的日常耕耘。32周年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本可以成为凝聚人心的绝佳契机——一场真诚的座谈,一次实在的福利,甚至只是与员工共同加班的一个夜晚,都可能比来自南极的问候更有力量。企业家需要明白,当你在南极看企鹅时,员工也在职场中看着你。
企业家最可贵的能力,不是站得多高、走得多远,而是始终记得北风的温度,理解“牛马”的艰辛。真正的领导力,始于懂得在饥饿者面前,轻轻放下手中的碗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