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第一章
七月的傍晚,天气闷热,窗外知了扯着嗓子叫得人心烦。苏念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锅里炖着排骨汤,咕嘟咕嘟冒着泡,油烟机嗡嗡作响。今天儿子小辉期末考完试,她特意早点下班,想做几个好菜。
“张姐,帮我把那葱切一下。”苏念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声,手里忙着给鱼改刀。
“哎,来了来了!”保姆张春华应着,麻利地洗了手,拿起葱开始切。她在苏念家干了快五年了,做饭、打扫卫生,手脚利索,就是话多点。
张春华五十出头,微胖,总爱穿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头发在脑后挽个髻。她一边切葱,一边又开始絮叨:“苏老师,你说现在这孩子读书多辛苦!我们家小磊,这回高考,可算是熬出头了!”她脸上放着光,语气里带着压不住的得意。
苏念笑了笑,顺着她的话问:“磊磊成绩出来了?考得怎么样?”张春华的儿子叫王磊,比苏念儿子小辉大两岁,今年高考。
“出来了!昨天晚上查的!”张春华声音立刻高了八度,手里的菜刀都停下了,“复旦!上海的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都在路上了!”
苏念 genuinely 有点惊讶,随即也为她高兴:“真的?哎呀!恭喜你啊张姐!复旦大学可是顶尖名校!磊磊太争气了!”她是真心替张春华高兴。一个单亲妈妈,在城里当保姆供儿子读书,能考上复旦,确实不容易。
张春华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像是喝了蜜:“可不是嘛!我跟你说苏老师,我们家小磊从小学习就好,就没让我操过心!这次啊,算是给我们老王家光宗耀祖了!”她说着,又凑近些,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和优越感,“你是不知道,我们老家那个村,多少年没出过大学生了,更别说复旦这样的!村里都说,我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那是那是,磊磊是好样的。”苏念附和着,心里却觉得张春华这兴奋劲儿有点过头了,但也能理解,毕竟是天大的喜事。
饭菜上桌,丈夫周涛也下班回来了。一家人坐下吃饭。张春华端着碗,却没怎么动筷子,眼神不时瞟向正埋头啃鸡腿的小辉。
小辉今年初二,成绩中不溜秋,有点偏科,数学好语文差,为这没少挨说。这会儿他正专心对付鸡腿,没注意张阿姨的目光。
张春华清了清嗓子,像是无意间提起:“周老师,苏老师,你们说,这孩子读书啊,真是看天分。像我们家小磊,那真是天生读书的料!从小到大,奖状贴了一墙!这回考上复旦,他们老师说,清华北大都抢着要呢!就是专业不太合心意,没去。”
周涛是个老实人,听了也笑着点头:“磊磊是聪明,张姐你以后可享福了。”
张春华更来劲了,筷子点着桌子:“享福不享福的,孩子有出息就行!我们当大人的,苦点累点也值了!不像有些孩子……”她话锋一转,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小辉,“脑子不开窍,爹妈再着急也没用,白花钱!”
小辉啃鸡腿的动作顿住了,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张阿姨,又看看爸妈,脸慢慢红了,低下头默默扒饭。
苏念心里“咯噔”一下,像被什么东西刺了。她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没接话,夹了块排骨放到小辉碗里:“快吃,吃完好写作业。”
周涛也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
张春华似乎没察觉气氛微妙的变化,或者说根本不在意,继续滔滔不绝:“要我说啊,这孩子读书,七分靠天分,三分靠努力。没那个天分,累死也白搭!就像我们小磊,那真是随我,聪明……”
一顿饭,就在张春华高一声低一声的“我们家小磊”和明褒暗贬的对比中,吃得有些不是滋味。吃完饭,张春华收拾碗筷,哼着小调进了厨房,心情好得不得了。
苏念和周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奈。周涛摇摇头,低声说:“张姐今天太高兴了,话多了点,别往心里去。”
苏念没说话,心里那点不快,像颗小石子,沉了下去。她安慰自己,张姐不容易,儿子有出息,激动点也正常,过几天就好了。
可她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章
接下来的日子,张春华的“炫子”模式全面升级,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每天早上,苏念送小辉上学,张春华在门口打扫,总会“顺便”说一句:“苏老师,送小辉上学啊?哎,我们小磊以前上学,从来不用我送,自己起早摸黑地学!”
晚上,苏念督促小辉写作业,稍有磨蹭,张春华就会“路过”,叹口气:“孩子不爱学,逼也没用。我们小磊那时候,一坐就是三四个钟头,雷打不动。”
小辉数学考了满分,苏念刚表扬两句,张春华的声音准能飘过来:“数学好是好,可得均衡发展。我们小磊那时候,门门拔尖,尤其是语文作文,回回年级范文!”
甚至连吃饭,小辉挑食不吃青菜,张春华也要插一句:“小辉,多吃青菜聪明。我们小磊就不挑食,给啥吃啥,身体棒,学习才有精神头!”
开始,苏念还忍着,觉得她高兴劲儿没过,偶尔笑笑敷衍过去。
周涛也私下劝张春华:“张姐,知道磊磊争气,你也别老挂嘴上,孩子压力大。”
张春华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哎,周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我这不是高兴嘛!”可一转脸,照样我行我素。
最让苏念憋气的是,张春华那语气里的优越感和对小辉毫不掩饰的贬低,越来越明显。以前她只是炫耀自己儿子,现在几乎句句都要拉上小辉做对比,仿佛不把小辉比到泥里,就显不出她儿子的优秀。
有一次,小辉因为一道物理题没解出来,有点沮丧。张春华正好进来送水果,瞧见了,立刻说:“哎哟,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小磊高中物理竞赛拿过奖的!这种题,他一眼就能看出解法!小辉啊,你就是脑子转得慢,得多跟你磊磊哥学学!”
小辉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猛地推开椅子跑回了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苏念的火“噌”地就上来了,她强压着怒气,对张春华说:“张姐,小辉在学习,需要安静。解题的事,有老师教,不劳您费心。”
张春华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苏念会这么直接,脸上有点挂不住,讪讪地说:“我这不是为孩子好嘛……”放下水果,扭身出去了。
那天晚上,苏念去小辉房间,看见儿子眼睛红红的,明显哭过。她心疼得像针扎一样。小辉抬起头,小声问:“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笨?比不上磊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