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腹地,湖北省英山县这片崇山峻岭之间,有一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正在蓬勃生长。英山县烟草专卖局的“爱心妈妈”们用无私的爱与细致的关怀,努力填补着那份空缺,为留在山里孩子的童年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
为梦想点亮“光”明
留守儿童熙熙(化名)有个“小秘密”:黑板上的字,在他眼里总像一群模糊不清的小蝌蚪。他不敢告诉年迈的外婆,怕添麻烦;更不敢告诉远在广东打工的妈妈,怕她担心。他只能眯着眼睛,努力向前倾着身子,成绩也像他的视线一样,渐渐滑落。
直到他的“爱心妈妈”蔡思的出现,这个“小秘密”才被温柔地揭开。而这次帮扶,聚焦在为熙熙配一副合适的近视眼镜上。
当配镜师将配好的眼镜为熙熙戴上,并为他调整好镜腿时,小家伙下意识地眨了眨眼,然后猛地抬起头,望向窗外。
她们意识到,她们做的不仅仅是为孩子矫正了视力,更是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往清晰世界的大门。
陪我玩一天
“琪琪,你有什么小心愿呀?”
“我想去游乐场玩,到县城转转……”
这是英山烟草“爱心妈妈”团队志愿者,也是该局驻村第一书记柯研上门了解情况时,琪琪许下的“小心愿”。
琪琪(化名)是名小学生,12岁的小女孩身材瘦小,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身患残疾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爷爷奶奶年老体弱,家庭较为困难。平时放假,爷爷奶奶忙于农活,琪琪做完作业都是一个人玩,家门也很少出,与同龄的孩子相比,琪琪的假期生活比较单调。
放假去游乐场玩耍、到书店看书、选购喜欢的图书……这些作为大部分孩子假期的日常,对于琪琪来说,却是她梦寐以求的小心愿。
为了帮助琪琪实现这个“小心愿”,英山烟草“爱心妈妈”团队组织10余名志愿者开展关爱“困难儿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琪琪共同欢度周末。
在“一日游”活动中,琪琪与志愿者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爱为梦想架桥铺路
从熟悉的乡镇校园,踏入陌生的城区学校,对于一名留守儿童而言,这段路程承载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转换,更是学习环境、社交圈子乃至生活方式的巨大跨越。这一步,走得好,海阔天空;走得不好,可能适得其反。“爱心妈妈”谢娟用她的爱,细致到了陪伴孩子走好这关键一步的全程。
鹏鹏(化名)是某乡镇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父母长年在上海务工,爷爷中风,他跟着奶奶生活。鹏鹏所在的学校高年级优质师资流失严重,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这将直接影响他的小升初。为一名留守儿童办理从乡镇到城区的转学,其难度远超常人想象。这不仅仅是一纸调令,而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心资源的“攻坚战”。
经过多方联系,鹏鹏转学的手续办妥,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开学前,“爱心妈妈”谢娟带着鹏鹏去采购生活用品,像所有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一样,事无巨细。
然而,转学后的挑战才真正开始。城里的教学进度快,英语更是鹏鹏的弱项。英山烟草“爱心妈妈”团队的新进大学生员工,每周为他免费补课,辅导英语,更重要的是心理疏导。此外,团队发现鹏鹏喜欢看篮球比赛,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尽管一开始他连运球都不熟练。大家都鼓励鹏鹏说:“学习就像打球,多练习,总能投进。”
两个月后的一个傍晚,“爱心妈妈”谢娟的手机响了,是鹏鹏兴奋的声音:“报告谢妈妈,我这次英语考了80分!篮球队的老师也夸我进步快!”电话那头那个曾经怯懦的乡村男孩,如今在城区的操场上奔跑,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
传递爱、交融心、守护梦,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这是英山烟草“爱心妈妈”团队成立的初衷和理想。团队成立五年以来,该团队开展各类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帮扶困难儿童50余名。他们用细腻与坚韧,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爱心网”,努力为像熙熙、琪琪、鹏鹏一样的孩子,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柴小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