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
11月17日,峄城区召开 “创新驱动、稳进提质,聚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峄城区工信局局长田谨睿围绕三大核心工程实施情况作发布,相关负责人就惠企政策落实、跨区域产业协作、“亩产效益” 改革等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全面展现峄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与显著成效。
![]()
三大核心工程筑基 工业发展根基稳固
发布会上,田谨睿介绍,峄城区工信局深入实施 “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战略,精准推进 “抓提升育百企”“促技改强百企”“送政策惠百企” 三项工程,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动能增强。
![]()
在 “抓提升育百企” 方面,通过健全 “事前预判、事中跟进、事后复盘” 监测机制,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与种子企业 “导师制” 帮扶,1-9月峄城区新增规上企业13家,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达164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3%,工业基本盘持续夯实。
同时,“促技改强百企” 工程成效显著。峄城区建立技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1-9 月,全区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74个,9 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改导向目录,10个项目获批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新增省级数字经济 “晨星工厂” 6 家,7 家企业获评省、市级智能工厂,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通过“送政策惠百企” 工程精准发力,峄城区构建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分层分类政策推送与专业辅导,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市级以上政策支持及荣誉100项(次),圆满完成 “百项政策荣誉争创” 目标,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全链条服务 + 跨区协作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针对惠企政策如何精准直达的问题,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建回应,峄城构建 “专、精、特、心” 全链条服务体系,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通过 “班前一刻钟微课堂” 提升干部政策解读能力,设立8个政策服务站发放汇编1000余册,打通宣传 “最后一公里”;建立 “一企一档” 和梯度培育库,完成160余家(次)企业需求匹配;组建 “惠企春风团” 提供定制化服务,指导100余家企业申报各类荣誉;创新 “企家人” 服务机制,实现国家级 “小巨人” 企业零的突破,新增省级 “专精特新” 企业、绿色工厂等100余家。
在跨区域产业协作方面,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褚政介绍,峄城依托与胶州产业帮扶合作,实施 “鹊桥、丝路、伴飞、蝶变” 四项工程,扎实开展 “我为企业拓订单” 活动。线上搭建 “峄品汇” 与胶州 “惠企 e 家” 联动平台,线下举办22场行业对接会;借力上合示范区推动企业出海,组织企业家 “一对一” 结对帮扶,开展8期信息化培训。目前已促成56家企业达成17项合作,新增订单2亿元,6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 “晨星工厂”,3家企业建成5G工厂,跨区域协作成果丰硕。
亩产效益改革 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导向
关于 “亩产效益” 评价改革,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竣详解其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改革以 “以亩产论英雄” 为导向,摒弃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引导资源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集聚。为此,峄城构建 “1+5+X” 综合评价体系,以 “亩均税收” 为核心,涵盖亩均销售收入、研发投入强度等5项主要指标,并根据行业特性设置差异化指标(X),为企业 “精准画像”。
下一步,峄城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 “1+5+X” 评价机制,提升科学性与精准度;强化评价结果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形成政策合力;聚焦要素产出提升,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田谨睿表示,峄城区工信局将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持续深化三大行动、优化服务机制,奋力推动峄城工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跨越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