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祖上传下来的地送人,换一块涨潮就看不见的石头,这买卖听着就像个天大的笑话。
可这事,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就干了,而且干得不动声色。
全世界都以为他吃了大亏,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用一块没人要的礁石,撬动了整个国家的命脉。
时间倒回1967年,哈桑纳尔还是个21岁的年轻人,刚从他父亲手上接过这个国家。
那时候的文莱,说好听点是“和平之邦”,说难听点就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热带雨林。
国家被马来西亚的林梦地区拦腰斩断,分成东西两块,就像一个被人砸碎的盘子,看着都憋屈。
这块叫林梦的地,不光是地图上的一道疤,更是文莱王室百多年来的心病。
![]()
历代苏丹都念叨着要把它拿回来,可一直没那个本事。
刚上台的哈桑纳尔,面对的就是这么个烂摊子。
兜里没钱,腰杆不硬,国家大事还得看英国人的脸色。
他知道,光守着这片热带雨林,哭着喊着要林梦,文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文莱彻底翻身的机会。
为了这个机会,他一等就是四十二年,从一个青年君主,等到了白发苍苍。
2009年3月16号,一则新闻悄悄出现在国际版面的角落里,没几个人在意。
![]()
新闻说,文莱和马来西亚把边界问题给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
文莱正式宣布,以后再也不提林梦那块地的事了。
消息一出,不少人替文莱惋惜,觉得这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被邻国给欺负了。
毕竟林梦那地方,土地肥沃,位置又要紧。
放弃了,就等于承认国土被永久分割,这是多大的耻辱。
可谁也没想到,在这场看似亏本的买卖里,哈桑纳尔拿到了一样东西——南通礁。
![]()
这地方在地图上得用放大镜找,就是一个涨潮时几乎完全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露出水面的面积还不到一平方米。
你要是坐船路过,可能都懒得看一眼。
除了几条鱼和漂亮的珊瑚,这地方简直一文不值。
苏丹办公桌上锁在保险柜里的,还有一份壳牌石油公司的绝密勘探报告。
地质学家们早就用数据告诉他,这块巴掌大的礁石下面,趴着一头“黑色巨龙”——一个代号为CA-2的超级海底油田。
那片海床底下,藏着价值高到无法计算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屈辱的退让,而是一场精心算计的豪赌。
![]()
哈桑纳尔赌上的,是祖宗的地和民族的情感;他瞄准的,是能让整个国家吃几十年饱饭的黑色黄金。
在他看来,林梦那块地,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也是有限的。
而南通礁那片海,价值是看不见的,却是无限的。
他用一片实实在在的土地,换回了一座看不见但能源源不断冒钱的金山。
协议的墨水还没干透,文莱壳牌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在南通礁周围的海面上。
钢铁巨兽的咆哮声,彻底撕碎了南海的宁静。
一根根巨大的钻头刺穿坚硬的海底岩层,高压的原油像黑色的墨汁一样喷涌而出。
![]()
在随后的几年里,772口油井,死死地插进了这片海域的十几个油田里。
这些钻井平台,二十四小时不停工,就像772台不知疲倦的印钞机,把海底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抽上来,变成了苏丹国库里一串串天文数字。
每年,成百上千万吨的原油从这里装船,运往世界各地,换回大把大把的美元。
文莱的人均GDP坐着火箭往上蹿,很快就超过了4.8万美元,把曾经管着他们的英国人都远远甩在了身后。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这座曾经漂在水上的宁静小城,迅速被金钱泡得油光锃亮。
过去街上跑的都是摩托车,现在放眼望去,全是免税的奔驰、宝马。
当地人穿着传统的马来长袍,慢悠悠地开着豪车,穿行在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和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之间。
![]()
市中心那座奥玛尔·阿里清真寺的金色大圆顶,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而几十公里外海面上那些冰冷的钢铁怪物,正在为这份辉煌输送着不竭的动力。
如果说文莱是石油堆出来的奇迹,那苏丹哈桑纳尔本人,就是这个奇迹最直接的体现。
南通礁流出来的美元,把他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部活生生的奢华大片。
他花钱盖的努洛伊曼宫,是全世界最大的皇宫,大得能在里面迷路。
一千七百多个房间,里面的装饰不是镀金就是意大利大理石,连厕所里的水龙头、抽纸盒,都得是纯金的,不然显不出王室的气派。
他的车库,与其说是车库,不如说是个世界顶级豪车博物馆。
里面停着七千多辆车,光是定制版的劳斯莱斯就有六百多辆,从老爷车到最新款,应有尽有。
![]()
为了给这些车加油方便,他干脆在车库里建了个私人加油站。
天上飞的,他有二十多架私人飞机。
其中最扎眼的一架波音747,被他改成了“飞行宫殿”。
机舱里铺的是新西兰顶级羊毛地毯,卫生间的水龙头是24K纯金的,连洗手盆都是金的。
有一次他想理发了,直接派专机把他最喜欢的伦敦理发师接过来,剪个头的花费就超过了17万人民币。
这点钱对他来说,跟普通人花钱买瓶水差不多。
1996年,他女儿说喜欢迈克尔·杰克逊,行,那就花一千五百万美元把人请来,在自家后院开一场免费演唱会,全国人民都来看。
那场面,至今还是文莱人酒足饭饱后最爱聊的谈资。
苏丹自己过得奢侈,也没忘了自己那四十多万国民。
他把卖石油赚来的钱,大把大把地撒向了全民福利。
在文莱,老百姓的日子,基本上就是“躺赢”。
看病吃药,从头到脚,一分钱不用花。
要是本国的医院治不好,国家出钱,把你送到新加坡、送到欧洲,找全世界最好的医生给你治。
上学也一样。
从幼儿园读到博士,学费、书本费、校服钱,国家全包了。
只要你肯读书,国家就负责把你送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买房买车更是简单得让人嫉妒。
买房子,首付只要一块钱文莱币,合人民币五块钱,剩下的贷款利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买车没有任何税,政府还给高额的保险补贴。
所以在文莱街头,豪车跟自行车一样普遍。
那些过去住在水上村落,靠打渔为生的穷人,现在手里的渔网早就换成了最新款的智能手机。
他们站在自家木屋的阳台上,看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心里清楚,在213公里外那片看不见的海域里,正有一台巨大的提款机,每个月准时把钱打到他们的账户上。
2009年那场惊天豪赌,哈桑纳尔苏丹赌赢了国家的现在。
他用海底的黑金,为整个国家铺了一条黄金大道,也为自己换来了无上的财富和权威。
只是,油井总有抽干的一天,路也总有走到头的时候。
Horton, A. V. M. (2011). "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obituary for a Protocol of 1920". Global & Strategis, 5(1), 101-118.
![]()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 Brunei".
Forbes. "The World's Richest Royals". (Annual publication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