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用科技赋能中医药发展

0
分享至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大兴生产基地现代化生产线。企业供图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创新的技术方式和科研同样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同仁堂,不断增加的年度研发投入,为企业推动品种资源开发等提供了资金保障。新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通过“工艺优化——设备自动化升级——信息系统打通融合”的方式,同仁堂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等工作,让产学研相互结合,为这家中药老字号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以智能制造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药制作涉及多道工艺,以安宫牛黄丸为例,从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到制丸包装等各个环节,每一步工艺要求都十分严格,所有药材均经过细磨精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包上金衣、封上蜡皮,一料药必须做出规定的丸数,不能多一丸,也不能少一丸。

如今,技术的发展也在助力中药材的生产。其中,同仁堂以大兴分厂为试点,搭建了多条智能制造大蜜丸生产线,并建成以同仁牛黄清心丸为示范的国内首条大蜜丸水分和成品整体质量在线检测生产线;“非遗传统大蜜丸工艺技艺与智能化关联技术研究”还获评国家文旅科技创新工程优秀项目。

大兴分厂是较早一批进行数字智能化转型的中医药行业生产基地。早在2020年,大兴分厂就已完成了单体设备的数字化赋能。如今,大兴分厂正在实现从数字智能化生产线到数据智能化生产车间的跃迁。在大兴分厂控制显示大屏上,多条生产线的实时数据闪烁着。这是大兴分厂的智能监测平台系统,通过对生产线的实时监测,生产管理者能够实时统筹各个生产线的生产状态。

通过实时感知功能,大兴分厂的生产管理者能够对各生产线运行参数、设备警示信号、产能实时数据以及单体设备工作状态等实时数据进行监测,第一时间处理异常状态,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此外,通过视频采集和信号处理,大兴分厂还能利用AI算法对药品产量、加工工时、药品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药品生产的整体良品率及标准化程度。

与此同时,更大范围的转型升级正在拉开帷幕。据介绍,目前不仅同仁堂亦庄分厂在陆续开展生产线数据采集相关工作,其他各生产基地也在对智能制造工作展开相关调研,数据串联的愿景正在实现。

让人才成为创新支撑

创新离不开人才,同仁堂也深知这一道理。为了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同仁堂在“内部”“外部”两个渠道同时发力,减少内耗与冗余成本,为效益提升奠定基础。在外部,公司搭建立体化招聘与培养机制,精准吸纳和培育适配人才,让人才价值充分释放,形成“组织提效-人才赋能-效益增长”的正向循环,为持续提升公司效益、巩固行业地位提供长效保障。

在人才管理方面,同仁堂还深入落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机制,加强干部人才梯队建设,激发人才内在动力与创新活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教育培养工作,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才为切入点,根据不同岗位和业务领域的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培养课程,注重个性化成长与专业能力提升的结合,提升全员履职能力与工作效能。公司的《纵深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充分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践案例还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典型案例集》,树立了行业改革标杆。

专业管理人才之外,同仁堂也在不断加大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工作室为主阵地,同仁堂已经建立起覆盖中药材鉴别、中药材炮制、手工泛丸、手工搓丸、机器塑丸、酒体设计、产品推广等领域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在常态化、规范化培养的基础上,同仁堂为专业技能人才提供竞技的平台,在比赛中加速成长。同仁堂已连续4年组织参加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且均取得优异成绩。在第三届比赛中,同仁堂5名参赛职工全部获奖,最高荣获一等奖。在今年举办的第四届比赛中,同仁堂不仅输送了优秀的参赛选手,更有4名职工在大赛中担任现场裁判或评委,为国家级赛事提供技术支持。

今年7月,同仁堂举办首届“同仁堂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初赛,设置“中药传统制作技艺”和“中药鉴别”两大比赛项目,吸引近百名一线职工报名参加,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有益尝试和探索。据了解,“中药传统制作技艺”共包含蜜丸制作(含炼蜜)、水泛丸、中药饮片切制3项考核内容,这是近年来首次进行三个工种同台竞技,也是首次开展手工制作技艺比武。最终,23名职工入围集团级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此举也为后续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新范式。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

科研创新是中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人才是引领创新的关键支撑,而政策与资金则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坚实保障。“十四五”期间,同仁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投入超16亿元。这一高水平投入,为公司深化科研布局、构筑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同仁堂持续推动品种资源开发,一方面加大重点品种的科研力度,一方面开启激活睡眠品种工作;还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与院士团队、知名医院、高校、药检所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聚焦新产品研发、药品上市后评价研究等项目。截至目前,同仁堂在科研层面收获满满,旗下产品巴戟天寡糖胶囊收录至《青少年抑郁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指南》;养阴清肺丸、时疫清瘟丸获得加拿大产品注册;苏合香丸取得加拿大卫生部颁发的《产品许可证(三类)》。

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正日益转化为对公司生产与销售环节的有力支撑,逐步形成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目前,同仁堂的大兴分厂、前处理分厂以及药酒厂均已成功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标志着公司生产基地的实验室检验能力迈上了新台阶,进一步夯实了产品质量的技术根基。

智能制造、人才机制与持续研发,共同构成了同仁堂在新时期“守正创新”的战略三角。这不仅是百年老号应对时代挑战的答案,更是其作为行业领军者,为整个中医药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所践行的生动范本。同仁堂的探索证明,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科技的赋能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文/张秀兰

校对 翟永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绿松鼠 incentive-icons
绿松鼠
聚焦食品安全 深挖行业内幕
13602文章数 36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