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汽车行家综合
欢迎供稿 | 请添加微信shaoyanlin412
近日,汽车圈被一则消息刷屏:工信部和公安部仿佛“卷”起来了,相继推出或酝酿一系列针对汽车安全的强制性新国标。这些规定从车辆的加速性能到底盘防护,从紧急断电到对外放电,事无巨细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未来汽车更安全的图景。这并非部门间的“竞赛”,而是一场关于生命安全的“接力赛”,标志着中国汽车标准,特别是电动车标准,正从“追赶”向“引领”转变,从“部件安全”迈向“整车全场景安全”的新阶段。
首先,我们来看公安部新规。
公安部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提出的要求,可谓直击当下城市驾驶的痛点。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乘用车每次启动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少于5秒的默认状态”。很多人初看会误解:这是要扼杀驾驶乐趣吗?实则不然。新规绝非限制车辆的性能上限,而是巧妙地改变了性能的“默认打开方式”。
![]()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新手司机或在拥挤的地下停车场,情急之下误踩电门,如果车辆处于“狂暴”模式,瞬间的猛冲极易导致事故。而新规则将“温和模式”设为默认,相当于给车辆启动时加了一个“缓冲期”,迫使驾驶员在需要激烈驾驶时,必须做一个主动的、有意识的选择——开启专属开关。这一“默认安全”的理念,是将安全防护前置,从驾驶行为源头有效降低因误操作导致的风险。
此外,针对频发的“踏板误踩”事故,新规要求电动车必须配备误踩加速抑制功能,这相当于为你的右脚配备了一位“数字协警”;而要求保留机械门把手的规定,则是在智能时代为生命通道留了一把永不掉线的“物理钥匙”。这些规定,无不体现着对现实事故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工信部新规。
相较于公安部对驾驶行为的引导,工信部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的修订,则更专注于车辆本身,尤其是在电动车快速普及后暴露出的新风险。
1、整车刮底测试”
过去,电池包本身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如GB 38031的刮底测试),但这远远不够。一辆车在托底时,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电池包,而是整个底盘结构。新标准将整车底部防护(刮底)纳入强制性考核,是一次质的飞跃。
![]()
它意味着工程师在设计车辆时,必须将底盘护板、电池包布局、悬架行程、离地间隙乃至前副车架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量。新规设定了以35公里/小时车速,用特定半球壁障进行刮底测试,这个参数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大量真实事故数据的分析(92%的刮底事故车速小于35km/h)和反复验证得出的,力求最贴合中国实际路况。这就像给电动车穿上了不仅保护心脏(电池),更保护全身的“复合装甲”,极大提升了在恶劣路况下的被动安全系数。
2、强制一键下电
随着车辆软件化,一个潜在风险浮现:当车机系统死机、黑屏或OTA升级失败时,如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切断高压电源?新标准要求配备易于操作的物理按键来强制切断驱动系统电源,正是对此的回应。
它强调了在极端工况下,“可见、可触、可操作”的物理手段,是软件冗余之外的最终安全底线。这对于那些极力追求“去按键化”、全部集成于屏幕的极简设计风格品牌,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提醒:科技感不能以牺牲绝对安全为代价。
3、V2L绝缘监测
V2L对外放电功能,让车变成一个“大号充电宝”,极大地拓展了用车场景。然而,在露营煮火锅、郊外看电影的温馨场景背后,却隐藏着风险。当电缆破损、逆变器潮湿或外部设备漏电时,高压系统可能通过地线形成漏电回路,导致车身带电,引发触电事故。
新规明确要求,车辆使用V2L功能时,必须开启绝缘电阻监测。这套系统如同一位永不疲倦的“电工”,实时监测高压系统对车身地的绝缘状态。一旦发现绝缘电阻下降到安全阈值(如500Ω/V),它会立即切断高压输出,从而牢牢守住用电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套安全“组合拳”的影响是深远的。
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每一位车主。我们即将买到的车,将是经过更严苛标准锻造的产品,无论是在城市街道还是郊外非铺装路面,无论是正常驾驶还是紧急情况,人身安全都将得到更立体的保障。
而对于车企和供应商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整车设计必须更早地进行安全仿真,硬件设计、逻辑验证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与精力。机遇在于,安全从来都不是亏本买卖,它是最核心的品牌价值。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快速达标的车企,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同时,新规也促使整车厂与供应商必须“深度绑定”,从设计源头就共同验证、协同创新,真正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成熟与升级。
汽车行家观察:
任何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背后往往是无数血淋淋的事故教训。工信部和公安部此番动作,展现了中国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换道超车”的同时,在安全管理上“查漏补缺”的决心与速度。
据计划,这些新标准预计将在2026年左右开始实施。留给行业的时间不多了,但留给我们的,将是一个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行未来。这不仅是标准的升级,更是对生命敬畏的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