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11月17日整体维持高景气度,隔膜、正极材料、电解液等环节全面表现活跃;期货方面,碳酸锂主力合约涨停,报95200元/吨,为2024年7月以来新高。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上,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预测,若2026年碳酸锂需求超过30%,甚至达到40%,短期内供应无法平衡,价格可能突破15-20万元/吨。
根据测算,2025年全球碳酸锂供应能力超过170万吨,而需求约为155万吨,20万吨左右的过剩量此前压制了价格表现。进入四季度后,碳酸锂进入加速去库状态,库存已降至12万吨以下的历史低位,行业供需紧俏。电解液及化学品方面,六氟磷酸锂等环节涨幅显著,当前其主流成交价已达15万元/吨,较10月已翻倍。溶剂等成本向下游顺畅传导,板块情绪同样高涨。
上游材料价格回暖的背后是需求侧的高景气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同期旺盛,储能电芯库存快速下滑,供应持续偏紧。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保持高景气度,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62.1万辆,同比增长18.5%,环比增长8.5%,带动动力电池订单显著增加。锂电池企业普遍高产能运转,全中国锂电产业链11月的排产预计达到209GWh,创历史新高。
11月17日的锂电产业链行情表现为高需求驱动下的量价齐升格局,板块估值和业绩均获支撑,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为核心,叠加龙头企业的长单签约与产业资本动作,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锂电池指数(884039.WI) 估值仍处37.87%的历史底部区域,具备修复空间,建议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把握机会。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