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 investing 平台援引路透社消息,《华尔街日报》周五报道称,特斯拉已要求供应商在其美国工厂生产的汽车中,全面排除中国产零部件。
消息人士透露,马斯克执掌的这家车企及其供应商已完成部分中国产零部件的替换工作,目标是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将所有组件都换成非中国产版本。
《华尔街日报》补充指出,受中美贸易争端中波动的关税影响,特斯拉高管一直在艰难应对定价策略的调整难题。事实上,路透社 4 月就曾报道,在关税威胁下,特斯拉两年间已持续增加美国工厂的北美本土采购比例。
今年 10 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产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 9.9%,至 61497 辆,逆转了 9 月 2.8% 的增长势头。其上海工厂生产的 Model 3 和 Model Y(含出口)产量较 9 月更是暴跌 32.3%。
![]()
2025 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让车企高管们始终处于应急状态。反复变动的关税政策,以及行业对稀土供应瓶颈、芯片短缺的持续恐慌,正促使车企重新审视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关键来源地。
就在本周,通用汽车已通知数千家供应商,要求其供应链中移除中国产零部件。知情人士透露,通用甚至为部分供应商设定了 2027 年的截止期限,而 2025 年春季以来,这一进程因贸易局势升级而加速。
特斯拉的供应链调整早有端倪。其在 2025 年一季度报告中宣布,美国交付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已使用 100% 本土生产电池包,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产能突破成为关键支撑。CEO 马斯克强调,公司正通过垂直整合降低风险,得州的锂精炼厂和正极材料工厂也即将投产。
![]()
但脱离中国供应链并非易事。美国汽车与设备制造商协会负责人科林・肖指出,中国在照明、电子、模具等领域的供应链已深耕二三十年,短期内难以替代。此前特斯拉 Cybertruck 量产时,就因本土电池产能不足,不得不从中国采购正极材料。
分析认为,美国政府的补贴政策是重要推手。根据相关规定,含中国产电池组件的电动车无法享受 7500 美元税收抵免,这直接击中车企的成本痛点。但这一政策也引发连锁反应,美国一季度电动车销量仅增长 3.3%,渗透率不足 8%,消费者购车成本反而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仍在全球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11 月最新数据显示,该工厂 10 月出口超 3.5 万辆,创两年新高,其 95% 的本土化率仍是行业标杆。这种 “中国生产供全球,美国生产本土化” 的双重策略,或许是特斯拉平衡各方压力的现实选择。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