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产业步入深度转型与激烈竞合的2025年,一家老牌国有汽车巨头的业绩爆发,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产业变革的绝佳样本。近日,上汽集团相继发布了10月销量数据与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两组关键数据均呈现了强劲的同比增幅。
10月份,上汽销售整车45.4万辆,推动1-10月累计批售量达到364.7万辆,同比增长19.5%,终端零售量更以383.4万辆的业绩领跑国内行业;更为亮眼的是其三季度财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录得20.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4.9%,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幅也达到578.6%,展现出盈利质量的惊人跃升。
![]()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周期性反弹,而是一场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系统性重塑初见成效的标志。自去年下半年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正成为上汽集团挣脱传统增长路径依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过往依赖合资板块的利润结构已被彻底优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这“新三驾马车”为绝对增长主力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一场以“懂车更懂你”为理念的技术标签化运动,催生了多款现象级智能电动产品,它们不再是盲目的机械堆砌,而是承载着前沿科技与用户洞察的“科技生命体”,在市场上形成了“分钟级”爆单的盛况。上汽集团的实践清晰地表明,在智能电动赛道上,国有大型车企完全能够通过坚决的自我革新,将体系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进而引爆市场需求,走出一条“改革-技术-产品-市场”正向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结构优化与内生动力铸就高质量增长
上汽集团的三季度财报,是一份远超行业预期的“成绩单”。细剖其财务数据,可见其增长的内生性与可持续性。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尤为关键的是利润指标的“量质齐升”: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而单看第三季度,20.8亿元的净利润及其644.9%的骇人增幅,更是凸显了盈利能力的急剧改善。
![]()
更能反映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扣非净利润,前三季度达71.2亿元,同比飙升578.6%,证明利润增长源自基本面的根本性改善。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0.9%至319.4亿元,充沛的现金流为企业后续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份亮眼财报的背后,是上汽集团“新三驾马车”的结构性崛起,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在业务层面的最直接体现。
首先,自主品牌已成为集团的“压舱石”与“发动机”。1-10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35万辆,同比增长28.3%,在公司总销量中的占比攀升至64.4%。这意味着,上汽的增长动力已从过去依赖外部合资伙伴,转变为以内生自主力量为主导。
其次,新能源赛道正以“加速度”领跑。1-10月,上汽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42.5%。10月份单月销量20.7万辆,继9月后再创历史新高。荣威、MG、智己等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出色,表明上汽在电动化转型上已形成规模化与高端化并进的态势。再者,全球化布局结出硕果。1-10月海外市场累计销售86.2万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MG品牌在欧洲市场累计交付已达25万辆,同比增长超20%,在英、法、意等核心市场均实现高增长,成功树立了中国品牌的高价值形象。
这一结构性优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源于一系列精准的改革举措。去年下半年起,上汽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实施了深度改革,核心在于打通产品定义、研发、生产与营销的壁垒,建立更敏捷、更以用户为导向的运营体系。同时,合资板块也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模式,通过引入上汽前沿技术,开创了“技术反哺”的新合作范式,确保了合资业务在新时代的竞争力与盈利贡献。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上汽集团经营质量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强劲的坚实基座。
从“制造”到“智造”的品牌标签革命
如果说财报数据是“果”,那么全面深化改革所催生的“技术井喷”,便是其中最核心的“因”。上汽集团正经历一场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用户型科技企业的深刻蜕变。其“懂车更懂你”的理念,已不再是句口号,而是内化为清晰可见的“技术标签”,并系统性地构建起三大核心竞争力维度:“智慧脑”、“健壮身”与“强劲心”。
在“智慧脑”的构建上,上汽展现了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全栈能力。集团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乘用车和商用车L4级智能网联商业化示范运营“双牌照”的企业,标志着其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前沿阵地。“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的量产落地,让车辆拥有了更接近人类的驾驶决策能力。在智能座舱领域,与OPPO合作的“手车互联”生态,以及与豆包大模型打造的能“善交流、会思考”的AI助手,共同重新定义了人车交互的体验边界。
“健壮身”则体现了上汽对安全与操控的极致追求。行业首创的“主/被动一体”智能安全系统,将安全从被动防护升级为主动保障。迭代至第二代的数字底盘,通过对制动、驱动、转向、悬架的集中控制,实现了“灵蜥”般的精准车身姿态控制,极大地提升了驾驶质感和安全性。而“魔方”电池系统凭借其“零自燃”的安全纪录,则为用户提供了最安心的能源基础。
![]()
“强劲心”聚焦于能源动力总成的突破。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搭载该技术的荣威M7 DMH实现了CLTC综合续航2050公里的惊人成绩。“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更是直击用户痛点,提供了高达450km的纯电续航,配合800V超快充,几乎消除了续航焦虑。这些技术不仅在国内市场树立了标杆,更支撑了MG等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热销。
这场技术革命迅速转化为产品攻势,催生了一批“技术定义产品”的爆款。从今年三季度起,上汽集团密集投放了多款携带鲜明技术标签的新车:全新MG4以全球首发批量装车的半固态电池和CTB技术,树立了“技术普惠”的标签,累计大定突破6万;智己新一代LS6凭借“恒星超级增程”系统和“灵蜥数字底盘”,在27分钟内锁单破万,被誉为“20万元级领先科技SUV”;奥迪E5 Sportback作为合资新模式下的产物,以“德系DNA+端到端大模型”的融合,开启了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新篇章;此外,荣威M7 DMH的超级混动、尚界H5的华为乾崑ADS 4.0智驾、别克至境L7的“真龙增程”技术,无不以鲜明的技术长板,精准切入不同细分市场,并迅速获得用户用“真金白银”的投票。这些产品的成功,印证了上汽已告别过去同质化的配置竞争,进入了以核心技术定义产品力、用差异化技术标签引爆市场的新阶段。
![]()
上汽集团的三季度业绩,不仅仅是一串串显眼的数字,它更是一个关于传统制造业巨头如何通过自我革命重获新生的生动叙事。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心,到“懂车更懂你”的用户理念落地,再到“智慧脑、健壮身、强劲心”技术标签的集中井喷,最终通过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产品赢得市场验证——这条“改革-技术-产品-市场”的闭环已经清晰形成。
它的意义超越了企业自身。在上海市前三季度GDP稳健增长、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汽的强势复苏与转型,成为了观察上海乃至中国汽车工业韧性、活力与未来方向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证明了,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核心技术自研与清晰的品牌技术标签,才是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上汽集团的实践,不仅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也为正处于转型深水区的中国大型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上汽样本”。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