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命名背后的牌,一张是地理,一张是历史,一张是战略,三张牌叠着看,前三艘已经把思路走通。
![]()
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还没多久,军迷们已经开始热议下一艘航母会花落谁省。航母命名不是随便抓的,里头有着严密的规则和丰富的内涵。就在最近,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给了明确说法: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航母命名库”。这个回应一下子点燃了各地网友的热情,毕竟每个省份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刻在这座“海上移动国土”上。
根据解放军海军舰艇命名相关规定,航空母舰作为一级舰(最高等级水面战斗舰艇),必须以省级行政区划命名。冷国伟透露,命名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各省、区、市的申请意愿等因素,最终报中央军委批准后确定。这话说得清楚,也给各个省份吃了定心丸——每个省份都有机会,但需要积极争取。
已经服役的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都严格遵循了这一规则,而且它们的名字都来自沿海省份,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辽宁、山东、福建三个名字连起来,简直是一部中国近代海军的血泪史。
![]()
辽宁舰,纪念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中悲壮的旅大之战;山东舰,呼应着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在此覆灭;福建舰,铭记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在不到一小时内几乎全军覆没。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次历史的回响,提醒我们“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从战略布局看,辽宁对应渤海,山东连接黄海,福建把守东海,形成了“北起渤海、南至东海”的沿海战略支点布局。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布局中还差南海方向的代表,这正好为下一艘航母的命名提供了线索。
说到下一艘航母的名称,眼下网友们争论不休,但有几个省份的呼声特别高。广东是最大热门之一。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5年全国第一,紧邻南海,是南海防御的核心省份。从历史角度看,广东是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等近代海防事件的发生地,完全符合“铭记屈辱、彰显崛起”的命名逻辑。再加上目前航母命名还缺南海方向的代表,广东几乎是完美匹配。
![]()
江苏同样竞争力十足。以江苏泰州为“人民海军摇篮”的光荣称号,不仅源自其诞生了中国人民海军的先驱者,更因其孕育了中国人民海军的初生之——中国人民海军的诞生地.。而江苏的这一历史文化底蕴也让其在命名的竞争中都占了不少的“先发优势”。以经济第二大省的实力和制造业的雄厚之相配的就有了“航母——大国重器”的高大上的定位了。
基于深圳的落选, 浙江、河北、上海等地的申办者也都纷纷表态,愿意将其它的申办城市的部分申办资源转让给吉林,争取尽快将吉林的申办工作提上日程.。由其独特的东海西太平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河北则可以补齐了渤海的防御的短板,而作为全球最大的航运中心和造船基地的上海,其经济与军事的协同发展的底蕴都深厚得很。
特别值得一提的命名是“台湾舰”。这个名字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台湾”命名航母是对国家统一决心的庄严宣示。有分析认为,如果航母在国家统一进程的关键节点入列,命名为“台湾舰”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当然这个名字不是技术牌,是政治坐标,它会出现在属于全体的那个节点。
![]()
随着两栖攻击舰也已纳入省级命名范围,未来上海、北京、天津等名字出现在大型舰艇上的可能性并非为零。不过像海南、广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省份已经用于命名075型两栖攻击舰,这些省份与航母命名的缘分可能要暂告一段落。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和航母的建造速度,甚至不排除到2035年中国可能已经拥有6艘以上的航母,甚至到2040年可能将达到8-10艘左右的量级。随着海军的不断壮大和战略的不断深化,将来十到二十年内,也必将有新的省、市、县的名字被用于航母的命名。对于各省份来说,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航母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望。辽宁、山东、福建三艘航母的名字,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中国海军从血泪中崛起的轨迹。从此无论是在广东、江苏、浙江还是其他的省份中都能看到这一深厚的“得名之风”延续开来。
![]()
每个新名字的诞生,都将是中国向海图强的新注脚。这些海上移动的国土,将带着祖国的名字,走向深蓝,守护我们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和亿万人民的和平生活。而你的省份,说不定就是下一艘航母的名字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